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古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巨大,例如日本國內到今天,還保留著眾多中國元素;在日本有三大歷史名城,分別為大阪、熊本、名古屋,其中大阪市是統一日本戰國時代的豐臣秀吉,於1583年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修建而來,據說豐臣秀吉當時動用了十萬勞工,才修成了一座大阪城。

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不過在1615年日本爆發了"大阪之役",江戶德川幕府大敗豐臣秀吉家族,德川家族趁勢崛起;而且德川家康還下令推倒了大阪城內主要建築,將大阪賞給了自己的外孫松平忠明;到了1620年德川幕府繼承人德川秀忠,為了徹底抹去豐臣家族在大阪的痕跡,將大阪城拆成了一片荒地。

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現存的大阪城乃是1931年,由日本民間集資修建而來,日本人也一直致力於重建大阪城;1983年是大阪城建成的400年紀念日,對於大阪以及整個日本都是意義非凡;新中國與日本在1972年開始建交,身為對日本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日本希望在大阪400年紀念日,能夠在其中引進中華文化,藉此加深兩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對於外借何種文物訪日,可難壞了國內的文物專家,畢竟能代表中國元素的文物實在太多;最後專家們商議後決定,選擇兵馬俑執行此次任務,兵馬秦俑是由士兵、戰車、戰馬等組成的殉葬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自從兵馬俑重見天日以來,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轟動,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來到中國,一睹兵馬俑的風采;兵馬俑可以說是我國在國際社會上,一張閃亮的明信片,用來執行此次中日交流活動,最為合適不過。

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專家們選擇兵馬俑中的軍吏甬出展日本,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我國也只出土了十多件軍吏甬;因此這件珍貴的軍吏甬到達日本後,在當地引起了轟動,時值大阪400週年紀念日,大阪城內每日的旅客人流量,多達百萬多人,而這些遊客也都不肯錯過觀賞兵馬俑;兵馬俑所在的展廳門前,每天都排著長龍人山人海,就在兵馬俑一週展出時間即將截止之時,一名日本男子衝進展廳,砸碎了兵馬俑外部的玻璃罩,並將兵馬俑推倒在地;展廳內安保人員到達之時,300多公斤的兵馬俑已經被摔壞,身上瓷片掉了一地,雖然最後這名歹徒被抓獲,但是兵馬俑遭受的損傷已經不可彌補。

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中國好心外借珍貴文物出展日本,最後竟然被破壞,消息傳回囯內群情激憤;日方也自知保護不周,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急忙通過外交手段對我國道歉,期望能獲得中國人民的原諒,並協商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經過談判後,我國決定接受日方的道歉,並不追究日本的責任,彰顯出了大國風度;日本為了回報,也對中國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幫助中國發展經濟。

旅日兵馬俑遭到破壞,被推倒在地身體破碎,從此改變中國文物條例

雖然此次事件最後以互惠手段解決,但是像兵馬俑這種不可再生的文物遭到損壞,也讓無數國人為之痛心;因此吃一塹長一智,從那時起我國就開始升級文物保護條例,規定一些珍貴文物一律禁止外借到海外展出;畢竟不是在自己的國家,文物遭到的損壞的風險極大,我們不能再重蹈旅日兵馬俑的覆轍。

【參考資料:《走進兵馬俑》,《旅日兵馬俑之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