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你是不是也是這種人,因為別人隨口的一句話,就會糾結很久,甚至失眠、甚至覺得“別人這樣對待我,一定是我太不好了”?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最近因為一些原因接觸了不少比較年輕的朋友,這除了讓我這個總被稱為“老人家”的人感覺到了一些活力外,也看到了另外一些似曾相識的東西。

“老師,你說閨蜜最近不怎麼理我,是不是討厭我了呢?”

“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討厭你了,但我想,在她有了這樣的改變之後,你肯定想了很多。”

“是啊,最近我無論是上課還是在家,都在想她是不是討厭我了,然後自己在那哭。老師,我是不是抑鬱症了?”

“朋友你先彆著急把問題上升的太複雜。我想問你一下,你在腦海裡放滿了擔憂之後,有沒有問她為什麼不理你呢?”

“沒有,我不敢。我怕我說了之後,她更討厭我。”

“那平時你們還有一些交流麼,如果有交流的狀態怎麼樣呢。”

“平時倒是還有一些。感覺她跟我說話的時候我們確實沒什麼變化,但是她最近確實跟我說話的次數變少了。那肯定是因為我有些地方做的不對,讓她不開心了,她才這樣對我的。唉,可我想了好久,也不知道哪兒做錯了,想道歉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什麼都不說了。”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因為最近沒怎麼理她,就患得患失、哭泣失眠”,除了真的很在意自己的閨蜜,似乎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我也承認她很看重自己的閨蜜,但是如果只是這麼草率的得出答案,似乎就只能給出“她肯定是有事在忙”、“過兩天就好了”、“是你想太多了”、“別那麼敏感”這樣泛泛的答案。可能會帶來一些安慰,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這時候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這位姑娘經歷了什麼吧。

一開始沒有任何問題的相處——閨蜜也不打招呼就減少了跟自己的聯繫——閨蜜突然不怎麼說話,讓我很慌亂——我開始想到底怎麼了——“是不是我做的不對”、“是不是我被討厭了”、“是不是我惹她生氣了”——我害怕又讓她生氣,不敢問她發生了什麼——閨蜜繼續比較少的聯繫我——我繼續亂想——想法越來越多,自己越來越難受——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對,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雖然閨蜜確實跟她的聯繫少了,但是並沒有失去聯繫,而且閨蜜在跟她聊天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還和曾經一樣。

像我們開心了會笑、難過了會哭一樣,討厭一個人也會有諸如不想跟對方說話、辱罵對方、拉黑、冷戰等表現。這裡雖然出現了“聯繫減少”,但卻沒有其他“討厭的表現”,相反交流的時候還和往常一樣。那就說明:閨蜜其實並沒有討厭她。

而“聯繫減少”只能說是疑似討厭的表現,它的產生也可能是因為“閨蜜最近有事情忙”、“閨蜜最近醉心學業”等原因。

可這位姑娘似乎沒有看到這些。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雖然她還在上高中,但我覺得她並不是沒有能力看到這些。

而讓她失了理性與平常心的原因,一定是因為她很看重閨蜜,所以才“關心則亂”。但這裡的理解其實還稍顯表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外界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我們如何去理解外界。她發現“閨蜜減少了與她說話的次數”,接著認為“這是閨蜜討厭她、想要離開她”的表現。於是基於分離焦慮、不想失去這個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結果的深層心理訴求,閨蜜的表現才讓她內心失去了平衡,影響了自己的理性。

她確實也重視閨蜜,但是也很在意閨蜜的去留,基於這份在意,才變得對可能象徵著離開的表現如此敏感。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在前面說“太敏感”是一個膚淺的答案,在這裡又繞到“確實敏感”,能不能不要這麼囉嗦呢?

好的好的,我明白看到這裡你確實對我這樣寫有一些意見。但如果只是就那麼簡單的評價為“太敏感”,那對應的解決辦法就只有“別多想”了。可試想一下,我們辛辛苦苦的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最後卻只是得到“太敏感”、“別多想”這六個字,內心會不會和正在經歷例假,男朋友卻只說“多喝熱水”的女孩一樣,感覺自己沒有被重視、沒有被尊重。更何況,“別多想”是我們張張嘴就能做到的麼?

