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亞歷山大東征,是古典戰爭史上堪稱奇蹟的一段歷史,在亞歷山大征伐的過程中,亞歷山大的軍隊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就連波斯帝國之主大流士三世聚集起來的精兵,也只能在馬其頓軍的面前屢戰屢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有一座城市,憑藉一城之力,將亞歷山大的軍隊牢牢釘死在了城前,讓這位強悍的統帥不得不在這裡苦戰近1年之久,這座與不堪大用的波斯大軍完全相同的堅城,即是腓尼基人中最輝煌的城市-提爾城,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推羅。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伊蘇斯戰役

時值公元前333年11月,亞歷山大以3萬人大破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號稱50萬大軍的伊蘇斯戰役剛剛結束,馬其頓人的軍威傳遍整個古典世界,於是,自敘利亞到埃及,原本歸屬於波斯帝國的各異族城市紛紛向亞歷山大表示歸附,其中,就有提爾城。

這些城市,尤其是以提爾城為首的腓尼基各城市的歸降,對於亞歷山大意義重大,因為這意味著盤踞地中海東岸的波斯帝國海軍已經名存實亡,由沿海城市船隊組成的波斯海軍,隨著母國的投降而紛紛投靠馬其頓,於是波斯帝國名將門儂制定的海路襲擊馬其頓本土的波斯反擊戰略就此不復存在,對於由於財政嚴重困難而不得不解散所有海軍,導致馬其頓喪失制海權的亞歷山大而言,這便意味著後方已經徹底穩固了。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馬其頓東征軍

但是,在一一接受各城市的歸降以後,亞歷山大卻對提爾城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到提爾城內的赫拉克勒斯神廟獻祭,這個消息,隨即在提爾城的居民中引發了軒然大波。倘若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來神廟獻祭,提爾人的反應自然不可能這樣大,問題的關鍵是,作為一國之主、大軍統帥的亞歷山大,對神明獻祭,往往是帶領全軍趕到神廟前獻祭,因此,亞歷山大的請求,實際意思就是,要讓數萬馬其頓士兵進入提爾城內。

大軍入城,對於提爾人而言,就是將自己的性命全部交給外人,對於過去深受波斯帝國優待的提爾人而言,這無疑讓他們頓時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因此,以提爾國王阿澤米卡斯為首的提爾人不得不相信,亞歷山大將對提爾人刀兵相向。因此,提爾人最終選擇了拒絕,這對於馬其頓人而言,就是在宣戰。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提爾城

亞歷山大很快便領軍殺到了提爾城前,然而,眼前的提爾城,卻讓這位百戰統帥不得不承認,這將會是一場艱苦的戰鬥。這個時期的提爾城分為舊城和新城,舊城在海岸,而新城卻是在不遠處的海島上,面對亞歷山大的進攻,提爾人早早便全部轉移到了新城,因此,假如亞歷山大要攻佔提爾城,就必須先克服海岸到新城所在海島之間800多米寬、5.5米深的海峽,同時,提爾新城四周都被高大的城牆所包圍,只有兩個港口-埃及港和西頓港沒有被城牆包裹,但卻有強大的提爾城海軍在此駐紮。

倘若準備充足,這樣的城市,勢必需要配合海軍進攻,但亞歷山大的本國海軍早已解散,因此只有陸軍可以使用,所以他便制定了一個計劃,讓工程兵從海岸修堤道,一直修到提爾新城所在的海島上,從而使陸軍可以利用堤道直接攻擊提爾城。為了修建這個堤道,馬其頓軍拆掉了海岸上的提爾舊城做材料,同時還幾乎砍光了附近一整座森林的樹木,亞歷山大本人也親自參與監督施工。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提爾人對堤道發動攻擊

