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兒科護士安慰病人有“絕招”

3月28日,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護理團隊來到武漢的第51天,這個9人小組跟隨著醫院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執行援助任務。

從兒科病房來的她們,克服了工作疲憊的重重考驗,用在兒科時“歷練”出來的加倍耐心和細心,照護著病區內的患者。


“內心也曾忐忑”

組成這個“9人小組”的分別是兒科重症病區護長羅文君,護師李瑞琪,兒科血液病區護師劉婷、沈紅潤;兒科綜合病區護師李佩思、洪家惠、陳麗梅;兒科移植病區主管護師馮敏賢、護師楊順子。

援鄂兒科護士安慰病人有“絕招”

兒科護理團隊與醫療隊領隊、醫院副書記兼副院長許可慰(右四)以及護理部周雪貞副主任(右三)合影

她們之中大部分人在出發之前,主要負責的是院內兒科病區的工作,因此,當她們初次走進武漢隔離病區時,她們坦言“內心曾經也很是忐忑”。

回憶起第一天上班時,楊順子說:“雖然有些害怕,但一旦穿起隔離服,責任感和使命感便取代了不安。”很快兒科護師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病區的工作中,開始執行隔離病區內的各項醫療任務。

“支援前線,大家都沒有忘記作為一名醫者的初心和為每一位患者服務的使命,無論是普通病房還是隔離病區,守護患者的健康就是頭等大事。”護長羅文君表示,儘管排班時間不同,但她們在上班前和下班後,都會互相鼓勵,給彼此加油打氣。


安慰病人,“兒科人”有自己的“小妙招”

由於隔離病區嚴格控制人員進出,病區內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幾乎全由當班護師負責。在病區裡,護師們每天都要拎著幾大包垃圾穿梭在病區長長的走廊上。“這些本該是清潔阿姨乾的活,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護士全都給包了。”

忙碌是病區內護師每天的主旋律,但她們也努力地用真心和耐心,服務每一位患者。

除了忙碌的日常工作,最讓這群兒科來的白衣天使們感觸深刻的,是病區內的患者由於沒有家屬陪伴,加之對疾病擔心,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恐慌和焦慮,“有的病人一整天不說一句話,還見過有人自己悄悄掉眼淚。”護長羅文君回憶,在兒科病房時,護師們也常常處理患兒情緒失控、家長過分擔憂等情況。

援鄂兒科護士安慰病人有“絕招”

援鄂兒科護士安慰病人有“絕招”

援鄂兒科護士安慰病人有“絕招”

援鄂兒科護士安慰病人有“絕招”

得益於在兒科工作的經歷,9人小組化身成病人集耐心和細心於一體的“知心姐姐”。變著法子和患者說笑話、嘮家常,每次檢查也會給予情緒較差的患者更多積極的心理暗示,她們不僅是病房內外事務的“全面手”,還擔任起病區內的“開心果”。

“每個人都會有像孩子一樣難過的時候,尤其是隔離病區的患者,讓他們恢復良好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是治療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患者健康是最大的成就

作為國家醫療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31人醫療隊仍然堅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全權負責重症病區東7區的醫療、護理工作。

在剛接手東7區時,大部分患者病情較重。進病房時,全區50個病人中有十幾個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更有著氣管插管的有創呼吸機患者。

讓楊順子記憶最深刻的是病區31床的病人。“這名患者是上了有創呼吸機的。每天有很多痰液,每個小時都要給他吸痰。在這種呼吸道飛沫傳播的隔離病房,吸痰是高風險的操作,因為隨時會有病人的痰液飛濺的危險。”

經過醫護人員40多天的努力,病區內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明顯得到了好轉。許多患者已經出院和轉院到輕症治療醫院,病危的患者數量也有明顯下降。

“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轉,康復出院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護長羅文君說,每天雖然忙碌,下班可能也精疲力盡,但能儘自己所能幫助一線的患者,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通訊員:黃睿、楊順子、鍾婷、劉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