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30 收盤點評

1.海外市場,美國與歐盟開展超級QE釋放天量流動性,並且動用聯儲信用兜底企業債券,至少短期內看不到太多的流動性危機,但未來兩到三週內,依然需要重點觀察;

2.海外市場,第一輪美國本土債券流動性危機,暫時解除警報,第二輪傳導路徑是歐債危機,歐盟屬於一個聯合型政經組織,而同時由於歐盟各國的基本面特徵與長短期利益不完全一致,導致歐盟中某幾個國家的主權國債,在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將可能出現主權信用違約;因此,歐債危機將會在未來短期內逐步爆發出來,要隨時關注;

3.要解決歐債危機的問題,唯一的路徑就是通過“全歐債”的形式,針對新冠疫情對各國主權債券的負面影響,而發行特定的專項債券,也就是歐盟使用自己的聯合信用發行長期債券,來解決某幾個歐洲國家可能會爆發的主權問題,這條線也是非常重要的;

4.目前海外市場波動率開始下降,即便美國在近兩個交易日,新冠感染人數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市場依然在強勢反彈,說明市場已經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作出了定價,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就是為風險定價,如果特朗普遮遮掩掩,反而無法定價,至少中短期內,海外市場已經度過最為恐慌的—無法定價—時期;

5.海外市場對A股的影響,已經不大了,至少短期內不大,A股之所以在目前尚未出現進一步的強勢反彈,這核心是因為央媽的表現讓市場有一些“失望”,因為面對這樣萎靡的經濟,目前央行尚未出現超預期有力的政策。這是為什麼A股反彈較弱的核心原因。

6.央媽出發的考慮或許有兩點,第一,不能跟隨海外市場(那麼爛)的貨幣政策,它們放水,我們當然要跟,也會跟!但不能不踩剎車,畢竟超發的貨幣很可能會為目前的經濟環境帶來“短期利好,長期負面”的影響,比如通脹;第二,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同時,目前市場真正需要的不只是放水,而是供給側的復甦、需求側的復甦,同時夾雜中長期的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未來兩週內,應該會有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出臺;

7. 不管美聯儲的無限火力,還是尚未出現的歐債危機,必然選擇的全歐債的捆綁式主權信用,全球已經進入歷無前例的“負利率”時代,而中國這艘大船,需要在這個動盪而且歇斯底里的時代中,完成一次結構調整的升級轉型;

8.A股目前熱點散亂,高送轉目前最強,C2M次之,醫療器械依然無法熄滅,農業可能還有最後一次高潮,但已經不適合再追高,短線老基建板塊可能還有一次反撲吧,具體個股自己對著漲停板看就好。

9.後期看C2M是否會有妖股出現,市場尚未燃燒過這個熱點的血液。


免責聲明:文中提到任何的數據、行情,僅僅是論述市場所用,絕無推薦的意思,請勿據此操作,投資者應自己作出投資決策。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