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這一年,對於全國的普通百姓來說,還算平穩,只要有膀子力氣,生活上還能馬馬虎虎過得去。然而,對於京師中的王公大臣,皇城大內裡的帝王之家卻是不安定的一年。1898年,一個熟悉的年份。

後人首先想到的是,在這一年,有六位志士血灑宣武門外菜市口,百日維新宣告失敗。這次真正的“劊子手”,眾人皆知,她就是一手掌握清朝大權48年的慈禧太后。這一年慈禧63歲。而就在三十七年前(1861年),也就在同一個地方,慈禧以兒子同治皇帝的名義下旨斬殺了皇朝宗室肅順,並賜死兩大鐵帽子王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那一年,慈禧才26歲。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慈禧

26歲的慈禧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魄力,得力於一個比她年長2歲的小叔子恭親王奕訢。1861年,坐鎮京師大內的恭親王與逃避熱河避暑山莊的慈禧,裡應外合擒拿八大臣,之後斬殺肅順,縊殺載垣和端華。從此,恭親王與這位嫂子一朝共事長達37年。37年間,慈禧雖時時“敲打”這位小叔子,但也處處給予恩寵。從親王雙俸,到鐵帽子王,再到賜封恭親王之女為固倫公主,即榮壽固倫公主(清朝規定皇后之女才能封固倫公主),最後恭親王薨逝,慈禧以光緒名義賜“國葬”。那一年也是1898年。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恭親王

1898年,恭親王的“國葬”讓慈禧的隆恩浩蕩傳遍全國,卻苦了那些早已打算在三年內舉辦婚事的青年男女。因為,清朝規定“國葬”三年之內不能舉辦嫁娶喜事,需等到三年之後。當然,有的家庭很難再等,因男方從求親到合婚再到放定、下通書,最後已選定婚期,而女方也置辦了嫁妝,就等著婚禮熱熱鬧鬧地如期舉行。然而,遇上“國葬”,有的膽子小的家庭,只能自認倒黴,婚期延遲到三年之後,當然在這三年之內有什麼變故,誰也無法預料。最痛心的莫過於,三年之內,男方不幸去世,而三年後,女方仍然要嫁過去,活活守一輩子寡,時人稱之為“女兒寡”,顧名思義,女兒時就守寡。而對於那些膽子大,又迫不及待結婚的家庭,只能鋌而走險選擇“偷婚”(偷偷結婚)。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晚清女子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沒有鞭炮齊鳴,沒有鑼鼓喧天,沒有多餘的執事人(除了轎伕),更沒有參加婚禮的親戚,新娘坐在一頂藍布轎子裡,被靜悄悄地抬進新郎家,簡單拜完天地高堂,這就算在非常時期完成了婚禮。時人因這種婚禮簡簡單單、偷偷摸摸而稱之為“偷婚”。在“國葬”期間,除了偷婚,還有一種“搶婚”。即在“國葬”消息發佈之前,有人提前走漏消息,而被即將舉行婚禮之家得知,不得不提前舉行婚禮。這種婚禮被時人稱之為“搶婚”,即搶在“國葬”消息發佈前舉行,而這種婚禮和“偷婚”的一樣簡單,不敢大操大辦。像光緒和慈禧前後腳駕崩,京師富商巨賈之家得到消息,連夜“搶婚”,因為一耽擱就要耽誤三年,在天子腳下,“偷婚”冒得風險太大。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晚清結婚新人

在那時,對於即將打算結婚的家庭,遇上“國葬”絕對是鬧心的事,然而,這種事誰也無法預料。尤其無法預料的是1898年的這場“國葬”,誰也不會預料到一位親王的“葬禮”會被升格為“國葬”。有能力“搶婚”自然選擇搶婚,沒有能力“搶婚”,膽子大的就選擇“偷婚”,膽子小,不敢“偷婚”的,只能再等三年。全國到底有多少對青年男女的婚禮受此次“國葬”的影響已很難統計,但確信的是在濟南府開藥鋪的年輕小夥李季藥和未婚妻王桂英的婚期就受到了此次“國葬”的影響。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國葬

