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要為紂王失敗負多少責任?

沈靜軒


關於這個問題,妲己應負的責任是極小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責任,因為不管在神話小說裡還是歷史上的真妲己,她都只是個配角關係,施政者是紂王,江山失去是紂王無道失職造成,更何況這裡說的是個人,個人的失敗,主要責任在個人,而不在其它。

下面具體來說說其中關係。在《封神演義》裡,蘇妲己本是蘇護的女兒,天性善良,後被狐狸附身演變成狐狸精化身,進入宮庭,禍害商朝,使紂王主管的朝庭滅亡,然其歸根結底,關鍵原因是紂王品性不好,自己管理江山不得法,荒淫無道,縱酒取樂,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都是他下令玩出來的,一個女妃再怎麼也不能指揮大王,大王無道,便會隨性施為,草菅人命,無視群臣,而遭到更多人反對,後世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那樣的施為,必遭眾人反對,要想不覆滅都難。

再者,歷史真相與巜封神演義》大相徑庭,不是一回事。蘇妲己原本是位於今河南的有蘇氏部落酋長的女兒,美麗善良,只因紂王窮兵黜武,帶領軍隊為擴大地盤攻打有蘇氏,導致有蘇部落百姓死傷慘重,俘虜了許多人和牛羊馬匹。當時,有蘇部落十分恐懼,害怕全部遭到屠戮,不得以召開會議,選出酋長女兒進獻,以求放過其他的人。就這樣,蘇她己作為俘虜,因人長得太美貌而被紂王帶入宮中。說她是狐狸精,也是有來歷的,歷史上的有蘇部落崇拜狐狸圖騰,因這個原因而被後世文學家將蘇妲己演為狐狸精化身。而真正的蘇妲己只是人,而非狐狸精。雖然這樣,紂王的商朝滅亡的確是在蘇妲己任妃時侯,後世也可找到許多文章加以證明,譬如巜史記》等。

《國語·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左傳》也記載:公元前1047年,有蘇氏在商紂王軍隊的進攻下,處於滅亡與屈膝之際選擇投降,並獻出美女妲己與牛羊。這也就說明蘇妲己是公元前1047年才嫁給紂王的,然有資料記載商紂被周武王攻破是在公元前1046年,《封神演義》中妲己與紂王一同被周武王用黃鉞砍死,史學家司馬遷也說妲己為周武王所殺。然《世說新語》和《三國志·魏書·崔琰傳》都記載商滅後,妲己嫁給周公為妃。“袁紹之敗也,融與太祖書曰:‘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由此,可以說明蘇妲己嫁給紂王僅僅才一年,一個女人僅僅靠枕邊風無論如何也不足以毀壞紂王江山,紂王的死不是她的責任,而是紂王無道的結果,何況如前所言蘇妲己又嫁給周公,周公是中國歷史上創造禮儀之人,非常賢良,更說明她生性善良,品行賢德,不然怎麼做好周公的賢內助,而非如《封神演義》所演繹的狐狸精。其實,在古代,不止商紂王的死歸咎於紅顏禍水,包括夏商周幾朝最後的滅亡都歸咎於女人亂國,譬如夏歸咎妹喜、商妲己、周褒姒,或許這是那時人們認識上的缺陷及朝廷管理的需要。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研究及考古學的發現,不能再把這種責任推給女人了。蘇妲己是一位真正的美女和善良有才之人。


劉敦傑


這裡的妲己應該是指那隻九尾狐狸精吧。真正的蘇妲己根本就沒有見過紂王,她是在去朝歌的路上途徑一個叫恩州驛的地方被九尾狐狸精害死。按照《封神演義》原著的說法,妲己的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體成形,迷惑紂王,斷送他錦繡江山。此是天數,非人力所為。因此,大家常說的蘇妲己其實是那隻九尾狐狸精。真正的蘇妲己在《封神演義》中可以忽略不計,連打醬油的都算不上。那麼妲己也就是那隻九尾狐狸精究竟要為紂王失敗負多大責任呢?我覺得至少得百分之五十的責任,另一半的責任應當由紂王負責。妲己為什麼要迷惑紂王斷送成湯江山呢?《封神演義》中說的很清楚,原因就是紂王得罪了女媧娘娘,褻瀆女媧娘娘的神像,對女媧娘娘懷有色心,實乃是對神明的大不敬。當時紂王接受丞相商容的建議在女媧生日這天到女媧宮進香,結果一陣風吹來捲起了帳幔現出女媧聖像,宛如蕊宮仙子下凡。

