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浩劫:1918~1919年流感肆虐全球,10億人感染,1億人死亡!

1914年,隨著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一聲槍響,備戰多年的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將整個世界拖入了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中。經過四年的激戰,至1918年,隨著大洋彼岸美國的參戰,這場才浩劫終於結束了。一戰造成了大約1000多萬人喪生,2000多萬人受傷,所以,當戰爭結束之時,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鬆了一口氣,然而,另一場造成更多生命消逝的浩劫悄然而至······

我們來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況:早在美國參戰前的1918年3月,其福斯頓軍營的一名炊事兵就在早晨出現了發燒、頭疼和肌肉痠痛等流感症狀。這名士兵雖及時就醫,醫生也馬上對他採取了相應的隔離措施,但實際上,為時已晚,人口密度極大的軍營很快成了疾病的溫床,到了中午,醫院已收治了一百多名類似症狀的士兵。很快流感就散佈到了美軍的各個軍營,美軍中出現的情況,很快被大洋彼岸的法國得知。

然而,當時歐洲戰場,東線的俄國在一年前退出一戰,德軍從而騰出手來,在魯登道夫將軍的率領下,集中了幾乎所有兵力,在西線發起“米夏埃爾行動”,猛攻之下,英法聯軍節節敗退,德軍已推進到距巴黎僅幾十公里的地方,法國已到了生死存亡之時,若此時可以得到美國生力軍的雪中送炭,不僅可以守住巴黎,還可以進行反攻,打敗一樣是強弩之末的德國,進而徹底戰勝同盟國軍事集團。這就導致了流感方面的消息被刻意的弱化了。

於是,1918年3月開始,20多萬喊著:“拉法耶特,我們的人都來了”的美國大兵,先後奔赴歐洲戰場前線。不過此時,在橫渡大洋的過程中,已有許多美國大兵就染病而亡,可惜由於當時嚴格的新聞封鎖,外界對此仍然不知情,災難就這樣開始了。

人類的浩劫:1918~1919年流感肆虐全球,10億人感染,1億人死亡!

1918年大流感波及的國家和地區

不知是法國的消息封鎖,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一些科學家認為西班牙春季的氣候適合這種疾病),這種疾病最早的猛烈爆發是在一戰的中立國——西班牙。疾病來勢洶洶,一下子擴散到了西班牙全國各個角落,據統計,有800多萬人患病,甚至連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三世、首相和其他一些內閣大臣也難逃一劫,其首都馬德里市更是重災區,其市民三分之一感染這種流感,許多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連電車也被迫停運了,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巨大的不良影響。

後世的一部分醫學專家認為,這種流感最初也許並不致命,潛伏期大約為三天,臨產症狀為寒戰和發熱,之後應該是病原體發生變異,導致致命程度增加。之後,當一個健康的人接觸到病原體後,三天左右就會感到發燒、頭疼和肌肉疼痛,它侵襲健康的青年人,而往往會忽略老人和兒童。美國遠征軍32區107彈藥輜重隊的約翰·阿克中士曾回憶道:“他們開始時稱之為‘三日熱’,但當其持續一個星期乃至更久時,就不能這樣講了,病人會突然得病,體溫不斷上升,體內每塊骨頭都隱隱作痛,頭像裂開來一般疼。這種情況持續三至四天後,伴隨大量的出汗,體溫降低,但‘殘餘現象’將繼續一到兩個星期。”

英法兩國的作戰部隊也很快感受到了疾病的可怕,到1918年4月,英軍就有約3.1萬人染病,一個月後,竟然有10%的部隊感染了流感,這極大的影響了軍隊之戰鬥力,比如,強大的英國海軍在整個5月無法作戰的時間達到了四分之三左右,如上文提及的班牙國王阿方索三世一樣,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不幸患上了這種流感。法國的情況也十分糟糕,巴黎每週都有1000多人死亡。 至6月上旬,前線的近2000名法軍在德軍發動進攻時,竟然因流感問題住進了醫院,大量的病患使很多預定軍事計劃無法順利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二戰美軍傳奇將領麥克阿瑟在當時被疾病折磨,差點去世)。

人類的浩劫:1918~1919年流感肆虐全球,10億人感染,1億人死亡!

