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記!心理學高頻考點之學習動機的分類!

01

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劃分

學習動機可以分為正確的、高尚的學習動機和錯誤的、低下的學習動機。判斷學習動機正確與錯誤或高尚與低下的標準是看它是否有利於社會和集體。

如把學習看成是對社會多做貢獻和應盡的義務,則是正確的、高尚的動機,而把學習看成是獵取個人名利的手段,則是錯誤的、低下的動機。但這種劃分有時難以正確地掌握標準,因此,需持謹慎態度。對許多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並不理解什麼是高尚的動機,他們可能就是為了一個好的分數或為獲得父母的獎賞而學習的。因此,這種劃分有簡單化之嫌。

02

根據起作用時間的長短劃分

學習動機可以分為直接的近景性動機和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是指由活動的直接結果所引起的對活動的動機,如學習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測驗或為了博得老師的好評等。這種動機很具體,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夠穩定,易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間接的遠景性動機是指由於瞭解活動的社會意義、活動結果的社會價值而引起的對某種活動的動機,如學習是為了實現個人對社會作貢獻的遠大理想而努力學習。這種學習動機既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和理智色彩,又與個人的志向、理想、世界觀相聯繫,因此,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起作用。

03

根據動機起作用的大小劃分

學習動機可以分為主導性的學習動機和輔助性的學習動機。

人的動機雖多種多樣,但在一定的時期內或某個特定的活動上總是有一種或一些動機處於支配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這就是主導性動機,它對人的活動起著主要作用,制約著活動驅力的大小、久暫以及活動的方向。

其他動機則處於從屬地位,只起輔助作用,稱為輔助動機。

04

根據動機的強弱標準劃分

把學習動機分為普通型學習動機和偏重型學習動機。

前者是指對所有學習活動都有學習動機,不但對所有知識性的學科都認真學習,而且對技能型學科甚至課外活動也從不怠慢。

後者是指只對某種或者某幾種學科有學習動機,對其他學科則不予注意。

05

根據誘因來源劃分

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內部動機是指誘因來自於學習者本身的內在因素,即學生對活動本身發生興趣而產生的動機,活動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滿足,無需外力的作用,也不必施以外部報酬和獎賞而使之產生某種榮譽感。如孩子們從生活經驗中知道木頭和紙片可以浮在水面上,而小石子和釘子等會沉在水底,而輪船那麼大卻可以浮在水面上,這些疑問推動他們想去了解物體沉浮的奧秘,這就是內部動機。

與此相反,外部動機是指誘因來自於學習者外部的某種因素,即在學習活動以外的、由外部的誘因而激發出來的動機,如學習是為了得到教師的表揚、父母的嘉獎,學習是為了避免因學習失敗而受到懲罰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