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老人常說“誘導人不努力的方式遠比努力的多”。

但是,富有或者是貧窮,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來。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現在很多父母自己不是成功者,就把所有的希望依託在自己孩子身上,經常會對孩子說:你爸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得好好學習,以後才能當大老闆、當個成功人士!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家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當父母把希望依託在孩子身上的時候,他們就開始給孩子制定了很多的目標,並且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一旦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把失敗的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時常對孩子說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你太讓我失望了"。

時間長久下來,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就更加的刻薄,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全心全意的讓孩子幹著他們喜歡的事。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時候你就該反思一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是父母的原因,還是孩子這邊出現了什麼問題?找到源頭,再根據情況教育孩子,學會在過程中注重孩子的教育,不要總是注重於結果!

今天小橘媽媽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是什麼情況才會導致自家孩子出現"沒出息"的現象,那麼作為家長又該怎麼樣引導好自己的孩子。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現:上課不專心聽講,易走神,學習成績不穩定,健忘、厭學,作業、考試中經常因馬虎大意而出錯。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容易分心,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難集中,做事常有始無終。

在任何場合下都無法安靜,手腳不停或不斷插嘴、干擾家長的活動,平時走路急促,經常無目的亂闖亂跑,不聽勸阻。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想要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就要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地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2、 孩子喜歡看電視

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比較安靜、"聽話"。對動畫片的抵抗能力都為0。孩子喜歡看電視的習慣是日積月累養成的,很多家長不認為這是一種什麼不好的習慣,研究發現,長時間看電視,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如果連續1周不看,孩子體內的褪黑素水平能上升30%。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如果父母每天都盯著電視機觀看,孩子會跟著模仿大人的行為。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家長們要以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們作出榜樣)少看電視。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在家時帶上孩子一起忙碌家務,而不能大人在做家務活,讓孩子獨自去觀看電視,時間久了,孩子的內心會覺得自己不用做家務活,看電視就可以。

3、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家庭環境是造成自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的放縱和嬌生慣養是造成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之一。

外部誘惑是造成自控能力差的誘因,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我們生活環境的周圍,到處充滿著誘惑。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要從養成一個好習慣開始。比如睡覺要準時。再比如孩子的吃飯時間。我會告訴他要在半個小時之內吃完,如果超時了他這一天就不能吃任何零食,也不允許看動畫片。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建立與人相處的原則,首先教會他把東西跟別人一起分享;然後是經常跟孩子講和別人相處的原則:一是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二是不要做妨礙別人的事。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洋洋得意

學會表揚和批評孩子,很多家長對錶揚有一個誤區,認為表揚孩子就要對孩子猛誇,孩子做錯了事也不敢批評,等孩子無法無天了就先忍著,實在忍不了就打孩子一頓。我們表揚的關鍵是對事不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