這紂王當時就有些意亂神迷,當即賦詩一首,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這首詩全篇都在稱讚女媧之美,文筆頗佳,但最後一句“取回長樂侍君王”惹下了彌天大禍,最終導致了紂王國破身死的慘痛結局。話說女媧娘娘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叄聖而回,看到紂王題詩勃然大怒,就想滅了紂王,但由於商朝還有二十八年的氣運,於是女媧娘娘便召來了軒轅墳中的三個妖怪,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當時女媧娘娘向三隻妖怪下達的命令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

千年狐精就是大家常說的妲己。但妲己只記住了女媧娘娘所說的惑亂君心,修成正果,卻忘了不可殘害眾生。妲己造炮烙和蠆盆殘害忠良,幾乎將商朝忠良殘害殆盡;她造酒池肉林淫亂後宮讓紂王荒廢朝政;她蠱惑紂王修建鹿臺,耗費民力,導致民怨沸騰。一個堂堂的成湯王朝就在妲己的禍亂下漸漸腐朽終致崩塌。因此,紂王的失敗妲己難辭其咎。不過話又說回來,商朝的君王是紂王不是妲己,妲己只是王后,商朝的決策權在紂王手裡,如果紂王是明君的話無論妲己怎麼蠱惑都不會讓其得逞。因此,商朝的滅亡紂王也是要負主要責任。

總之,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正因為紂王的昏聵才給了妲己禍亂宮廷的機會,倆人可以說是共同將六百年成湯基業毀於一旦。


鄭非夢妙文


成王敗寇,妲己不負責。


布衣之徐


我的回答是不負責任;為什麼呢?好歹我也是封神演義看過兩遍的人,小學一遍,二十年後又看了一遍;你說的妲己應該是九尾狐狸精變的那個,而不是蘇戶的大家閨秀那個純潔無瑕被狐狸精所陷害的那個美女;就狐狸精妲己來說吧,她其實是唪了女媧娘娘的旨意去禍害商紂王的大好江山,而女媧娘娘其實也是處於私怨出此決定,為啥呢?冤有頭債有主,紂王后宮佳麗三千,結果在參加女媧廟會上被女媧娘娘的神色天香所迷倒,盡然在牆上作詩,如果有女媧天天陪侍在自己的身旁伺候服侍他改有多好,這嚴重褻瀆了女媧作為上古大神的天威,觸犯了天條;而這一切貌似因果報應,其實老天本有安排;天意不可違,本來商朝的江山就是八百年,紂王就是末代皇帝,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個藉口罷了。狐狸精不過是在奉旨行事,完成自己女媧交給的任務也是為自己的轉正做準備!


緣客來股弈茶坊


提到蘇妲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狐狸精,的確,各種影視劇中蘇妲己的人物刻畫就是狐狸精,或者說沙僧被狐狸精附體,受女媧的使命來霍亂殷商,但她最後完美的完成了任務,導致武代殷商,可她也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妖怪。其實妲己是有歷史原型的,那麼歷史上的妲己又是什麼樣的呢?

  在歷史上,妲己是四大妖妃,本是有蘇氏部落的女子,在公元1047年的時候,紂王攻打有蘇氏部落,當然這場戰爭以有蘇氏乖乖臣服商朝結束。作為失敗一方,自然會像商朝進攻,於是妲己就成為被進貢的美女,也就是俘虜。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年過花甲的紂王竟然在看到青春靚麗的蘇妲己時,竟然淪陷了進去,兩人夜夜笙歌,而紂王也變得越來越荒淫無道。

  為了討的妲己歡心,紂王什麼事都願意為她做,簡單舉個例子,妲己對孕婦隆起的肚子敢興趣,紂王便命人剖開婦人的肚子來研究...  

