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解讀|比亞迪“拔刀”,動力電池或贏新局面?

消除電池自燃隱患、提升電池續航里程和壽命,是全球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共同使命,若要完成這一使命,必須有過硬的電池技術支持,現在比亞迪在完成使命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近日,比亞迪宣佈正式推出“刀片電池”,“刀片電池”擁有領先其他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並且兼具長壽命和長續航,它的誕生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 引領了全球動力電池安全新高度。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體現了比亞迪徹底終結新能源汽車安全痛點的決心,更有能力將引領全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重回正道。自燃這個詞,今後將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01

擺脫“熱失控”,安全可靠

電池自燃是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最大安全隱患,正因此隱患的存在,廣大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產品感到不放心,這也影響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如何將自燃隱患移除也是各大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新課題,現在比亞迪“刀片電池”就用事實說話。

在發佈會當天,比亞迪播放了一段對比三種電池針刺測試的視頻,這種“針刺穿透測試”是行業內公認的對電池電芯安全性最為嚴苛的檢測手段。這一測試要求用鋼針將動力電池電芯刺穿,造成電芯內部的大面積短路。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在同樣條件下的“針刺穿透測試”中,三元鋰電池在針刺瞬間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表面溫度迅速超過500℃,併發生極端的熱失控——劇烈燃燒現象,電池表面的雞蛋被炸飛。傳統塊狀磷酸鐵鋰電池在被穿刺後無明火,有煙,表面溫度達到了200℃-400℃,電池表面的雞蛋被高溫烤焦。比亞迪“刀片電池”在穿透後無明火,無煙,電池表面的溫度僅有30-60℃左右,電池表面的雞蛋無變化,仍處於可流動的液體狀態。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這一結果足以證明“刀片電池”徹底擺脫了傳統動力電池可能會發生的“熱失控”的噩夢,其安全性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對於比亞迪刀片電池在針刺實驗中的表現,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分析指出刀片電池的設計使得它在短路時產熱少、散熱快,評價刀片電池的表現“非常優異”。

02

高能量密度與高品質

除了安全保障外,比亞迪“刀片電池”還擁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品質的特點,通過結構創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

相較傳統的有模組電池包,“刀片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高能量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例如統領“王朝家族”的旗艦級轎車比亞迪漢EV,搭載的便是“刀片電池”,其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達到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在大幅提升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以及體積能量密度的同時,由於去掉了“模組”這一層中間結構,使得電池系統的複雜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帶來了更高的產品穩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給消費者帶來了兼具高安全以及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

據王傳福透露:“刀片電池只在比亞迪漢純電車型搭載應用,其他車型暫無規劃。”也許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很多人會感到可惜,像刀片電池這樣擺脫自燃,且高能量密度、高品質的產品,為何不在比亞迪的產品矩陣中推廣開來呢?沒關係,有弗迪呢。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刀片電池”的推出是比亞迪強大技術實力的體現,而技術的開放共享則促進了國內甚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共同發展,讓全球消費者重新認識新能源汽車。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一品解读|比亚迪“拔刀”,动力电池或赢新局面?

一品解讀丨技術貼:關於機油問題,你需要了解的幾個常識

一品重磅|持續投入+創新佈局,助力寶馬集團引領豪華車發展

一品視野|特斯拉罪與罰:逃不脫的規模化“陷阱”

一品速遞|比亞迪成立弗迪公司,兌現e平臺開放共享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