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角樓的傳說

北京城中央,皇城之內便是紫禁城。紫禁城有四個城門,南是‘午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北乃‘神武門’,整個宮城呈長方形,宮殿房屋九千九百多間,周圍環繞十幾米高的城牆和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

角樓是明代建築,至今已有600年曆史。四周圍繞漢白玉石欄基座,重簷疊碼交錯,上頂安裝銅鎏金寶頂,整座樓閣比例和諧,即便就是今天的建築專家也很難設計出這樣複雜精密,別出心裁的新奇建築,可見中國古代的建築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深的水平!顯示了中國古代工藝匠人聰明智慧和高超的技藝才能!

話說當年,明初,燕王朱棣掃北,在南京做了皇帝以後,想到北京曾是他做王爺的舊地,即想遷都北京另闢新都,派來宰相劉伯溫監工督辦,緊鑼密鼓修建北京城的宮苑城池殿樓御園。並對劉伯溫下旨:不但宮殿輝煌氣派,還要在城牆上大作文章!不但城牆巍峨高大,還要在城角建設絢麗多彩房屋!不但城角房屋秀美壯麗,還要奇特靈巧所見新奇!

這就給劉伯溫出了極大難題,心中忐忑,不懂皇上要怎樣的新奇!不敢違旨,只好跪在皇帝面前秉道:“吾皇萬歲!愚臣不才,不知萬歲想要甚樣房屋才算新奇?”

皇上想想道:“唔!昨日朕夢,遇見月宮嫦娥對我言道:廣寒之內有凌霄寶樓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朕夢醒來想想,我大明皇帝何不也在城牆拐角建幾座此樓與廣寒媲美?就這麼辦!你去督辦,限期三月,不可有誤!” 劉伯溫謝旨站起,心中無底,無畫無樣,從無見過,不知如何建成這怪異角樓!

趕到北京,劉相召集北京幾十家木廠包工,跟他們一宣皇帝旨意,大家撓頭!又聽限期三月,所有跪下都說:“劉相饒命!我等從無見過角樓模樣,無圖無紙,怎麼建成?再說限期三月,我等實在不能接旨!” 劉相一聽,心中大怒!拍案喊道:“此乃吾皇旨意,誰敢違抗!假如此樓不建,皇上要殺我頭!可是,我死之前一定先要殺你!呵呵!看誰抗旨不尊,限期三月,立即去辦!哼!一個個小心你們的腦袋!”

包工人等各個垂頭喪氣,事已至此,不幹不行!只好聚在一起費心琢磨!

分頭合作,磚木早已備齊,但等開工!多日以來工頭工匠仍舊沒想出辦法一點,實驗多次請來劉相審視,可這劉相卻是搖頭擺手都不滿意!

此時,正是七月天氣,烈日頂頭酷熱難當!工匠們渾身大汗心中煩躁!建樓不成,真真坐也不成,幹也不是!眼看小命就要完蛋,不管生死,得過一天且算一天吧!

一位叫張師的,想想自己,家有父母,老婆孩子,張口要吃,等錢回家過日子,如今就連自己生死不知,看看無事可做,便獨自一人街邊閒逛。

太陽高照,四周微風不見,暑熱襲人!街上人煙稀少,自己樹蔭之下背樹一靠,掏出旱菸正要點火,忽聽遠處蟈蟈叫聲刮噪不止!扭頭看去,只見街頭一白鬚老漢,肩挑一擔蟈蟈籠子朝這邊慢慢悠悠徑直走來。

到了跟前,老漢放下膽子樹蔭下歇涼。張師眼看老漢:

鬚髮眉毛雪花白,端襟小襖懷解開

天生一副音容貌,慈眉善目壽星來

再看老漢那一擔子蟈蟈籠子:翠色草蟲內做帳,秸皮編得空六方

一聲更比一聲浪,唱卻人間悲與傷

張師本來煩躁,此時倒被那翠綠蟲兒叫得心花怒放起來,逐走上前去蹲下身子看那小蟲兒振翅高叫。白鬚老漢卻在後邊樹下似說似唱吆喝起來:“買蟈蟈,聽叫去!睡不著,解悶兒去!有錢的,我歡喜!錢少的,送給你!” 張師聽來有趣!

仔細看看,又見一堆蟈蟈籠子中間一個籠子與眾不同似乎顯眼,別的籠子只是渾圓,這隻秫秸籠子卻是像房似屋,只做得惟妙惟肖,精緻無比!老漢見他呆看走上前來拿下籠子奉上前道:“客官喜歡?秋蟲叫,歡喜到,聽卻蟲叫少煩惱!” 張師聽說回嘴道:“我哪裡什麼歡喜,拿命度日罷了!”老漢又道:“呵呵!這位客官,誰人沒有憂和煩,那個沒有風與險,聽得蟈蟈叫聲高,早日回家過新年!”

張師聽得他說,又看這隻籠子精緻,問道:“幾個錢?” 老漢答道:“一文錢!” 張師掏出一枚銅錢交給老漢,自己提起籠子回去。

邊走邊想:“哼哼!現在別看這蟲兒歡叫,秋風一到,這肥蟲就要僵死!到那時,恐怕自己也要和它一起同赴陰曹!唉!得過且過吧,聽它叫唱也好解我心煩!”一路走,籠裡蟈蟈叫聲越高!

回到泥水工地,大家都在背興心煩,躲在一旁唉聲嘆氣!看見張師像無事一般手提蟈蟈悠閒回來,大家來氣!有人指責,有人斜眼!張師卻是開導大家:“你們只是垂頭喪氣又能怎地!愁也一天,樂也一天!既然大家無法蓋樓,且先聽這肥蟲歡叫其不快樂!”

幾個年老工匠一聽有理,站起身來湊到張師身邊看他手裡秫秸蟈蟈籠子,看過之後一同讚歎這籠子做工精巧,奇思非凡。

一個眼尖,突然喊道:“慢來,籠子底上有字!看看寫的甚字!”

這樣一喊,張師才舉高手臂,看見籠子底上一個紙條確實有字,心中奇怪,翻過來仔細一看,只見上面寫道:

“魚尾指日我來到

細看細數就明瞭

九梁十八沖天柱

七十方脊又二條”

大家看畢,瞪眼不明,正在狐疑,只聽張師一聲大叫:“哎呀不好!怠慢我師!原來祖師魯班爺爺為我送來角樓小樣!大家快去看來!”說完手提籠子,大步流星跑去街邊。大家矇頭隨後跟跑,卻是滿街見不到剛才買蟈蟈白髮老漢!張師按住大家下跪沖天叩頭,口內高呼祖師慢走。

待回到工地,大家聚來,張師唸叨:“籠上所寫‘魚尾指日我來到’分明一個‘魯’字,大家數看,這蟈蟈籠子,橫插豎立,斜別彎攀,分明就是九根大梁十八條柱,七十二條方天脊!不是魯班師爺能做如此巧工又是哪個?角樓有樣也,我等有救也!大家分頭幹來!”

不出三月,四座角樓提前完工!幾百年來,幾經風雨,這輝煌美麗的四座角樓依然屹立在紫禁城城牆之上,它所代表的中國古代建築文明和高超的建築工藝至今仍舊在世界上閃耀著無法磨滅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