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導致東京奧運席位分配懸而未決,中國軍團受影響大嗎?

西安晚報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東京奧運會推遲到明年舉行,奧運參賽席位的分配方式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何分配剩餘的奧運席位,截至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對於國際奧委會來說,這無疑是一件棘手的事,對於備戰奧運會的選手來說也是一種煎熬。

林丹與東京奧運漸行漸遠


近半數席位尚未確定

早在東京奧運會確定推遲之前,多項資格賽已經延期。不過當時外界認為奧運會並不會推遲。然而當國際奧委會與日本方面就延期達成一致後,奧運資格賽如何進行,奧運席位如何分配也就成了麻煩問題。此前,日本奧委會主席山下泰裕曾建議,奧運延期後資格賽也應該重新進行,該提議遭到了外界的普遍質疑,一來重新進行資格賽勢必會擠佔各單項組織的賽事時間表,同時也是對已經獲得奧運資格選手的極大不公。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東京奧運會參賽席位已經有57%產生,剩餘43%的席位(約4700個)尚未確定。對於已經產生的參賽席位,國際奧委會決定繼續有效。不過,此舉看似公平但也存在爭議,例如網球項目,原本56個席位是按照今年6月8日前ATP、WTA排名確定的。按照原定計劃,這些獲得資格的選手是經過排名“驗證”的,但奧運會推遲到明年舉行後,誰也無法保證他們在一年內的狀態不會大幅下滑。


部分老將可能放棄參賽

更大的問題還是那些尚未分配的奧運席位,根據國際奧委會與國際各單項體育組織初步達成的協議,在確保公平的前提下,仍然有可能舉行現有的和計劃中的奧運資格賽,所有資格賽調整和剩餘名額的分配將遵循的原則是——基於現在的結果,即現在的排名或歷史結果;儘可能反映各自資格賽體系的現有原則,例如使用排名或各大洲特定的比賽結果。另外,在特殊情況下也將視具體情況而定。


由於疫情影響,尚未進行的奧運資格賽短時間內難以舉行,推遲到何時近期也不太可能有確切的時間表,而這無疑給備戰選手帶來了困擾。眾所周知,運動員的訓練備戰都是有周期規律的,原本按照今年舉辦奧運會所制定的備戰計劃不得不重新調整,但要想在短時間內再度達到很高的競技水準絕非易事。因而很可能導致資格賽水平下降,進而影響到奧運會的競技水平。另外,那些老將們則面臨更大的問題,曾隨隊獲得2016年湯姆斯杯冠軍的丹麥羽球老將彼得森得知奧運會延期後,已經宣佈將在今年湯姆斯杯後退役。還有一些老將也已經在考慮是否放棄明年的奧運會,畢竟延長一年運動壽命且還要保持高水準,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國軍團將爭取更多席位


奧運延期以及資格賽晉級方式未定,對於中國軍團的影響大嗎?中國奧委會有關人士日前表示,由於提早謀劃,影響已降到了最低。


據悉,通過前兩年的世界比賽,中國軍團已在339個奧運會小項中獲得了147個小項的資格,今年疫情期間,女籃、拳擊、女子水球、自行車等項目又獲得了14個小項資格。綜合往屆奧運會參賽情況以及我國各項目的競技實力,前期預計可以拿到210個左右小項的參賽資格,目前已經獲得了161個小項資格、226個參賽席位,目前確定的參賽運動員達到316人次,基本實現了“該拿的資格都已拿到”的目標。


中國奧委會有關人士表示,國家體育總局下一步將繼續組織各運動隊進行正常的備戰訓練,爭取獲得更多的奧運席位。(西安晚報記者 閆斌)


西安晚報


東京奧運會延期1年

因受新冠病毒肺炎全球疫情的影響,3月24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達成一致,將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舉辦,名字仍叫“2020東京奧運會”。

在奧林匹克124年的歷史中,延期還是第一次。歷史上,曾因為戰爭關係而取消過奧運會,這一次也是首次非戰爭原因而改變計劃。

作為當今全球最為重要的體育賽事,奧運會一旦有變動,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牽扯到的利益範圍廣,大到一個國家的經濟損失,小到有關聯的個人損失。

在2013年剛拿下奧運會舉辦權的時候,安倍曾經表示,想讓奧運會掃除日本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希望2020年東京奧運會可以像1964年一樣,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如今看來,這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

據日本媒體報道,東京奧運會推遲,會造成日本直接經濟損失大概60億美元,一旦取消,損失將高達410億美元。其次,包括奧委會、運動員、贊助商、轉播商、供應商、票務公司、酒店、航空、旅遊、保險等方面,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而這些損失是無法具體計算出數字的。

風口浪尖上的保險公司

其中,保險公司遭受損失最為意外。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國際大型賽事的主辦方都會購買保險,以應對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東京奧運會也不例外。

據瞭解,東京奧運會買了慕尼黑再保險的賽事取消險,這個保險計劃的保額高達5億美元。除了奧委會,贊助商、電視轉播商、運動員等也都買了此保險。

一般來說,為奧運會承保是一門相當安全的生意。畢竟在奧運會124年的歷史中只取消過三次,概率非常低,而且從有賽事取消險以來,奧運會取消險也從未派上過用場,保險公司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而這一次,是否會賠付?還未有定論,因為東京奧運會是延期舉行,並非取消舉辦。

會對中國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

此外,東京奧運會延期對中國來講,影響也非常大。

東京奧委會官網數據顯示,63家日本贊助商已在東京奧運會花費了超過31億美元,這個數字幾乎是北京和倫敦奧運會的3倍左右,也是近期兩屆世界盃足球賽的2倍。

作為國際奧委會“TOP贊助商”之一,阿里巴巴砸下50億元的贊助費,儘管有保險的對沖,但是對一些營銷計劃,我想還是會造成隱性損失。

如果推遲到2021年舉辦,還會造成大型賽事“撞車”的現象。2021年,中國原本將舉辦中國世俱杯、成都大運會、陝西全運會,如今這些檔期都與延遲後的京東奧運會相沖突。而對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這些賽事早已在計劃且籌備中,前期投入的資金、人才、技術、資源等都是不可細算的,而且撞期之後,贊助商和觀眾分流是一定的,體育相關部門以及運動員的壓力也比較大。

可見,東京奧運會延期1年,對中國造成的損失也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