四年前,李季藥被大哥李孟森驅趕出家,在途中救了王桂英。之後,王桂英為報救命之恩,與其父王雨生出資幫助恩人李季藥在濟南府開了一家“濟民藥鋪”。從此,王桂英幫助李季藥打理藥鋪生意。經過四年的努力,濟民藥鋪的名氣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好。(具體情節見上一篇文章)兩人原本想在這一年舉辦完婚事後,一起殺回京師,找那位陰險狡詐、嗜錢如命的大哥李孟森“算賬”。沒想到,天不遂人願,偏偏讓他們遇上了“國葬”。李季藥雖是王桂英的救命恩人,但王桂英這四年來辛苦幫助經營藥鋪,所以他不忍心以“偷婚”的名義簡簡單單辦一場婚禮。同樣,王桂英也不願因結婚一事耽誤了李季藥的理想與抱負。因為王桂英知道李季藥一心想拯救父親李世勳在京師創辦的濟世藥鋪。自從,父親李世勳死後,李季藥被大哥李孟森趕出家門,濟世藥鋪在大哥的手裡已經岌岌可危,苟延殘喘。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晚清濟南一景

李季藥和王桂英約定兩年後殺回京師,“國葬”之後,在京師舉辦婚禮。經過四年的努力,李季藥雖然具有與大哥李孟森一較高下的資本,但他還沒有十足的把握。畢竟,大哥仍然掌管著濟世藥鋪,有著一定的“老本”。李季藥要想在兩年後殺回京師,就不得不讓自己的濟民藥鋪更上一層樓,確保完勝大哥李孟森。首先,李季藥把大哥辭退的老藥工,招回到自己的藥鋪中,並讓他們栽培得力的徒弟。而大哥李孟森那邊卻在辭退老藥工後,招了一批新藥工。然而,新藥工個性強,不受管理,逐漸染上吃喝嫖賭抽的惡習,尤其最愛逛煙花柳巷的八大胡同。最終,這些新藥工因無法工作被李孟森無情辭退。因此,在藥工之間流傳著一句“寧可十年貧,不幫李孟森”的行話。(具體情節見上篇)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後來八大胡同

就這樣,大哥李孟森必定會失去人心。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等待大哥李孟森的必然是慘痛的代價。李孟森的嗜錢如命,唯利是圖,已經讓他沉迷於金錢的世界裡不能自拔,而這正是開藥鋪的大忌。他完全忘記父親李世勳生前的叮囑“選藥材一定要地道,絕不能弄虛作假;炮製藥材一定按照古法,絕不能省工省時。”李孟森卻把父親的話當作“耳旁風”。尤其對於藥鋪中賣的珍貴藥材,為了多掙錢,他不惜弄虛作假。他把蜜裡摻上砂糖製作藥丸,只因砂糖便宜,而一般人很難辨認出。李孟森常說“神仙難斷丸、散、膏、丹”,意思為製作丸、散、膏、丹這些藥時,想加料就加料,不想加就不加。製藥中有需要二兩珍貴藥材的,李孟森偏偏只加一兩,他認為神仙也難判斷出他到底加了多少,何況那些不懂藥的顧客。為了能掙到錢,李孟森無所不用其極。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晚清藥方

然而,李孟森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只有他能欺騙別人,別人一定欺騙不了他。他錯了,他自信能鑑別出藥材的真假,不會讓別人騙,但恰恰他就被坑慘了。一次,他便宜地買了很多鹿茸和熊膽,回到藥鋪切開後,才發現上當受騙。有人把鹿茸裡面弄了鐵釘子,灌了鉛,然後把外面堵上,很難發現,但分量增加了,同時,他買的那些熊膽裡面被放上了小米,增加了分量。由於這兩種在當時都是珍貴的藥材,稍微加點分量,就能讓李孟森賠上一筆。李孟森買後欲哭無淚,一邊恨著那些騙子欺騙了他,而自己一邊又成為了騙子,他要把代價轉移到那些來拿藥的病人身上。李孟森越想著坑蒙拐騙的賺錢,他失去的就越多。他的眼裡,心裡充滿了錢,嚴重影響了他鑑別藥材的眼力勁。有一次,他在選藥材時,看到一隻犀角,眼睛瞬間亮了。他看了又看,鑑別出這是一隻倒山貨,卻對是否是通天犀模稜兩可。他知道倒山貨價格低,而如果是通天犀那就珍貴了。一般的犀角大的也就三斤而這隻足足有四斤。以前,他能很快辨別出一隻犀角是否是倒山貨,是否是通天犀,而今天他的眼和他的心似乎和他較勁,讓他拿不定主意,對於是否是通天犀難以確定。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鹿茸

