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補貼”新玩法?!社交電商切入奢侈品電商,趣店旗下“萬里目”勝算有多大?

最近,趣店旗下跨境奢侈品購物平臺萬里目上線,涵蓋Gucci、Burberry、Louis Vuitton、La Mer等諸多奢侈品牌,並進行百億補貼,以社交電商的玩法引發裂變,例如老用戶邀請新用戶可以獲得萬里幣獎勵,購物直接抵扣現金。

在跨境電商賽道,已有天貓、考拉、京東涉足奢侈品,還有已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寺庫。新入局的萬里目將如何攪局?因業務下滑,市值大幅縮水的趣店能否藉此新業務打一場“翻身仗”?

“百亿补贴”新玩法?!社交电商切入奢侈品电商,趣店旗下“万里目”胜算有多大?
“百亿补贴”新玩法?!社交电商切入奢侈品电商,趣店旗下“万里目”胜算有多大?

天貓旗艦店(左)與 萬里目海藍之謎精華面霜價格對比(右)

百億補貼、社交玩法切入跨境奢侈品電商

30日,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在該平臺看到,該平臺涵蓋的商品品類包含包袋,服飾,鞋履,護膚美妝等,目前商品數量並不太多,大概有包括Gucci、Burberry、Louis Vuitton、La Mer等50餘個奢侈品品牌。目前,平臺正進行“百億補貼”,甚至有產品低至五折以下。

萬里目官網稱,平臺堅持全站自營,買手團隊常駐海外,全球貨源地直採,確保100%正品。同時與中檢集團官方合作,確保入倉貨品全部質檢,承諾假一賠十。

記者觀察發現,“萬里目”的玩法有社交電商的影子。例如,用戶邀請新會員註冊和下單均獎勵“萬里幣”,購物時,“萬里幣”可以人民幣1:1的比例抵扣現金。同時,平臺對會員等級進行了劃分,例如成為“黑卡會員”將獲得200“萬里幣”,並可終身享受9.8折優惠。

此外,在官方APP中,設置有購物顧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一鍵選擇添加專屬顧問,添加購物顧問後,隨時提供購買的挑選等服務。

“百亿补贴”新玩法?!社交电商切入奢侈品电商,趣店旗下“万里目”胜算有多大?

國內消費高速增長,跨境奢侈品電商入局者眾多

此次,趣店旗下萬里目入局的奢侈品電商,並不是一個新賽道。

麥肯錫發佈了《2019中國奢侈品報告》,到2025年,預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有望增至1.2萬億元人民幣,對全球奢侈品消費增幅貢獻佔比將達到65%。

高速增長的市場,吸引著諸多入局者,電商平臺們也不會放棄奢侈品市場這塊大蛋糕。

2008年開始,寺庫網、第五大道、珍品網等奢侈品垂直電商入局,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平臺巨頭也涉足跨境奢侈品,天貓還於2017年上線了首個以高端品牌為中心奢侈品平臺Luxury Pavilion。此外,英國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也進入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奢侈品牌也都在發力電商業務,阿瑪尼、 Prada、Miu Miu等品牌已入駐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不少品牌線下門店都關了大半,電商又成了奢侈品們不得已但必須下重注的渠道。

種種跡象表面,奢侈品電商或許是門好生意。

“百亿补贴”新玩法?!社交电商切入奢侈品电商,趣店旗下“万里目”胜算有多大?

“社交+補貼”破局?有點難

奢侈品電商潛力巨大,但趣店旗下萬里目要想突圍,並不簡單。

天使投資人、互聯網專家郭濤分析,跨境電商領域阿里系天貓和考拉佔五成以上份額,而京東、唯品會等也屬頭部平臺。再細分到跨境奢侈品電商,上述跨境電商平臺均有涉及,且品牌知名度更高、供應鏈更完善,新入局的萬里目較難突圍。

他進一步分析,奢侈品重度消費用戶普遍對價格不敏感,不會為了幾百元的蠅頭小利去拉新。“奢侈品購買社交推動的因素很小,普通消費者購買奢侈品頻次較低、復購率低,而高頻、高復購率的品類更適合社交推動。”

“百億補貼拉新,短期內有一定效果,但後續如何吸引用戶長期使用是個大問題。”上游新聞專家顧問江瀚表示,要想打入奢侈品等中高端消費市場,核心節點是足夠的用戶優勢,而不僅是靠補貼、社交玩法。

網經社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趣店的“萬里目”用社交電商的切入,通過拉新的方式來圈層,然後用“低價”吸引消費者。但是主要奢侈品與社交方面能否打通,最終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還有待考驗。

莫岱青指出,跨境奢侈品電商要注意兩方面:一是供應鏈上有保障,對產品質量需要嚴格把控;二是價格優勢是否能長期持續。“目前萬里目依靠百億補貼建立價格優勢,資金投入巨大,對它來說實現用戶留存與轉化也是有難度的。”

縱深:這是趣店迫不得已的選擇

“入局奢侈品電商,是趣店迫不得已的選擇。”江瀚稱,當下互聯網金融全面退潮,趣店必須做一些嘗試,否則其盈利模式很危險。

趣店發佈的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中,2019年第四季度,趣店總營收為19.32億元,環比下降25.4%;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後淨利潤為1.57億元,同比下降83.3%,環比下降85.2%。

截止發稿,趣店已從最高市值超百億美元跌到了如今的5.12億美元。

近幾年,趣店創始人羅敏帶領公司一直在進行各種新業務的嘗試與試探。2017年10月,主打汽車新零售,對標三四線城市的大白汽車曾一度被寄予厚望。但僅一年就被曝出”變相裁員”和“關店”消息,2019年5月21日,大白汽車的新車銷售業務停止。

隨後,趣店還嘗試過線上教育、家政服務、社交、公寓等多個項目,但均未在市場掀起漣漪。

江瀚認為,趣店此次上線“萬里目”,目前看來沒有差異化競爭優勢。

“趣店應立足自身優勢,在金融科技、大數據等方面拓展新業務,而非跨界電商、教育等。”天使投資人、互聯網專家郭濤指出。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韋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