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战场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产品开始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平台不同,军用作战平台主要是用于军事用途的自主装置或遥控装置,它并不生产任何东西,而是代替人去参与作战活动,去执行侦察、救援、排险、运输、攻击等系列作战任务。今天我们继续为您介绍几款战场上的智能装备。

智能战场②

与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平台不同

1

“人工智能”—MUTT多用途平台


这款随美军行进的机器人是由美国通用陆地系统公司研制的,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和补给运输服务的多用途机器人MUTT。它长1.5米、宽1.3米,自重340千克,采用三角履带或轮式行走机构。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MUTT车身顶部可以安装一个遥控武器战,可以选装7.62毫米机枪、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器。传感器组件可以与操作手的控制器联通,当执行侦察任务时,可以实时回传周边动态供操作手决策和行动。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MUTT的行动机构也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沙漠或崎岖路面,可以选装轻型橡胶履带式行走机构,公路或城市作战使用,则可以选择轮式行走机构。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寻找战场上代替人类冲锋陷阵的武器装备,无人战车自然首当其冲,它们不知疲惫、不知恐惧,而且隐蔽性好,具备很多人类所不具备的特性而在战场上具有天然优势。而目前,各国都将无人作战平台作为本国军事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期在冷酷而梦幻的未来战场之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无人装备“参军”已是大势所趋。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2

世界第一种多用途作战平台—“角斗士”战术无人车


二战时期,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作战最危险的时刻,通常是在滩头与防御方的激烈对抗。他们没有退路,缺乏重型直射支援火力,没有清除各类障碍的工程机械。鉴于这种残酷复杂的作战环境,美国海军陆战队自1990年代就正式启动轻型无人作战平台项目,希望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为滩头作战的士兵们提供减少伤亡的替代机械。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无人作战平台不需要人去驾驶


2007年,6台“角斗士”战术无人作战平台进入现役,如今美国海军陆战队已拥有200台这样的“机器战士”,而“角斗士”也被称作世界上第一个多用途作战机器平台。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2018年6月,俄罗斯将其研制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派到了叙利亚战场,这也成为无人战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战。那么,“天王星”-9无人战车在叙利亚战场的秘密试验,主要检测了哪些技战术性能?未来战场上的无人战车又能否担当重任?

智能战场②


3

未来战场的陆战之王—“天王星-9”无人战车


“天王星9”无人战车拥有履带行驶的紧凑型装甲车体,长4.5米、宽2米、高1.4米,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40千米,全重10吨,能够克服高达1.2米的障碍。装备有1门30毫米口径自动火炮、1挺7.62毫米口径机枪、并装备重型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5800米。

智能战场②

“天王星9”包括两个侦察和火力支持机器战车、运输它们的拖车和移动指挥台。射击任务由操纵员控制完成,操作台可设置在距离战车1000米处受防护的指挥所里,机器人上4部摄像机的信号通过无线电传输到指挥操作台,操作员据此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若要进行射击,需要向火控系统输入必要的弹道数据,以及连发射击持续时间。

智能战场②

智能战场②

天王星-9

智能战场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持续深入,各种高智能、多功能、反应快的人形机器人将不断“横空出世”。它们不仅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展览会的展台上,而且正真真切切地走向未来的战场,成为战斗队形中的一员。目前军用机器人还是一支新军,所参与的作战活动还很有限,但其巨大的军事潜力,超人的作战效能,预示着机器人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智能战场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