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有沒有那麼一刻,面對著要奶的哇哇大哭的孩子,你想崩潰地大哭?面對著泡在水池裡髒了的碗碟,一堆的髒衣服,沙發上躺屍的另一半,你很想大聲咆哮?甚至於面對男人輕蔑的眼神,暴力的拳頭,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這一地雞毛的人生,究竟還要撐多久?

我看過一部電影《永恆時刻》,片子可以說是一個女人的史詩,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就像咿咿呀呀的老唱片,緩緩地道出一個傳統女性隱忍而又倔強的人生。

這部影片也是瑞典史上首位女性攝影師瑪麗亞·拉森的傳記片。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上個世紀初的瑞典,時間跨度是工人大罷工到一戰前後。

女主瑪利亞是一個相貌平平卻很能幹的女人,她的家裡總是被她收拾得纖塵不染。

她的五大三粗的工人丈夫是個酒鬼,時不時會對她拳腳相向,而且勾搭別的女人。 在那個時期,女人不能墮胎,瑪利亞不斷地懷孕,生子,再懷孕,再生,生育了一大堆孩子。

她的人生就像墜了一塊大石頭一樣,不斷地往泥潭深陷。

讓她的生命照進光芒的便是命運偶然的饋贈-攝影。

她在收拾家務時找到了那架戀愛時買彩票中獎的相機,從此與攝影有了不解之緣。

“你看到了一個等待探索、保留和敘述的世界,攝影是為了那些看見世界的人們,他們不會視而不見的”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照相館老闆教會她攝影,洗印照片,從此她枯萎的人生,開始如同冰凍的大地開了化。

她會在做家務的間隙,捕捉窗臺上光影裡的花貓與蝴蝶,她會把孩子們的成長定格在某一個瞬間,她會替鄰居們拍下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幕。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那個時期的瑪利亞一如她父親勸誡的那般傳統和隱忍:你的婚姻,即使痛苦,你也要走完。

瑪利亞有自己的侷限性,她沒有去打破那糟糕的婚姻,而是在攝影裡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

人最慘不是貧窮或痛苦,而是絕望。

找一件自己喜愛且滋養靈魂的事,一地雞毛的人生便沒有那麼難過了。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那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那樣一件事,是一個女人的支撐,在時間的洪流裡,在人生的動盪裡,它都不會湮滅。

它就像是一束光,一把火,廢墟里的一朵花,荒原裡的一棵樹,讓孤單的生命,讓冰冷的人生,有了希望和盼頭。

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到自己的身影。史鐵生如是說。

那樣一件事,它不是關乎愛情,它是一個人的事情。 它讓獨處不再變得荒涼,獨立也不是一句空話。 沉浸在那樣一件事裡,其實是與自己靈魂的無聲對話。

為愛而活的人,沒有時間與空間,與自己對話,沒有時間去接納生活的平淡,容易瘋狂和迷亂,比如民國的蕭紅,張愛玲,陸小曼。

心靈療愈師素黑說:愛自己,愛生命,愛世界,才是愛情的根。

其實,不只是愛情,愛自己是整個人生的根。

有一件無關他人,只有自己的事情和世界,那就好像是《擺渡人》裡自己的一間安全屋。

那一件自己喜愛且滋養靈魂的事,該像是伍爾夫的一間寫作與神遊的房子,該像是塔沙奶奶的花園與畫布,該像是鄧麗君寧願不嫁也不願放棄的歌聲,該像是80多歲姜淑梅老奶奶一直不停歇的寫作的筆。

在獨處的世界裡,做自己喜愛的事,不管是種花,插花,看書,作畫,烘焙,那樣一種靈魂的安寧和對生命的一種撫慰。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那不是對苦難的麻木和逃避,那是自我療愈的途徑。

你看到了一個難以言表的神秘世界,只要再看一眼,再也無法把視線離開。你無法回頭。

瑪利亞因為攝影,她乾癟沉睡的靈魂,甦醒之後,開始變得豐盈起來。

雖然她與照相館老闆發乎情止乎禮,短暫朦朧的情愫如煙散去,但那確是一種靈魂的鐫刻。

她的生命因為攝影,開始有了底氣,當暴躁的丈夫驅趕前來找她拍照的人群時,她會堅定地說:“下一個”。

攝影出色的她,拍照也成為了她艱難歲月裡謀生的手段。

她的孩子們感受著她的堅韌與對生命的熱愛,家裡出現了第一個大學生,那個酗酒成性的男人,慢慢改變對她的態度,對她報以尊重,還給她建了專門洗照片的暗房。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瑪利亞與丈夫修好