而妲己各種荒淫的想法,也成功把自己作死。在公元1056年,武王姬發伐紂,本就失去民心的紂王自然不會在這場戰爭中獲勝,最後帝辛在露臺自焚而死,而蘇妲己也被武王誅殺。其實商朝被滅,讓妲己一人背鍋是不公平的,而是紂王的無道造成的,聽信小人,殘害忠良,有這個下場也不奇怪。


樸陌君


我是魚鱗o,我來回答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認為從歷史角度妲己不需要為商紂王的失敗負責。

首先,提到蘇妲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狐狸精、紅顏禍水,即使不熟知歷史,沒有看過《封神演義》,各個版本的影視劇的《封神榜》也一定看過一二。各種影視劇中,蘇妲己的扮演者皆傾國傾城、人物刻畫皆是被狐狸精附體,她受女媧的使命來霍亂殷商,紂王所做的惡建酒池肉林、修造鹿臺、剖孕婦腹、挖比干心等等,全是受妲己迷惑,可謂是禍國殃民。

妲己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那麼歷史上的妲己又是什麼樣的呢?《史記》曰:紂伐有蘇,有蘇人以妲己女焉。紂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武王殺之,斬以玄戈,懸之小白旗。(《世本》又載。);《列女傳》曰:妲己者,殷紂之妃也。紂伐有蘇,有蘇女以妲己。美而辯,用心邪僻,誇比於體,戚施於貌。紂好酒淫樂,不離妲己,所譽者貴之,所憎者誅之。\t


而紂王呢?“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永夜之飲”。周武王伐紂時的誓師詞《牧誓》裡列舉的紂王詞條罪狀:“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不難看出,妲己禍國殃民蠱惑紂王,不過是後世強加到妲己身上的罪名。紂王之所以會亡國,是因為他任人唯親、剛愎自用,連年征戰導致國力不足,民間徭役賦稅連年增加,各路諸侯與百姓頗有怨氣,諸侯因此而起義,再加上牧野之戰中部分人臨陣倒戈,這才造成了紂王兵敗身死,商朝滅亡。

看紀錄片《安史之亂》很喜歡北大教授吳宗國說的一段話:很多人把安史之亂和楊貴妃聯繫起來,那完全是重複了古代紅顏禍水的這種說法,是為尊者諱,是給唐玄宗開脫。男人把政治搞壞了,讓女人去負責,這是什麼邏輯?紂王亡國的原因也是應該在自身尋找,而不是讓妲己來擔罵名!


魚鱗o


關於這個問題,妲己應負的責任是極小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責任,因為不管在神話小說裡還是歷史上的真妲己,她都只是個配角關係,施政者是紂王,江山失去是紂王無道失職造成,更何況這裡說的是個人,個人的失敗,主要責任在個人,而不在其它。

下面具體來說說其中關係。在《封神演義》裡,蘇妲己本是蘇護的女兒,天性善良,後被狐狸附身演變成狐狸精化身,進入宮庭,禍害商朝,使紂王主管的朝庭滅亡,然其歸根結底,關鍵原因是紂王品性不好,自己管理江山不得法,荒淫無道,縱酒取樂,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都是他下令玩出來的,一個女妃再怎麼也不能指揮大王,大王無道,便會隨性施為,草菅人命,無視群臣,而遭到更多人反對,後世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那樣的施為,必遭眾人反對,要想不覆滅都難。

再者,歷史真相與巜封神演義》大相徑庭,不是一回事。蘇妲己原本是位於今河南的有蘇氏部落酋長的女兒,美麗善良,只因紂王窮兵黜武,帶領軍隊為擴大地盤攻打有蘇氏,導致有蘇部落百姓死傷慘重,俘虜了許多人和牛羊馬匹。當時,有蘇部落十分恐懼,害怕全部遭到屠戮,不得以召開會議,選出酋長女兒進獻,以求放過其他的人。就這樣,蘇她己作為俘虜,因人長得太美貌而被紂王帶入宮中。說她是狐狸精,也是有來歷的,歷史上的有蘇部落崇拜狐狸圖騰,因這個原因而被後世文學家將蘇妲己演為狐狸精化身。而真正的蘇妲己只是人,而非狐狸精。雖然這樣,紂王的商朝滅亡的確是在蘇妲己任妃時侯,後世也可找到許多文章加以證明,譬如巜史記》等。