如果我們真的要解決問題、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起到一些作用,那最起碼的理解與尊重,還是要有的。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在心理圈裡有這樣一句話“你討厭/在意什麼,就代表你缺什麼”。

它描述的意思是:因為我內心缺什麼,所以我就想要什麼;我想要什麼,我就不自覺的變得對什麼敏感。就像故事裡的女孩因為害怕閨蜜離開,而對任何疑似的表現都很在意,並因此表現出敏感。

“內心缺什麼”,再加上上面我們提到的“如何解讀”,就構成了這樣一個循環:

1、 女孩“內心裡不希望閨蜜離開”,便使她對“疑似離開的表現”非常敏感;

2、 敏感導致女孩在解讀外界的時候,“傾向於以內心的缺失來解讀外界”,即任何看起來像“離開”的,不管是不是真的離開,她都會認為是“離開”;

3、 “認為是離開”,反過來作用在女孩身上,擴大了女孩“對閨蜜離開的擔憂”,變得更加敏感;

4、 更加敏感帶來了更多與“她要離開我”相關的想法,由此女孩的狀態變得更差、內心的糾結更多、敏感增加;

5、 惡性循環持續,她找不到突破口,便開始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她現在還在高中,還沒有經歷太多現實的打磨,那麼,出現不會調節自身壓力、容易對別人依賴、不能很好的解釋當下自己的狀況、容易陷入想法中停不下來、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清楚等情況,我覺得是非常正常的。

而只需要跟她講清楚為什麼這樣發生,以及教她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就足夠她解決當下的問題。

但如果出現、保持這樣狀態的是成年人,那可能就需要反思了。畢竟她是因為缺乏成長、初次遇到沒有經驗才如此,而成年人已經有了相當的閱歷,還如此的話,可能就需要在剛剛提到的五個方面,以及挖掘內心究竟匱乏什麼、調整不良認知這幾個方面入手做出調整了。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而除了剛剛我們提到的狀況,其實還有一些朋友是天生就具備“敏感”特質的。

但是這裡的敏感並不是基於內心訴求的匱乏產生的,這裡的敏感是指天生“感受性強”,也就是能夠很容易的去感知生活中不易察覺的信息,比如雖然對方嘴上說沒生氣,可用詞、舉動都悄悄的表露著他的心境。

​一些比較大條的朋友會因為對方說“沒事兒”就不再關注了,但感受性強的朋友,卻能感知對方壓抑著的情緒、想法。

雖然這看起來是一個挺有用、挺有價值的天賦,但是這些朋友也會因為“看到的信息比別人多很多”、“不自覺的說出別人的心事”、“別人不想說話,自己卻一定要幫忙”等原因,變得和卷福扮演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一樣讓人討厭,而陷入壓力巨大、被人厭棄遠離、社交困難、委屈與自我懷疑中,活的非常辛苦。

任何天賦,都伴隨著相應的代價,而只有承擔的了代價,才能使用好天賦。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平時輔導或者講課結束後,都會有一些朋友問我,“老師你那麼淡定,是不是平時很少情緒呀”。我說“可能要讓你失望了。確實我現在情緒比較穩定,但是,其實我是一個敏感又念舊的人,平時看新聞、聽歌就能哭出來”。

可能這讓你有些意外,但我就是這樣的,包括現在的我也還是這樣的。

只是現在的自己沒有因為“看到”,而去幹涉別人的選擇與生活、沒有因為有能力“看到”,而選擇見一個分析一個,分析一個說教一個、沒有因為“看到”一些東西,而把那些信息放在心上。算是一定程度從灰暗時期走出來了吧。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現在回憶起曾經“因為看到一些東西,而陷入得理不饒人的狀態,弄的朋友和自己都很尷尬”的經歷,除了老臉一紅之外,也看到一些在不斷的碰壁中收穫的經驗。

1、 無論“看到什麼”,不要輕易認為那就是對的、不要將自己看到的,強加在對方身上;

2、 講出自己的感受,然後主動詢問對方的想法,要比自己猜測來的更好;

3、 如果對方否認,或者並不想談,我們應給予充分的尊重;

4、 不要去幹涉他人的生活、選擇;

5、 無論看到的有多重要,都沒有“做好自己”來的重要。

心理學丨敏感,會讓你很累,但也是難得的天賦

天賦自然伴隨著相應的優勢,可只有我們承擔天賦對應的代價時,這些優勢才會顯現出來。所以,如果你確實容易“看到一些東西”,那恭喜你擁有一定的天賦,但也請問問自己,自己是否已經努力到需要去拼天賦。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