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用這些面膜美白,是極好的


娘娘,用這些面膜美白,是極好的

導讀:“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敷了宮廷的這些“秘方”,會不會達到這效果?


宮廷流傳的美白秘方


七白膏


白芷,白蘞,白朮各30g,白茯苓9g(去皮),白及15g,白附子9g,細辛9g


用法:上件為細末,以雞子白調,丸如彈子大,或如人小指狀,陰乾。每晚淨洗了面,溫漿水於甕器內磨汁,塗之極妙。


功用:令人面光潤不皺,退一切諸䵟皯。


評註:本方主要由三類藥物組成。一類是具有成膜功效的粘液質,如白及、白蘞、白茯苓和雞子白,因其粘性較大,外用於皮膚表面可形成一層膠狀膜,對皮膚起到保溼、保溫作用,乾燥後膠狀膜又可使皮膚繃緊,將皺紋伸展拉平,從而起到防皺作用。第二類是能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如白芷、白朮,這兩種藥物還作為香料使用,並具有抑菌作用,是宮廷常用的悅顏美容之品。第三類是對皮膚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藥物如白附子、細辛,可使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使皮膚色素得以吸收,達到增白目的。


這是一首頗為典型的皮膚增白、悅容美顏方劑,所用藥物在現代中藥美容中仍為常用之品。方出《御藥院方》。


娘娘,用這些面膜美白,是極好的


五味散


黃芩,黃柏,輕粉,青黛,側柏葉各3g


用法:共為細末,加冰片0.6g,紅升丹3g,用香油、涼水調敷。


功用:此藥專治溼毒流竄,皮膚生瘡,瘙癢無度,破浸黃水、禿瘡、耳瘡、鬼臉瘡、羊鬍髭瘡、傷手瘡、漆瘡、臁瘡、膿瘡、溼疥、風癬、錢癬,一切潮溼瘡癤,纏綿不愈等症。


評註:方出《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本方所治皮膚多種疾患均系溼熱浸淫,火毒熾盛引起。故而選用黃芩、黃柏、青黛等清熱解毒之品兼有燥溼功能用為主藥。藥理研究證明,此三種藥對多種細菌、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算作廣譜抗菌藥物。輕粉功能殺蟲解毒,兼可去腐肉,為治療皮膚病要藥。本方用之,一方面取其殺菌、抗真菌作用,以防治皮膚疾患;另一方面也取其去腐肉作用,以防治皮膚色素沉著及增生性疾病。側柏葉清熱涼血,含有揮發油、鞣質、樹脂、維生素C等,可擴張血管,並能抑制多種細菌、病毒,符合本病病機。紅升丹是皮膚病外治要藥,功能拔毒去腐,生肌長肉,治皮膚諸瘡常用。冰片清涼止痛,外用可產生清涼感,且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有利藥物吸收。


本方可用治各種皮膚瘡癬,如有破潰者,可用香油調藥,無破潰者宜用清水。


娘娘,用這些面膜美白,是極好的

無皂角洗面藥


藿香,白芷,藁本,瓜簍根,楮桃,白茯苓,防風各30g,甘松,零陵香,茅香,丁香各75g,檀香30g,麝香9g,沉香30g,黑牽牛120g,赤小豆90g,川芎30g,糯米500g


用法:上為細末,洗面塗用。


功用:悅澤面容,消斑增白。


評註:方出《御藥院方》。全方18味藥,按功效可分為5組:一為芳香藥如甘松、檀香、藿香、零陵香、茅香、丁香、沉香、麝香,可芳香闢穢、香膚;二為皮膚保健藥如黑牽牛、防風袪風殺蟲;三為營養皮膚藥如白芷、赤小豆、糯米,可滋潤皮膚;四為美容之品如楮桃、瓜蔞根、白芷,可悅顏色,充肌膚;五為祛除膚疾藥如麝香、甘松、藁本、白茯苓,可去面部黑斑、粉刺;妙在用川芎一味活血行氣,有利皮膚吸收藥物,發揮藥效。

玉肌散


白芷6g,滑石6g,白附子6g,綠豆粉120g


用法:共研成極細末。洗面或加香豆麵洗之,或兌入粉內用之,其效甚速。


功用:此散專治面貌粗澀不潤、黑暗無光,雀斑汙子,常洗能潤肌膚,悅顏色,光潔如玉,面如凝脂。


評註:方出《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白芷氣味芳香,質極滑潤,和利血脈,宮中常作為美容藥使用,可治療䵟皯、皮膚粗澀發黑。本品含有芳香性揮發油,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皮膚色素吸收,同時滋潤皮膚。滑石質軟而細膩,具有良好的伸長性和滑潤性,易於均勻鋪散,故而是各種化妝品的主要原料,外用可吸附化學刺激物和毒物,對皮膚粘膜可起到保護作用。白附子“主面上百病”(《名醫別錄》),治“面䵟皯瘢疵”(《日華子本草》)。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對皮膚有刺激作用,能使表皮剝脫,從而剝蝕䵟皯、瘢疵。另一方面本品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使色素得以吸收。綠豆清熱解毒,含有較多澱粉、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具有良好的粘著性,可吸附皮膚表面的汙垢而達到去垢目的。