倒山貨的犀角容易鑑別,因為倒山貨就是犀牛被獵人打中逃跑後,在某個地方死了,當時沒有被發現,等到幾年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後,被人發現了,但那時犀牛角表面已經變色,有些粗糙。這樣的犀角在當時被稱之為“倒山貨”。而通天犀是看著外表粗糙,但劈開之後,裡面由窩子底下一直到尖端,是一條白帶,時人稱之為“通天犀”。現在,李孟森看到這隻犀角,他能確定是倒山貨,但不知是否是倒山貨中的通天犀。父親曾教過他如何鑑別通天犀,他也學得很精通,但今天他就是鑑別不出。那一天,他拿著這隻犀角看來看去,摸來摸去,最終他放下了,只買了一隻小犀角。不過一會兒功夫,那隻四斤重的犀角被別的藥鋪買了去。幾天後,藥鋪間傳開,那隻四斤重的犀角雖是倒山貨,卻是倒山貨中的通天犀。李孟森聽到這個消息,血壓瞬間升高,腦袋嗡嗡的,眼直冒金星,悔青了腸子。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清犀牛角擺件

那一天,他腦袋裡算了一筆賬。當時通天犀的價格是黃金的兩倍,四斤通天犀是八斤金子,八斤金子是一百二十八兩金子(當時一斤是十六兩),一兩金子是二十兩銀子,一百二十八兩金子就是2560兩銀子。他不敢再向下算了,那時一千多兩銀子能在京師南城買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二千多兩自然是兩座。當時那隻犀牛角只按了比倒山貨多一點的價格售賣的。李孟森越想越悔青了腸子。當初,要是自己不那麼猶豫,現在可大賺一筆。對於嗜錢如命,唯利是圖的李孟森來說,他沒有賺到這些錢,就彷彿自己真實地失去了這些銀子。失去親情、愛情、友情,都不會對李孟森有什麼打擊,唯獨失去錢,能讓他痛心疾首,徹夜難眠。

對金錢的追求,能讓人瘋狂的崛起,而在崛起的過程中,更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最終在瘋狂中變瘋。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銀子和金子

李孟森不僅變本加厲地坑蒙拐騙顧客,對藥鋪的藥工和夥計也是相當苛刻。李孟森經常拿著窩頭,一邊舉著,一邊對藥工們說道:“別跟我這泡湯(休息),我這窩頭一晃人就順水溝眼進來”。言外之意,我要找人,給吃飯,給吃窩頭,人還不好找嗎。然而,一位藥工因飯量大,吃得多,被李孟看到,很不爽對其說道:“吃這麼多,這還行。”第二天,那位飯量大的藥工就被辭退了。李孟森不僅不給藥工夥計們吃飽,還刻意拉開他與夥計的身份。他規定只要進藥鋪的藥工夥計,名字是三個字的一律改成兩個字。比如,王世坤,只叫王坤,張雲林,只稱張林,李孟森認為兩個字的名字比三個字的名字所代表的身份要低一等。因為,他是東家,地位自然要高,名字是三個字,而其他人必須是兩個字。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夥計

最終,李孟森的惡行導致眾叛親離。濟世藥鋪曾經創下的好名聲,也毀在他坑蒙拐騙的盤算中。六年的時間,他一手毀掉了父親幾十年辛苦打下的“江山”。而就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弟弟李季藥在濟南的濟民藥鋪從開創到發展再到壯大,蒸蒸日上。因為,弟弟李季藥謹記著父親李世勳生前的告誡“用藥要地道,絕不能以假充真,炮製要規範,絕不能省工省時。”同時,李季藥與藥工夥計們如一家人一般,信任他們,重用他們,給予豐厚的待遇。哥哥與弟弟,誰勝誰負,誰成誰敗,只是時間問題。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看病

六年後,李季藥和王桂英原本想殺回京師,但就在這一年,又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八國聯軍侵華,時人稱之為光緒二十六年,另一件是,義和團運動。這一年,前門外大柵欄發生了一場大火。江河日下,苟延殘喘的濟世藥鋪“葬身”於火海之中。李孟森早已無心經營藥鋪,他對父親一手創下的濟世藥鋪沒有一絲留戀。因為,幾年來的坑蒙拐騙讓他在四大恆(恆和、恆興、恆源、恆源)中的恆和錢莊存了大量的銀子,他打算用這些銀子做其他生意。然而,讓李孟森發狂的是,恆和錢莊也在這場大火中未能倖免,損失慘重。

沒了藥鋪,李孟森一點不心疼,而沒有銀子,李孟森一時一刻都難以承受。那一天,嗜錢如命的李孟森最終在追求金錢的瘋狂中瘋了。

故事:一母同胞,哥哥屢失人心,眾叛親離,弟弟心生憐憫,不忍遺棄

大柵欄商業街

弟弟李季藥六年來臥薪嚐膽,原本想和王桂英殺回京師。然而,當兩人北上京師後,看到已經瘋了的哥哥,他們選擇了原諒,而埋在心底六年的怒氣,也消散了。之後,李季藥和王桂英重建了濟世藥鋪,並一直養著瘋哥哥李孟森和他的家人。兩年後,李季藥和王桂英在京師成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