而對於一般百姓而言,流感一樣可怕,仍然以法國為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就有 40萬人死於這場流感,法國巴黎的拉雪茲公墓管理者說:“當時埋葬死者,根本就無法知道死者的姓名,因為死者很多是一家幾口或者是整村的人全部死去。”

同盟國方面也沒有幸免於難,德國30%的士兵因流感而失去戰鬥力,如此巨大的非戰鬥減員比同盟國更加嚴重,從未導致德軍的軍事計劃更加難於進行。從這個角度而言,疾病加快了一戰的結束。

當然,更可怕的是,由於這次流感傳播性很強,歐洲作為最早大規模爆發的地區,自然是損失慘重,就連小小的瑞士一年內也死去24000餘人。之後,疾病也從歐美傳播到了全世界。到當年8月份,疾病毫不留情地肆虐了整個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地區、日本、中國及加勒比海的大部分地區以及中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而且,當時沒有人知道如何治療這種流感,沒有特效藥。治療只是醫生們所謂的姑息療法——給患者食物、新鮮空氣,依靠其免疫系統來治療。直到後來人們才認識到這可能是源於禽流感。

之後,1918年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的一紙合約使德國投降,同盟國徹底失敗,一戰結束。為慶祝勝利,協約國各國並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都展開了一系列巨大的狂歡活動。加上民眾對這一流感的不瞭解、不重視,這就導致了勝利的狂歡也變成了疾病的狂歡。這次大流感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其容易侵襲20至50歲的人,有觀點認為,病原體致命並不在於其本身,而是其激起的過敏反應,使大量白細胞和體液湧向肺部,進而導致患者死亡,這使得在一戰中損失了一代人的參戰各國雪上加霜。流感的肆虐一直到1919年才結束,本次疫病的死亡人數,眾說紛紜,數據起伏很大,感染人數4億人到10億人, 死亡3000萬到1億人。但即便是最保守的數據,死亡人數也遠遠大於一戰。

人類的浩劫:1918~1919年流感肆虐全球,10億人感染,1億人死亡!

在這裡,必須著重談及一下中國的疫病管控,當時的中國雖然醫療衛生條件落後,但是憑藉著數千年來總結的防治疫病經驗,死亡率遠遠小於歐洲各國。

流感在中國爆發後,中國人 傳統的中醫藥對於疾病治療與預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18年11月的上海《申報》全文刊登了當時定海縣知事馮秉乾撰寫的《救治時疫之佈告》, 這份佈告以通俗的六言詩形式提到由清代醫家吳鞠通研製的“銀翹散”是治療流感的名方 , 同時建議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保持自身良好的衛生狀況。但是,當時農村由於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甚至連中醫藥都缺乏,造成了很大的死亡。

這場1918年~1919年大流感,由於在西班牙最早大規模爆發,故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或“西班牙女士”,而以今天的眼光看,這是十分不恰當的,為避免地獄歧視,世界衛生組織不推薦地域命名(當然,當時沒有世界衛生組織),這也就是我通篇不稱之為“西班牙流感”的原因。對於這場流感的發源地麼也曾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法國、俄國,甚至是中國(中國起源說認為流感是由1917年中國支援歐戰的勞工傳播開來的,中國勞工在此之前就 已經歷過類似的流感,產生了一定的抗體,因而可以攜帶病毒遠涉重洋)。當然這些說法都缺乏證據,相對主流的觀點是本文提及的美國起源說。

人類的浩劫:1918~1919年流感肆虐全球,10億人感染,1億人死亡!

實際上,討論疾病的發源地在哪並沒有任何意義,這首先是因為病原體的致命性,並不是保持不變的。正如文章中所介紹的,醫學家認為,一開始,這次流感並不具有可怕的致死性,應當是傳播過程中的某種變異,導致了其成為了可怕的殺手,它何時何地有了致命性,我們不得而知。其次,在可怕的疾病面前,無論一個人是富貴還是貧賤,都有可能感染這種疾病,可以說,疫病是人類的敵人,第一個被感染的國家。可能只是在為其他國家瞭解這場疫情爭取時間,做準備。在這場流感過程中,正是西班牙的率先報道,才讓人們認識到了這場流感的可怕,只是由於戰時各國政府的扭曲,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泰西之人無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在面對疫情時,人類宛如一個整體需要眾志成城,才能渡過難關。但是1918年大流感100餘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的國家遭受新冠之時,歷史似乎再一次重演了,當中國發出巨大犧牲後,許多國家並沒有利用好中國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甚至抹黑與攻擊,而自己卻忘了同住地球村的人類的命運是一個共同體!

撰稿人:無知有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