玉粉散


定粉30g,蛤粉15g,石膏15g,白石脂15g,滑石25g,白龍骨15g,粟米粉60g,寒水石30g(燒通赤,於淨地上放冷出火毒)


用法:上為末,再研極細勻,每用藥幹搽患處。


功用:治熱汗浸漬成瘡,腫癢焮痛。


評註:方出《御藥院方》。定粉即鉛粉,細膩滑潤,對皮膚有著很好的粘著性、伸展性、耐久性,是歷代常用的化妝品原料。本方用之,可增加皮膚的細膩白嫩感。滑石、石膏、寒水石性涼,質軟細膩,具有滑潤感,外用能吸附大量化學刺激物和毒物,對皮膚粘膜起到保護作用,對熱毒所致皮瘡十分相宜。白石脂、龍骨均有收斂作用,與皮膚接觸後能使皮膚中的蛋白質凝固、壞死、脫落,從而使皮膚色素得以蝕脫。粟米粉含有澱粉和粘液質,可形成膠狀膜,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


使用注意:鉛粉含量不可超標,否則對人體有害。

玉容洗面丸


白芷18g,羌活18g,獨活18g,牡丹皮18g,山柰18g,甘松18g,藿香18g,官桂18g,良姜12g,白丁香30g,香附30g,公丁香9g,檀香12g,白鹼60g,白附子30g,肥皂24g


用法:蜜丸,重6g。洗面用之。


功用:面生黑點、粉刺、遊風、雀斑,皮膚瘙癢,黯慘無光,容顏不潤,鼻顴紅赤,面腮白屑,汗斑黑靨等證,當用此丸洗之。“第見今之香坊造玉容香皂,皆以合香料為之,大抵取其芳香而已,其玉容之意,徒有其名而無其實。此丸其間用香藥,皆光明潤澤之品,每日洗面如皂用之,久則面如童顏,較之同類而芳香清遠,究其主治而經驗最良,謂之玉容,誠不誣也。”


評註:方出《清太醫院秘錄醫方配本》。方中白芷、山柰、甘松、藿香、丁香、檀香均為芳香之品,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對皮膚有溫和刺激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滋養皮膚和促進色素吸收作用。羌活、白附子、獨活祛風除溼,止癢消腫,牡丹皮涼血清熱,官桂、良姜溫經通絡,此三藥寒溫並用,協調陰陽。白鹼、肥皂去汙除垢,清潔面容。諸藥共奏美容悅顏、滋潤皮膚之功。

還童湯


藿香葉,吳茱萸(湯洗,焙乾,炒),肉桂(去粗皮),乾薑(炮),肉蓯蓉各20g,白附子,蟬蛻,天南星,菟絲子(酒浸一宿),香附各0.5g,零陵香1.5g


用法:上為粗粉,每次取藥粉25g,用軟布包裹,放入容器內,加水,煎三五沸後,趁溫熱將藥末固定在臍部,並用煎藥水洗浴。


功用:溫腎陽,悅肌膚。


評註:此為宋代宮廷中方,最大特色是“外用洗浴”之法,以達強身駐顏美膚之效。方以肉蓯蓉、菟絲子內補腎陽以固其本,外潤肌膚、皮毛以美膚色;肉桂溫運陽氣,鼓舞氣血外達腠理。配以乾薑溫暖脾胃,吳茱萸溫暖肝胃,燥溼殺蟲。現代藥理表明,本品對11種皮膚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白附子、天南星、蟬蛻祛風燥溼,防治皮膚疾患。更借藿香、香附、零陵香芳香透散,闢穢香身。全方以補腎、溫中、祛風合用,香潤肌膚,令人返老還童。

杏仁粉


杏仁300g,茯苓60g,蓮子60g,白米麵3000g,白糖300g


用法:共研細面,用水熬數沸隨意服之,亦可用之浴面。


功用:潤肺化痰,利胸膈,壯聲音。用之浴面則面如玉鏡,日久自效。治頭面諸風,黑斑黯痣。


評註:方出《清太醫院配方》。所選皆亦藥亦食之品,富含油脂、蛋白質、氨基酸和澱粉等,具有光面潔膚、延緩皮膚衰老作用。且既可內服,亦可外浴,誠方便之方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