可惜的是,針對馬其頓人修建堤道這樣的行為,提爾人卻絲毫不緊張,當敵人將堤道修建過了海峽深水區時,提爾人卻突然發難。提爾人的進攻之高效、多面,超出了亞歷山大本人的想象,提爾人在城牆上搭載了攻城兵器,包括投石機和重弩,向堤道上的馬其頓勞工和士兵傾瀉火力,在水上,提爾海軍主動出擊,從多個方向向堤道上發射弓箭和投石,就連在水下,世代居住在海濱的提爾人還派出了本族的潛水好手,從水下破壞堤道。

面對提爾人的反擊,馬其頓人的堤道工程很快停滯了下來,亞歷山大不得不命令士兵在堤道的盡頭連夜修建出兩座攻城塔,也在上面搭載攻城兵器和士兵,對靠近的提爾人發動反擊,同時用獸皮和柵欄修建掩體,拼湊出很多柵欄和木棚來保護勞工,同時在上面披上打溼的獸皮來防火,這才讓停滯的工程重新有了進展。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提爾人對堤道發動火攻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對於我國人民來說,應該會感到有些熟悉。提爾人看見馬其頓人的工程又開始了,也意識到僅靠之前的攻擊是不能對馬其頓勞工造成有效的殺傷的,因此,他們決定採用火攻。他們將一艘巨大的運馬船進行改裝,在裡面堆放了大量瀝青、乾柴和其他一系列易燃物,在橫桅上還掛上了火盆。在等待多日後,提爾人在一個風向正好朝著海岸的日子派出了火船,同時還有兩艘戰船護航,火船上僅僅只有寥寥數人負責點火,在馬其頓人還來不及反應時,火船朝著堤道猛衝,正好撞了上去,由於提爾人在船尾加了配重,因此火船的前端牢牢卡在了堤道上面,隨後,船上的提爾人立刻點火,劇烈的火焰立刻吞沒了堤道末端,又在狂風的助力下席捲整個堤道,吞沒了試圖救火的馬其頓人,還有不少人被護航的提爾戰船射死。

因為火焰的摧殘,堤道很快變得搖搖欲墜,不到一小會就在海浪的拍打下坍塌,就這樣,馬其頓軍耗時數月之久的堤道,就這樣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化為了烏有。亞歷山大本人雖然對此感到頭痛,卻沒有放棄這座已經耗費了他幾個月時間的提爾城,不過有一點他可以確信,如果不把提爾人的海軍優勢給粉碎,那麼馬其頓軍是不可能攻佔這座城池的。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久攻不克的提爾城迫使馬其頓軍先行消滅陸地波斯殘餘勢力

因此,亞歷山大便派遣人員前往已經投降的三座腓尼基城市招募海軍,包括西頓、阿拉達斯和比布羅斯,它們原本是提爾城期盼已久的本族援軍,但是面對亞歷山大近在咫尺的威脅,它們選擇了毀滅提爾城這條路。同時,亞歷山大還帶領部分軍隊掃蕩腓尼基內陸地帶的其他威脅,包括當地的土匪以及波斯殘軍。

等到亞歷山大第二次出現在提爾城前時,馬其頓軍和提爾城的海軍力量已經發生了徹底的逆轉了,馬其頓軍至少匯聚起200艘戰艦,這包括腓尼基海軍以及羅德島等希臘城邦派遣而來的援軍。當馬其頓的聯合海軍出現在提爾人的眼前時,提爾人不得不承受精神上的致命打擊,不僅是因為對手龐大的海軍使他們喪失了制海權,更重要的是,他們期盼已久的同族海軍,此時已經徹底倒向了強悍的馬其頓。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馬其頓軍在圍攻提爾時嘗試在戰船上使用攻城器

亞歷山大這時運用了新的戰術,除了修建更加巨大的堤道之外,他還專門在己方戰船上搭載大大小小的攻城器,從四面八方向提爾城發動攻擊,以試探性地尋找提爾城的防禦漏洞,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戰船停泊在堤道兩側,並有兩支分艦隊釘死了提爾城的兩個海港,這導致對手已經無法再派出戰船執行任何反擊。

