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法醫療物資外包裝上的“中國印”,是她刻的

中國援法醫療物資外包裝上的“中國印”,是她刻的

中國援法醫療物資外包裝上貼著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篆刻家駱芃芃篆刻的印章

中國援法醫療物資外包裝上

“中國印”這樣印證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

中國藝術報記者 張亞萌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國政府援助法國醫療物資陸續抵達巴黎戴高樂機場。尤受公眾關注的是,物資外包裝上有一枚非常新穎和醒目的印章圖案——紅色印章中,寓意美好的鳳凰和象徵和平的鴿子飛翔在空,護佑著中法兩國國旗,北京天壇和巴黎鐵塔相互輝映。它的創作者,就是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篆刻家駱芃芃。談及創作靈感,她表示,希望中國的醫療物資運往法國,中國人民同舟共濟的精神也能隨著這枚印章飛向法國。

中国援法医疗物资外包装上的“中国印”,是她刻的

中國援法醫療物資外包裝上貼著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篆刻家駱芃芃篆刻的印章

●記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您不僅進行了一些篆刻方面的創作還參與慈善拍賣等抗疫公益活動,是什麼啟發了您創作這枚印章?

◎駱芃芃:在疫情期間,我創作了《同舟共濟》《平安是福》《眾志成城》等十幾件篆刻作品,捐贈了一方我新近刻的《天佑中華》印,在“美善不息·全國書畫名家抗擊疫情主題創作慈善拍賣”專場拍得12.5萬元,捐贈給中華慈善總會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時我還組織全國篆刻家特別是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師生進行創作並在各類網絡平臺上進行推送。“三八”婦女節期間,我創作了一方名為《白衣天使》的篆刻作品,它成為了《千里同好,堅於金石》印章的靈感之源:這兩枚印章中,都有兩側白鴿及鳳尾的組合,它們象徵著美好、平安、吉祥與和平,這樣的組合形式也非常契合這方印所要表達的內容。

中国援法医疗物资外包装上的“中国印”,是她刻的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 駱芃芃

中国援法医疗物资外包装上的“中国印”,是她刻的

《白衣天使》 駱芃芃

我接到的任務是要將中法兩國國旗置於其中,同時還要有中法兩國的標誌性圖案。本來想用長城圖像,但不太好組合,於是便想到了北京的天壇和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將天壇與埃菲爾鐵塔疊加在一起,兩個建築相互支撐成三角形,埃菲爾鐵塔的高聳挺拔與天壇的平穩中正形成了非常堅挺又穩重的形象,象徵著中法友誼牢不可破、堅定不移,同時也呈現了“中國印”的式樣。在設計過程中,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斟酌,幾易其稿,最終才形成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形象圖樣:兩側鳳尾簇擁著天壇和埃菲爾鐵塔,上面的鴿子護佑著中法兩國國旗。

印章中間書寫“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這是三國蜀漢學者、經學大家譙周的《譙子·齊交》中的語句,意思是交對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誼比金石更加堅實,這是由有關部門選定的。我原本的設想是用篆字,但這枚印章需要增強辨識度,所以最終選用了當代世界民眾都普遍接受的楷體簡化字。另一句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nousvaincrons”,意為“團結定能勝利”。中法兩國國旗、譙周詩句、雨果名言以及天壇和埃菲爾鐵塔的圖像……最終我以抽象與具象相結合的方式、象徵寓意和現實對比的表現手法來創作這枚印章。

●記者:在設計印章中的中法兩國文學詩句時,您的出發點是什麼?

◎駱芃芃:在創作這枚印章的時候,我首先想到它的作用是支援法國抗擊疫情。法國人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有著很深的淵源——遠的先不提,以近現代為例:繪畫大師林風眠,早年到法國留學,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有機的融合,取得了非常高的藝術造詣,創立了嶺南畫派;趙無極於1948年留學法國,後在法國定居,他將中西文化融合,成為了西方現代繪畫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吳冠中於1946年留學法國,同樣中西合璧,最終創造出耳目一新的繪畫風格。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向我們展示了中法的友誼不僅有詩一般浪漫的情懷,也有著悠遠的相融相通的文化根基。同樣的,譙周生於公元201年,雨果生於公元1802年,他們雖相隔一千多年之久,但時間不是障礙,中法的友誼可以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採用這些富於詩意的句子、這些帶有想象力的圖案,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希望能夠展現中國在對外工作中有愛心、有責任、有溫度、有詩情畫意的國家形象。我想,這也是法國人民喜愛這方印的原由。

●記者: 這件印章作品成為了以中國印為載體的巨大標識,短短几天內獲得了上億人的關注和點贊,創意好評如潮。您希望通過這枚印章,傳達怎樣的情感?

◎駱芃芃: 這枚印章不僅僅是簡單的設計構思,它更是古典篆刻藝術和現代設計藝術的結合,通過東西方審美元素的融合,希望體現出中西雙方的文化交融。從法國和歐洲以及全世界的講法語的國家和地區得到的反饋都非常好,對這枚中國印都有著十分積極的評價。

我認為,藝術的感染力是國際共通的,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當下,通過一枚印章的藝術力量去感染人,去撫慰人的心靈,是這方中國印所體現的文化作用,也傳達了對中法兩國人民的深深祈福: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我們用中國印給人們以希望和力量——希望這份獻給法國朋友的禮物,能夠給他們帶去溫柔的撫慰,也期待兩國的疫情都能早日結束。

●記者: 在此之前,您也曾多次為配合國家大外交戰略而創作富於中國氣派的中國印,您在這次創作中國印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同以往的感受與經驗?

◎駱芃芃: 印章自古就是國之重器,每每在重要的歷史關頭就會出現一個印證歷史的印記。比如在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國家機關權力、證明自己身份的憑信物。在今天,相信大家都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中國印,那堪稱當代世界最有名的一方印。非常榮幸,2017年用於金磚國家文化節啟動儀式暨文化圖片展上的五枚國家大印(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都是我設計刻制的。

中国援法医疗物资外包装上的“中国印”,是她刻的

五枚國家大印(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請橫屏欣賞

而《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這枚印章,其文化意義在於展示了我國對外工作的文化品位和國家形象。近期,不少網友感嘆其他國家援助我國物資上有很多優美的詩句,如:“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而大家認為我們國內運送物資的標語如“武漢加油、湖北加油”等相對比較單調。在我看來卻不盡然:在一個非常緊急危機的時刻,大家必須要團結一致,用一種斬釘截鐵的語言更直接的表達內心的意志和力量是理所應當的。而目前全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們的緊張程度已經不是之前那樣的迫在眉睫,因而我們用印章的形式、用“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這樣富於詩意的語言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也恰恰是人們內心情緒變化的真實寫照。對於《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這枚中國印,我認為它包含了中法兩國的歷史文化、東西方的審美要素,同時也順應了人民大眾的審美期待,同時,我也希望這枚印章可以印證全民抗疫的這段難忘的歷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藝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