《國語·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左傳》也記載:公元前1047年,有蘇氏在商紂王軍隊的進攻下,處於滅亡與屈膝之際選擇投降,並獻出美女妲己與牛羊。這也就說明蘇妲己是公元前1047年才嫁給紂王的,然有資料記載商紂被周武王攻破是在公元前1046年,《封神演義》中妲己與紂王一同被周武王用黃鉞砍死,史學家司馬遷也說妲己為周武王所殺。然《世說新語》和《三國志·魏書·崔琰傳》都記載商滅後,妲己嫁給周公為妃。“袁紹之敗也,融與太祖書曰:‘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由此,可以說明蘇妲己嫁給紂王僅僅才一年,一個女人僅僅靠枕邊風無論如何也不足以毀壞紂王江山,紂王的死不是她的責任,而是紂王無道的結果,何況如前所言蘇妲己又嫁給周公,周公是中國歷史上創造禮儀之人,非常賢良,更說明她生性善良,品行賢德,不然怎麼做好周公的賢內助,而非如《封神演義》所演繹的狐狸精。其實,在古代,不止商紂王的死歸咎於紅顏禍水,包括夏商周幾朝最後的滅亡都歸咎於女人亂國,譬如夏歸咎妹喜、商妲己、周褒姒,或許這是那時人們認識上的缺陷及朝廷管理的需要。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研究及考古學的發現,不能再把這種責任推給女人了。蘇妲己是一位真正的美女和善良有才之人。


人天文化談


《尚書》當中說,周武王伐紂之前,給紂王總結了六條罪狀,其中第一條就是:惟婦言是用。

在國家大事上被女人左右,那麼,這個女人會是誰呢?

《國語》當中解釋: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史記》當中也說: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總之,都把商朝的滅亡跟妲己掛上關係,再加上以後《封神演義》的演繹,妲己,成為禍國殃民的四大妖姬之一,便似乎無可辯駁了,以至於後人都有了:桀寵妺喜而亡夏,紂寵妲己以亡商之類的說法,一句話,似乎紂王失敗,乃至於丟掉江山,妲己是要負完全責任的,然而,事實會是怎樣的。

妲己是什麼人?《封神演義》當中介紹,冀州侯蘇護之女,基本上是在紂王的威逼之下進宮當了皇后,這一句話當中就包含了五個信息,河北人、諸侯之女、姓蘇、受紂王威逼、當了皇后。那麼,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呢?

《晉語》當中說: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紂王討伐有蘇國,有蘇國抵敵不過,便獻上女兒妲己,之後呢,就像《竹書紀年》裡說的一樣:王師伐有蘇,獲妲己以歸。

妲己就這麼進宮了,她進宮的確源於一場戰爭,紂王討伐有蘇國的戰爭,而有蘇國,並不是什麼尋常意義上的小國,《新唐書》當中說的很明白:顓頊裔孫,陸終生礬,封於昆吾,昆吾之子封於蘇,其地鄴西蘇城。

都跟顓頊掛上了關係,以後封在鄴西蘇城,建立有蘇國,而鄴西蘇城,就在現在的河北臨漳一帶,從這個層面講,《封神演義》基本上是沒撒謊的,問題就出在進宮當了皇后,當然商朝皇帝的正妻還不能叫皇后,充其量只能叫個後,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妲己有沒有可能當紂王的後呢?

答案很讓人意外,根本沒有可能,為什麼這麼說?

從婚姻發展史上看,商朝還處於部落與方國並存時期,各地區發展不一,朝廷對地方也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導致他們必須維持好氏族內部的關係,體現在婚姻上,就是後世所謂的“族內婚”,即,妾以及其他沒有名分的小老婆或者沒那麼多講究,但正妻,也就是所謂的後,必須是本族的女人。

根據這種婚姻制度判斷,有蘇氏的妲己姓蘇,紂王姓子,根本不是同一個氏族,甚至連遠親都算不上,在這種情況下,妲己想當紂王的後,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最多隻能算個比較受寵的妾,也就是小妻,古代,妾就是個受氣包,她是絕對沒有資格到紂王面前胡說八道的。

退一萬步,即便有,妲己又會遇到什麼情況呢?