不過,提爾人的戰鬥意志也在此時達到了最高峰,提爾人將更多的攻城器搬上城牆來,同時還在靠堤道和馬其頓海軍的方向修建塔樓,從而向亞歷山大的海軍發動反擊,因此,馬其頓軍依然很難通過海軍直接攻破提爾城的城牆。除此之外,亞歷山大還希望通過海軍的數量優勢來壓制提爾人,從而派出工程船打撈提爾人故意堆積在城牆邊上的亂石堆,這些大石阻擋了馬其頓海軍貼近城牆,導致後者難以利用戰船上的攻城塔樓送士兵登上城牆。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馬其頓海軍與提爾人展開了激烈的攻防

在這個環節,雙方都使盡渾身解數,亞歷山大派出工程船打撈石頭,提爾人則派出貼有鐵片的戰船,上面的提爾戰士們用長柄鐮刀割斷工程船的船錨鏈,致使後者無法固定在原處,因此亞歷山大也讓一些船隻同樣貼上鐵片,擋住提爾人的鐮刀,可提爾人又再次派出戰士潛入水下割掉馬其頓的船錨鏈,對此,亞歷山大索性將所有打撈船的錨鏈都換成鐵製的,這才把提爾城邊的巨石全部清除。

到這時,提爾人基本對馬其頓人的行動已經喪失了反制的手段,他們原本希望自己的殖民地迦太基能夠派出援軍,但後者卻對母國的求援卻絲毫沒有反應,因此,提爾人決定孤注一擲,他們選擇突襲北邊的馬其頓艦隊。行動當天,提爾人先將大量船帆掛在北邊的西頓港附近,假裝在晾曬,實際卻是儘可能掩蓋自己海軍的出擊。或許是因為圍城時間已久,同時己方優勢太大,北邊的馬其頓海軍並沒有及時發現對手的行動,趁這個幾乎,整整13艘提爾戰船以不可思議般的紀律保持了靜默行軍,直到走了一半多的路程,水手們才發出怒吼,全力讓戰船衝向馬其頓海軍。提爾人的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大量的馬其頓戰船要麼沉沒,要麼被撞到海岸。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提爾人的突襲遭到了亞歷山大的反制

遺憾的是,正當提爾人在北面大肆屠戮馬其頓北邊的船隊時,正在南部海軍大營的亞歷山大本人卻發現了提爾人的行動,亞歷山大事先佈置好的崗哨將提爾人的行動報告給了國王,亞歷山大因此做出了反擊,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向北行軍,而是乘坐旗艦帶領戰船向西朝提爾城前進,圍繞這座城市環繞了一圈,從提爾艦隊的西邊出現。亞歷山大所部的出擊方向大大出乎了提爾人的預料,導致他們的後背徹底暴露給了馬其頓國王,因此,亞歷山大輕而易舉地擊潰了提爾人的攻擊艦隊,過半的提爾戰船被摧毀,殘餘的部隊只好夾著尾巴逃回海港。

另外,據說提爾城曾經向這支艦隊發出撤退的信號,因為城市中的指揮官已經發現了環繞城市行動的亞歷山大艦隊的意圖,可惜的是,或許是戰場過於喧囂,又或者是提爾艦隊的士兵們已經被突襲成功的事實衝昏了頭,提爾艦隊絲毫沒有理會城內的指令,最終在亞歷山大親自領導的艦隊前大敗。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馬其頓軍湧入缺口

提爾城的突襲結束後不久,馬其頓軍的攻城準備已經基本完成,堤道已經足夠靠近提爾城牆,海峽內的巨石被全部清理,提爾城的殘餘艦隊被牢牢釘死在海港內無法行動。因此,馬其頓軍就此開始了全面進攻。然而,提爾城軍民再次展現了自己的勇氣,馬其頓軍在準備萬全的情況下依舊難以攻克城牆,直到馬其頓陸軍和海軍幾乎嘗試攻擊了提爾城每一座城牆以後,才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那就是提爾城南面的一小段城牆。

