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變景區 農民忙創業 浙江鄉村追求美麗不停步

農村變景區 農民忙創業 浙江鄉村追求美麗不停步

這些天,磐安縣雙溪鄉的櫻花開了,東三村村民傅朝梅也跟著忙碌起來。上週末,40多位客人走進她經營的農家樂,品嚐農家菜、購買土特產,“每天經營收入超過5000元”。

鄉村變景區,農民忙創業。在浙江,像傅朝梅這樣依靠美麗鄉村資源在家門口致富的村民有許多。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由此開啟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的村莊整治建設大行動。17年來,浙江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眾多環境髒亂差的村莊變身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的發展空間一下子打開了。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制村覆蓋率達76%,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0%、資源化利用率達85%,全面實現無害化處理。在今天的浙江,美麗鄉村已經從盆景變成風景,我省A級景區村莊已達7276個,村莊景區化覆蓋率達33%。

村莊美起來,產業興起來。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運動健康、文化創意等美麗產業在浙江鄉村不斷湧現,鄉村美麗經濟這條新興產業鏈越做越長。2019年,我省共有休閒農業經營主體2.65萬個,開設農家樂2.18萬個,僅農產品銷售額一項就達122.88億元,成為浙江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強有力增長點。

美麗經濟風生水起,浙江農村的“氣質”也煥然一新。行走浙江鄉村,你會發現,城市與鄉村在公共服務上的差距逐漸縮小。現代化旅遊集散中心和停車場,敞開式的村便民服務中心,設備齊全的村文化禮堂,甚至有些村已經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目前,我省基本形成農村30分鐘公共服務圈、2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實現等級公路、客運班車、郵站、電話、寬帶等“村村通”。2019年,浙江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01∶1,連續7年呈縮小態勢。

一處處美麗鄉村,亦是一道道靚麗的鄉風文明新風景。安吉縣是我省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該縣孝豐鎮橫溪塢村村莊整潔乾淨,而且沒有一個公共垃圾桶。村黨支部書記裘松偉介紹,2003年起,全村垃圾開始集中處理;2017年,“垃圾不落地”讓村民養成定點定時倒垃圾的習慣;2018年7月,村裡又開始試點“垃圾不出村”。現在,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橫溪塢村村民的新時尚。憑藉綠色生態優勢,橫溪塢村鄉村旅遊和生態農業也一天比一天興旺,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追求“美麗”不停步。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告訴記者:“浙江正在全力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我們將出臺更多更有效舉措,在更高水平上建設好新時代美麗鄉村。”記者瞭解到,去年浙江已發佈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規範,全新的100條細則,聚焦城鄉融合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增加了數字鄉村、品牌打造、生活便利、文化保護、“三治”結合等多項新內容。可以預見,浙江鄉村的生態美、風貌美、環境美、風尚美、生活美將得到新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