《禮記》當中說:殷人尊鬼,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意思就是,商朝人特別敬奉鬼神,日常生活中的事務,無論大小,都要向鬼神占卜,聽取他們的意見。

他們的這種占卜到了什麼程度?商朝存在六百餘年,前前後後出土的甲骨有十一萬多片,中國社會科學院1999年出版的《甲骨文合集》以及《甲骨文合集補編》,共刊出了八萬多片,其內容就涉及到戰爭、官吏、農業、畜牧、天文乃至於氣象、建築、疾病、生育等方方面面,當然,目前這項工作還在研究,我們就按十一萬片算,大體上就是一天一片。

占卜就能頻繁到這個程度,基本上就像跟鬼神嘮家常似的,大事小事都要說,在這種狀況下,妲己,一個妾,即便真有膽子參與軍國大事,她的意見能起多大作用?給紂王撒個嬌就行了?

需要知道的是,商紂王的時候,祭祀權和統治權是分開的,當時商朝的大巫叫祖伊,算起輩分,還是紂王的叔爺爺,曾經當著面罵紂王: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

商朝快完了,老百姓都詛咒你怎麼不趕緊死,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你打算怎麼辦。試想一下,

這等人物,紂王都不敢拿他怎麼地,妲己更左右不了。

以上,身份、國情都決定,妲己影響不了紂王,更何況,紂王還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很聰明,凡事都有自己的主意,根本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所以,紂王的失敗,妲己基本上沒多少責任,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並不像周武王或司馬遷等人說的那麼神奇。

所謂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把亡國之禍加在女人身上,不過是後世文人經常玩弄的把戲,是當不得真的。

參考文獻:《竹書紀年》、《尚書》、《史記》等


斯文卿相


實際上,妲己不過是有蘇氏部落戰敗後獻給紂王的美女,是紂王的戰利品,她既沒有強大的外戚背景,沒有尊貴的出身,也沒有明確記載她有過人的智謀,因此妲己要想以一己之力使得商朝覆滅是很困難的。雖說妲己或許充滿魅力,將紂王迷得神魂顛倒,但她並沒有助長紂王的暴行,更不能決定一國的安危,說到底,就連妲己也是紂王暴虐王權之下的犧牲品,她連自己的命運都沒有辦法掌握,更別說要主宰整個大商的命運了。

但妲己畢竟是被塑造成了一個紅顏禍水,禍國殃民的狐妖形象,這首先與妲己的出身有一定關係,妲己所在的蘇氏的圖騰就是狐狸,再加上後來紂王對妲己的寵溺,讓人覺得妲己有著獨特的狐媚,因此才將妲己的形象加工成了狐妖。而且從夏朝開始,社會一直都是男權主導,女性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也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在有些時候,女性就只是一件物品,能被隨意處置,正因如此,古代才會出現有才貌的男子可以成就大業,但有才貌的女子卻只能面臨著謊言與災難,可見古代社會對男女的區別對待之大。

而在《尚書》之中也有提及,稱婦女就要遵守婦道,不能做男性的事情,如果做了男性的事情,就會遭到災禍。正因如此,自《史記》開始,不少史書都將國家的衰敗滅亡牽扯到女子身上,比如夏朝有誤國的妹喜,商朝有讓紂王變得殘暴的妲己,周朝有烽火戲諸侯的褒姒,漢朝有誅殺老臣的呂雉,唐朝有導致安史之亂的楊貴妃,明朝有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等等。即便很多女性在歷史上都有出色的表現,比如在武則天的執政下,大唐也曾出現過貞觀遺風,但她們最終也不會落下什麼好名聲,而且最終也逃不過紅顏禍水的罪名。