馬其頓軍的攻城器在這裡轟開了一個缺口,亞歷山大於是趕緊讓士兵在突破口搭起棧橋,變讓突擊隊湧入城內,可惜,提爾人用弓箭、投石以及火球將突擊隊趕出了城內,並且緊急在突破口修建了弧形的內牆,再次將馬其頓人堵在了外面。後者的總攻隨即宣告失敗。

面對這種困境,亞歷山大沒有放棄,而是在三天後再次向提爾城發動攻擊,這一次,亞歷山大特意命令船隊從四面八方向提爾城發動攻擊,這些戰船的攻擊使得提爾城難以確定馬其頓人的主攻方向,同時,亞歷山大還命令兩支船隊直接猛攻提爾城南北兩座海港,而他自己,則與近衛持盾衛隊和精銳方陣步兵旅一同乘坐快船,準備親自加入對城牆的突擊。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亞歷山大率領眾人佔據了城牆

馬其頓軍此次的攻擊持續時間長達幾個小時,面對長時間的戰鬥,提爾城的防禦體系嚴重透支,因此,當馬其頓軍終於在西南部城牆轟開一個更大的缺口時,提爾人沒有上上一次那樣及時修建內城牆抵擋對手。亞歷山大親自率領突擊隊從這裡湧入,踏上了提爾城的城牆。提爾人無愧於自己之前展現的勇氣,在他們並不擅長的肉搏戰中,提爾人居然還殺死了持盾衛隊的指揮官阿德米塔斯,但是,馬其頓軍的陸戰實力堪稱當世一流,因此,他們終於還是在城牆上打下了立足點,越來越多的馬其頓軍隊隨即進入提爾城。

馬其頓陸軍沿著城牆攻克一座又一座提爾城的防禦塔,這導致外圍的馬其頓軍能夠更加輕鬆地攻入城內,很快,圍攻提爾城海港的馬其頓軍也突破了提爾城的防線,提爾城自海港到城牆,到處是殺進來的馬其頓士兵,很快,提爾城最後的堡壘-提爾衛城也被攻克,抵禦亞歷山大圍攻近1年的提爾城,終於還是淪陷了。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堅守已久的提爾城最終淪陷

對於頑抗的提爾城,亞歷山大決定以暴行來對待,共有8000多人被殺,2000多人被釘死,除了那些逃到神廟中避難的少數居民,30000多名提爾人被賣做奴隸,但大部分的女人、小孩和老人都在圍城前送到了迦太基,因此逃過了一劫。不過,提爾城的悲慘命運倒也很正常,因為在戰前他們為了鼓舞士氣,也將俘虜的馬其頓士兵以酷刑殺害,就連亞歷山大的使節也被他們斬首。

而馬其頓軍其實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亞歷山大的東征部隊不得不為了提爾城付出4000多名士兵的傷亡代價,要知道,就是在9個月前對決波斯帝國的50萬大軍時,馬其頓軍也不過才付出了5000餘人的傷亡代價,可是提爾城軍民也不過數萬人。

提爾城的淪陷宣示了馬其頓人對於地中海東岸的主權,至此,波斯帝國徹底失去了所有地中海海岸線,馬其頓東征軍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因此,亞歷山大也可以毫無顧忌地奔向自己最輝煌的戰場-高加米拉了。

孤城可擋百萬兵!“神之子”苦戰難克,迦太基母族的鐵血尊嚴

提爾城是亞歷山大建立帝國路上最大的障礙之一

雖然提爾城之戰以馬其頓軍的勝利告終,但是,提爾城軍民卻在這裡展現出了極高的戰鬥力,為了保衛家園,他們與古典歷史上最頂級的統帥-亞歷山大大帝對決了9個月之久,成為了這位統治者的征服路上最難對付的敵人,比原本的宗主國波斯帝國給亞歷山大大帝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因此,提爾軍民雖敗猶榮。保家衛國,雖匹夫亦可當百萬之眾,這或許就是提爾城軍民給後世人留下的精神遺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