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2019業績:

手握2683億現金

3月27號,“宇宙第一”的碧桂園發佈了2019年財報,數據會令部分陶瓷人興備到炸裂。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從左到右:碧桂園CFO伍碧君、總裁莫斌、常務副總裁程光煜

2019年是被認為是“全行業最艱難”的一年,但碧桂園的業績再創新高,總營收約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再次穩坐中國龍頭房企的寶座。

更重要的是,利潤增速比營收增速還高,全年毛利潤1266.4億元,同比增長23.6%;淨利潤約為612億元,同比增長26.1%。

而且,負債率也降到新低,2019年的淨借貸比下降了3.3個百分點,只有46.3%,顯著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一一78.7%。

高增長的利潤,加上嚴格控制的負債率,讓碧桂園手握2683.48億元的現金儲備。這個數字比阿里巴巴財報顯示的現金儲備2341.8億元還多。

不僅如此,據報道碧桂園還有約3167.9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可用資金十分充裕,備受評級公司及金融機構的認可。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2019年:

全國461家房企破產

很多房企高增長的代價都是高槓杆、高負債,現金流容易斷裂,財務風險高,而碧桂園卻成為行業中少見的兼具規模增長和負債管控的龍頭房企。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公開資訊顯示,截至11月28日,2019年全國有461家房企發佈破產公告。整個2019年平均每天有1.7家房企破產。

當然,破產的大都是中小型房企,且多數集中於三四線城市。但破產名單中也不乏知名度較高甚至躋身全國百強的知名房企。

實際上,真正倒閉的還不止這麼多家。很多房企雖然沒有垮掉,可是已沒有新增業務。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多元化佈局:

構築未來強大助推力

碧桂園手握大量現金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進行多元化佈局,向整合產業生態的方向發展。

2019年初,楊國強給碧桂園提出了“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全新定位,驅動地產、機器人、現代農業“三駕馬車”,加速駛入多元佈局、協同發展的新賽道。

目前機器人和農業板塊,均保持著穩健向好的發展態勢。這裡重點說下機器人板塊。

碧桂園旗下的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於2018年7月成立。目前已招募了3000多名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遞交專利申請1843項,獲授權327項,在關鍵領域擁有了一批自主核心技術。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博智林機器人實驗中心

博智林現有在研建築機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測試。如外牆噴塗機器人的工效比人工提高了4-6倍,預製內牆板搬運機器人一次可以搬取3塊單塊重量約180公斤的牆板,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都大幅提升。

在碧桂園的計劃中,未來機器人還將承接房屋建造中的更多任務,並被應用到物業管理、餐飲、醫療、農業等多個領域,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碧桂園戰略:

市場全覆蓋+聚焦潛力城市群

2019年,碧桂園堅持遵循“

鞏固一二線、聚焦三四線、下沉五六線”的戰略佈局:市場全覆蓋,均衡佈局,重點聚焦潛力城市群的戰略。

根據國家《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碧桂園判斷落戶政策將使得城區人口在100萬-500萬的大城市成為主要受益地區。

而目前該碧桂園有97%的權益貨值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3%位於人口流入區域,很好的契合了未來的人口流動趨勢。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已簽約或已摘牌的中國內地項目總數為2512個,分佈於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82個地級市,總計覆蓋共1299個區/縣。

可以講,碧桂園佈局中國城鎮化,無論是廣度、深度還是均衡度,均遠超一般房企。

一方面全域均衡佈局,一方面又重點突出。碧桂園現有資源優質,目前73%的權益貨值位於中國五大城市群(長三角/江浙滬皖,廣東省,環渤海/京津冀遼,晉魯蒙,長江中游/湘鄂,川渝)。

這五大城市群GDP佔比高達53.4%,常住人口占比為40.6%,具備國家宏觀戰略政策支撐、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且需求旺盛,被認為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下沉再下沉:

碧桂園高成長秘密之二

碧桂園為何可以做到“宇宙第一”?一個重要原因是它長期在一二三四線五六線幾乎所有城市拿地的魄力。

而且,產品策略成功,堅定“薄利多銷”的營銷模式。

很多房企為了跟風或者追求短期利潤,在區域戰略上不夠堅定,一會進攻三四線,一會迴歸一二線,因為跟風追高,拿地成本就高,而且人才、經驗、模式、品牌得不到沉澱、定型。

三四五六線城市,實際上不是每個房企都會去吃,都能吃得到。相比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只有像碧桂園這樣360度全方位佈局,內部各區域之間才可以“對沖”風險。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掌握大勢:

碧桂園高成長秘密之一

過去五年、十年碧桂園為什麼擴張那麼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吃透了國家政策。

過去10年的城鎮化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的波瀾壯闊的一道風景。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是60.6%,而2009年,這個數據只有46.6%。

這意味著,10年時間,差不多有2億人口進城,帶來的新增住房需求,何其巨大。

做房地產、大家居行業的人,如果沒有抓住過去十年的超級機遇,現在還想做規模,會很難很難。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碧桂園的增長空間還有多大

碧桂園未來還有多大的增長空間?中國的城鎮化還到了結束的時候嗎?

專家認為,現階段中國60.6%的城鎮化率,和發達國家70%-90%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未來至少還有2到3億人要進城,這些人不可能全部去到一二線城市,那些發展條件較好的三四線城市仍然有較大人口紅利。

在這次業績發佈會上,碧桂園表示,中國房住不炒的主基調沒改變,但城鎮化勢不可擋。

所以,今年碧桂園的投資方向是堅定看好新型城鎮化前景,堅持佔領三四線、堅定下沉五六線、謹慎佈局一二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六線城市主要就是縣城,這個市場長期被品牌房企忽略,仍然是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碧桂園在去年的財報發佈會就透露,公司還有60%的縣城還未進入,對大房企而言這是一個超級增量市場,沒有誰比碧桂園更有能力去做。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半個歐神諾”賣給了碧桂園

對與房地產行業深度捆綁的陶瓷企業來說,碧桂園就是一部時速350公理的高鐵,誰搭這趟高鐵誰就享受到它的超級紅利。

目前來說,搭上“碧桂園號高鐵”的陶企是歐神諾。

帝歐家居去年的年報就顯示,歐神諾2018年銷售36.8億元,其中碧桂園買單20.41億。

換言之,碧桂園是歐神諾第一“大”客戶,2018年碧桂園訂單佔歐神諾全年銷售額47.36%,這是妥妥的深度捆綁。

2014-2018年,歐神諾營業收入從16.06億元一路增長到36.81億元,淨利潤從1.33億元增加到3.56億元。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未來五年,陶瓷企業還要做規模,先讀懂碧桂園這份年報!

備註:2015-2017為合同銷售額及銷售面積,2018-2019為權益銷售額 數據來源:碧桂園發佈

五年的時間內,營業收入提高了20.75億元,淨利潤則提高了2.23億元。

2014年,歐神諾的自營工程渠道佔比60%左右,客戶主要是碧桂園、萬科、恆大等幾家。自營出口佔比 1.2%,其他份額收入來自終端門店。

2016年,因萬科與碧桂園等工程客戶的銷售增長較多,歐神諾存貨同比減少22.91%。

2017年,歐神諾工程銷售同比增長40.75%,這是地產品牌集中度提高與精裝房快速普及帶來的機遇。

接著就是2018年,幾乎半個歐神諾賣給了碧桂園。即便如此,歐神諾工程渠道佈局還在不斷推進。

所以,歐神諾看來是最懂碧桂園的。歐神諾規模快速增長的原因就在他們讀懂了碧桂園。懂了就相信,相信就敢依靠。

當然,反過來看,碧桂園的風險也就是當下歐神諾風險。那一天碧桂園遭遇“黑天鵝”,也就等於歐神諾碰到“黑天鵝”。

【文/華夏陶瓷網 部分圖文內容來自城市戰爭、中指研究院、地產財富會等,侵權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