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的日子---疫情下的抑鬱症患者

我在武漢的日子---疫情下的抑鬱症患者

文圖:張萬振

今天太陽不曾出來時,一捆捆的雲在空中緊緊地挨著,平添上了幾重雲霧,我又疑惑起昨天的事情了。

武漢的一場肺炎搞的大家只能在家“宅著”,但要知道如果你僅僅因為宅著而發愁,那麼你還算幸運的。

在同一片天地中,我卻因為沒有藥物而陷入深深的絕望中。

我在武漢的日子---疫情下的抑鬱症患者

因為我是抑鬱症患者。

突然來襲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牽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現在的武漢,正處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為防病毒傳染仍然進行不同程度的隔離措施:少出門、不聚會、不遊玩……這些本可以愉悅身心的方式卻被阻斷了,小區進行封閉隔離管理,人們活動範圍和人際交往空間都會大幅度縮減,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長時間呆在一個空間裡,每天接收著疫情的消息,不知道比平常多承受了多少“心理壓力”。

面對疫情,驚慌、不安、焦慮,食慾下降、睡眠質量差、心生悲觀、感覺自己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一個隱藏在斷藥危機背後的,有時候就不受控制冒出的念頭,讓自己都感到可怕,在關於疫情的信息環境影響下,一次次地重建內心。突然停止服用抗抑鬱藥物,出現非常明顯的焦慮症狀,失眠、恐慌、噩夢等,感覺抑鬱症狀越來越嚴重。

我從三千公里外的邊疆烏魯木齊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原本定期要去醫院複診配藥的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被迫減藥,為了在更加嚴重的時候再服藥。

好在,國家衛健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的獨特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及藥品配送服務,降低其他患者線下就診交叉感染風險。”結合智慧社區的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為了避免人員聚集,醫院可以通過提供線上診療服務,為患者進行線上問診諮詢、複診續方,醫保結賬、自主選擇就近“到店取藥”或“配送到家”,真正做到全程線上化服務。此外,可充分發揮社區門診的作用,如已有用藥方案且病情穩定的患者,開通在線續方功能,把家庭醫生的工作做細做到位。企業、醫院、藥房、物流能齊心協力,打通送藥的通路,讓每一片藥物都安全又快捷地送到需要的人家裡。

疫情的載體就是身體,照顧好身體是防護的必要條件。

在武漢這個重疫情區,我一直遠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做好防護、提高自我免疫力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控制飲食。

這個時期,我心理自助,自我對話,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心態平和的以廣闊的的角度看待事情,保持一個對前景的期盼。

我的家人,媒體曾經的與現在的很多同事,我的戰友,我的親朋好友,這麼多年一直會默默在我身邊,鼓勵我,支持我的。一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回頭看看,發現還是他們從始至終都在陪伴著我。我就告訴自己:快樂起來吧!

我身邊的這個群體 ,使我 一直保持著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也會成為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人一旦行動起來,就會減少焦慮思維,轉移注意力,從焦慮不安轉變到:“現在我能做些什麼?我需要做什麼?”開始努力尋找解決的辦法。

新疆晨報原總編輯,現在是新疆書香天山文化科技發展公司的總經理,辦了一家“書香天山公眾號”,在新疆文化領域頗有影響力。武漢封城時,他在微信裡給我說:萬振,寫上幾篇“我在武漢的日子”,疫區感受,公眾號編髮。真情實感,篇幅不限。你有新疆人在武漢的感受,大家肯定愛看。

”忘了那些不快樂的事吧!連上天都認為傷心和煩惱是不屬於你的。”

”努力讓自己走出來,你會感到今天的太陽比昨天更溫暖!”

閉門不出,我反而心靜了很多,之前一直擔憂焦慮的問題,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我關注疫情,看到那些逝去的生命,他們生前身後的故事,突然意識到,一個人,他的生命是自己的,但這條生命的存在或逝去,對於他身邊的人,卻有著無法想象的影響……

我覺得活得一點都不快樂,也沒有任何意義。我一直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感受裡,這段時間想明白了以前沒有想明白的事:一個人的生命屬於自己,但這條生命的存在卻對身邊的有著無法想象的影響。相信今天的感悟,對自己今後也會有很深遠的影響。

是啊,中午了,感覺今天的天空的確比昨天更蔚藍!

春節期間,隨著疫情的加重,全國34個省紛紛採取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而在一些疫情嚴重地區,小區甚至不讓進出。

要說,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最多隻需要忍受封閉的孤獨感,但是對於抑鬱症群體來說,不能到藥店和醫院開藥,這無異於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

很多人形容抑鬱症為“心靈的感冒”,於是有人覺得抑鬱症特別容易康復,這顯然是想當然的。

說抑鬱症為“感冒”,並非講抑鬱症和感冒一樣容易康復,而是它像感冒一般常見。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

我在武漢的日子---疫情下的抑鬱症患者


五年前,我患抑鬱症,到現在曾三次住院治療。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和它的對抗,可結果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無論自己怎麼想消除抑鬱,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一次又一次會敗下陣來。

我發現抑鬱痛苦根本不能隨自己主觀意志減弱,後來我感覺到,抑鬱症是一種慢性心理疾病加精神疾病的產物。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抑鬱時感到體內有兩個自己,一個在努力的生活,工作;而另一個在努力的指責,真沒用,真無能。