不難看出,紂王因為妲己而變壞,不過是後世強加到妲己身上的罪名,因此,紂王的暴行和完全妲己沒有關係,商朝的滅亡自然也與妲己無關了。而且即便是紂王昏庸無度,商朝會亡國的原因也不是紂王的暴虐與昏庸。紂王之所以會亡國,是因為他在戰略上的失敗,也就是當時的國力沒辦法支撐紂王連年征戰。由於紂王不斷對東夷用兵,以至於戰事讓民間徭役賦稅連年增加,各路諸侯與百姓頗有怨氣,諸侯因此而起義,再加上牧野之戰中部分人臨陣倒戈,這才造成了紂王兵敗身死,商朝滅亡。

筆者認為,紂王亡國和妲己並沒有關係,甚至和紂王的暴虐也無關,紂王的失敗,其實是因為他盲目擴張導致的後果。





今古雜壇


先說說紂王,紂王(前1105-前1046),子姓 ,名受或受德或辛 ,也叫“帝辛”。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 帝辛在位30年,後世稱商紂王。紂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諫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著才能在大臣面前誇耀,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但據正史所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為古代中國的最終統一奠定了物質和思想的基礎,是統一古代中國的先驅者。周武王出兵前曾特地召開動員大會,聲討殷紂王。但在大會上,周武王也沒列出什麼像樣的罪狀,說的相當含糊,重點渲染的是紂王聽女人的話、不重用親戚、祭祀活動搞得不頻繁。(見《尚書.牧誓》)光靠這些罪狀,很難勾勒出一個暴君的形象。

後來的作家讀了這些罪狀,也覺得不過癮。周武王是聖君的典範,那他的對手也該是暴君的楷模!所以,殷紂王的罪行必須豐富多彩。作家們開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添磚加瓦。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殷紂王的罪行已經頗為可觀了。

司馬遷津津有味地寫道:紂王修鹿臺、設炮烙、挖比干的心看是不是有七竅;有位妃子有點性冷淡,他就殺了這位妃子,還順便把她爸爸也做成了肉醬;周文王聽見這事嘆了口氣,就被紂王抓起來敲詐錢財。等等等等。受過宮刑的司馬遷還特意描寫紂王如何“淫樂”。據說,殷紂王以往大池子裡灌滿酒,往林子裡掛滿了肉,然後“男女倮相逐其間”,逐累了就喝酒吃肉。當然,這個娛樂方式聽上去相當土鱉。這倒讓我想起魯迅講的一個故事。農婦在地裡幹活,忽然嘆氣說:皇后娘娘何等快活!現在還不是在睡午覺?醒了就叫“太監,拿個柿餅來!”酒池肉林倮相逐,就是司馬遷想出來的柿餅子。

顧頡剛先生寫過一篇考證文章《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他發現殷紂王共有70條罪狀,都是各朝各代陸續加上去的。比如戰國增加二十項,西漢增加二十一項,東晉增加十三項。而且這些罪狀越寫越誇張。就像司馬遷說紂王修建了鹿臺,劉向就補充說:鹿臺高達一千尺!晉朝的皇甫謐一使勁,鹿臺又變成了高一千丈!商周時候一丈大約摺合兩米。紂王為了淫樂,要爬上兩公里高的鹿臺。這時,我們已經搞不清楚這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呢,還是一個優秀的登山運動員?

再說妲己

根據《御批通鑑輯覽》和先秦眾多史料的記載,蘇妲己是商末時期“有蘇氏”部落的一位絕世美女。紂王討伐有蘇氏部落獲勝,便把妲己作為戰利品帶回了國都,納為妃子。

蘇妲己肯定不是妖精,而且也沒有《封神榜》裡寫得那樣惡毒。例如比干就不是她害死的。至於什麼剖腹驗胎、斷腿驗髓更是子虛烏有。連炮烙也不是她發明的。

武王姬發伐紂成功之後將商朝滅亡的罪責歸於妲己,並將她處死。對妲己這樣一位“戰利品”來說其實是很冤枉的。要知道,如果她不對紂王獻媚,那麼她可能活不到商朝滅亡時就早死了

所以紂王和妲己並沒有太大過錯,商覆滅分明就是姬發造反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