好多抑鬱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傾向,一個人有完美傾向,總是追求那個結果,總是體驗不到快樂,更多的專注於痛苦、失敗之處。

一個人更喜歡內化歸因,自我攻擊,就會時常陷入自我指責。長期否定指責自己導致自己陷入痛苦的“精神交互”中,而戰勝抑鬱症,第一是靠時間去慢慢與之和諧相處;熬是必經之路,也是蛻變的一個過程。

可以想象,曾經一連串的打擊加給自己的壓力有多大。可是,生活還要繼續。

住院治療的時候,感覺抑鬱症每個人都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症狀在生活。生活上,心靈上的痛苦一直是正常的人生的一部分。

這種認知的錯覺導致不能接納自己的症狀:不能接受焦慮,因此更加焦慮;不能接受抑鬱,因此更加絕望;不能接受恐懼,因此更加恐懼。

這種“不能接受”導致“症狀”之上又在不斷產生新的“症狀”,不能接受新的“症狀‘’又產生了新的‘’症狀‘’……

有時候想斬斷這個惡性循環鏈,必須先學會接納,要做到接納”症狀”,我是一直帶著症狀生活著。

當一個人身陷絕望的泥淖時,那雙向我伸去的援手,對我而言有多麼重要!

真誠地謝謝關注我的每一個人。

比起抑鬱症帶來的痛苦,疫情的恐懼根本不算什麼。

作為一名中度抑鬱症患者,離開烏魯木齊的前一天,我去新疆精神衛生中心開了一個月的藥。

抑鬱症患者本身就異常痛苦,甚至覺得活著是一種負擔,靠抗抑鬱藥物幫改善症狀。

疫情下,慢性病患者出門配藥難的現象已引發各界關注,但依然問題不斷。

出於對精神類藥物特殊性的考量,以及為應對患者病情的隨時變化,專業醫生在一次診療後通常只為其開具一個月正常用藥的藥量。在平時,這樣的處理已經基本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種穩定。

停藥的反應很快顯現出來,失眠最開始襲來,從開始服藥時22點左右就能睡著,到零點,到兩點、三點……隨之而來的,就是頭疼。

有專家表示,抑鬱症患者如果疾病尚未治癒,斷藥將會導致原有症狀再次出現,甚至加重。

同時,斷藥後體內血藥濃度突然下降,會進一步引發身體內相應的生理效應,不是身在其中的人,也許永遠不可能感知道。

疫情期間,武漢封城,小區管控很嚴,出個門都很難。

抗抑鬱我吃的是奧氮平,西蘭片,以及安眠類藥,烏魯木齊我的定點醫院都有,可是數千裡。

武漢的醫院都成為肺疫病專科醫院了,開藥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有抑鬱症朋友說:京東上不只一家有。他按照提示到京東互聯網醫院問診開藥。然而,他忽略了一則用戶須知:京東互聯網醫院不能開精神類用藥。又掐著搜索推薦項往下找到了億生康大藥店旗艦店,提供了以往就診處方和藥盒圖片,他們就答應給配藥了。目前只吃了三天,沒有明顯感覺。

也有說,開始搜索網上買藥的途徑,也進了幾個群,原來和自己一樣的患者還有很多。

於是,我發現在新浪微博"抑鬱症"超級話題社區,擁有20多萬粉絲,共50萬餘個帖子,閱讀次數達15.5億次,排在微博醫療類超話榜第一名。在疫情防控期間,該超話內聚集了大量求助帖。

這麼一看,我乾脆不再費心勞神了。

心想,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抑鬱症人的苦惱也將會解決。

也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了,那時候我的病就會好了。

我在武漢的日子---疫情下的抑鬱症患者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民抗疫,守望相助。

一隻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才是新生。

心理諮詢的作用是有限的,諮詢過程中,“陪伴”其實特別重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對於我一點用處都沒有,我心裡清清楚楚自己是怎麼回事情,但還是繞來繞去。

“偶爾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幾度住院,早已經知道,心理諮詢師不是一個“治療者”,更多時候只是一個“助人者”“安慰者”“陪伴者”。

庚子鼠年春天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的生活、工作和一切計劃。居家隔離的日子,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感染人數的不斷攀升、那些驀然逝去的生命……給很多人的心理帶來了無可避免的衝擊。

但這突然閉門謝客的日子,也給了很多人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

思考了很多,就有深刻的領悟。

人生無常,但很多時候,人性的自戀卻往往被無限放大,乃至產生一種幻覺:我的人生一定要按我理想的狀態存在。

如果做不到,就轉向向內攻擊——那就是我不行,我不夠優秀,我沒有價值,甚至,不配活著。

也許當人類經歷過在災難來臨時措手不及、束手無策的痛苦之後,痛定思痛,才突然意識到,原來,生命是如此渺小和脆弱。

這種自戀的打破,才有助於一個人從內心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很多事,是我無法掌控的。

該如何度過劫後餘生?

生命中,以前,有哪些是值得珍存的?今後,有哪些是值得在意的?

善待生命,不光因為曾給予了我溫暖和星光的人,我還要回報;未來有那麼多未知的美好還值得期待,激流險灘等待我去跨越;更因為我的存在,那些真正愛我的親朋,會欣慰和心安。

這何嘗不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呢?

一個內心絕望的人,很多時候就是靠體內還存留的那些星星點點的火光,抗過冰冷長夜的。

我相信,疫情過去,美好時光總會來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