熱愛也許不會帶給你名利與財富,但是它才是喧囂世界真正的避風港,它能讓躁動疲憊的靈魂在片刻的安寧裡獲得一種滋養與補充。

“我今天才知道,在這世上,最讓人畏懼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赫爾曼黑塞《德米安》”

這種熱愛,其實也是一條通向自己的道路。

在花園裡,在書香裡,在靜謐的時光裡,我們更能看到自己。

那種熱愛裡潛藏著一個人的精神生命。

所以在攝影的世界裡,瑪利亞是自己的女王,那才是她內在的真我。

“對每一個人來說,最好和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內在的我,也就是他的精神生命。知道所有的科學卻不瞭解自己的人是貧窮而無知的人。除了內在的精神生命其他哪怕什麼也不知道的人是明白人。”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那是一種自我關懷

季羨林曾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我們遇到的人,愛上的人,都只是我們的旅伴,最終在世界盡頭,我們要面對還是我們自己。

沒有一種熱愛打底,以愛人與孩子為中心的人生,等到孩子長大,愛人離去,會覺得生命的養分會被抽空,只留下一種空洞與茫然。

有一樣自己喜愛且有益的事情,是自己種下的一棵避風雨的樹,它與自己的靈魂早已交織在一起。

姜淑梅在60歲失去老伴之後,大字不識的她,為了從書中找尋靈魂的避難所,開始學識字,76歲開始寫書,一連寫了四五本,而且頗受歡迎。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姜淑梅


她的晚年生活,不是看得見的衰朽,而是像晚開的白茶花,散發著別樣的味道。

有一件自己喜愛的事情,用來安放自己,滋養自己,生命是一種自得其樂的狀態,生活便不再是一種艱難的忍受,我們也更有力量去面對人生的風雨。

這種熱愛,其實也是一種自我關懷。

在克里斯廷.內夫博士的書《自我關懷的力量》,提到自我關懷的3個核心成分,第一善待自己,第二認識到人們共同的人性,不要因為痛苦自我隔離,第三靜觀當下。

我們因為熱愛,沉浸在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何嘗不是一種靜觀當下?

“自我關懷提供了一方靜謐的世外桃源,讓我們遠離無休止的好與壞的自我評判。”

沉浸在時間與自我的世界裡,就好像是一種閉關修煉,再出山,我們就有了對抗艱難人生的勇氣了。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把熱愛的事變成事業,是一種幸運

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大部分的我們早已越過小茅屋階段,溫飽安全不愁,生命裡最重要的便是尋求一種靈魂的安寧。

溫暖穩定的感情,獲得尊重,實現自我價值,這並非一定要是一種遞進的順序關係,對於感情,抓得越牢,越是在乎,有時越容易失去。相反過好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價值之後,尊重與愛才會接踵而至。

這樣的愛與尊重,才會長久而健康。

身心靈療愈大師羅伊馬丁納博士認為:

每個人先必須服務自己,把自己照顧得越好,就越有能量,越快樂,也就有更多東西可以給別人。

選擇一件讓你熱愛的事,是給自己賦能。

如果能把這種熱愛,發展成可以安身立命的事業,那就最好不過了。

就像爆紅網絡的李子柒,她把山間野趣,把美食美景與一顆溫潤的心結合,在鏡頭裡呈現人四季輪換,歲月靜好的模樣。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能把熱愛轉化成事業,是一種福分。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人生最美麗的命運,最美妙的運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獲得報酬。”

在30歲以前,我覺得自己是那種無趣又無天分的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真正喜歡什麼,兜兜轉轉換了幾份工作,直到後來喜歡上了寫作與種花。

我不會時時刻刻粘著愛人,我可以在陽臺上為花花草草澆水施肥忙碌一個上午,可以在夜裡靜靜敲著鍵盤寫下一些東西,寫作與種花讓我有了一種從容與安寧。

我在寫作上掙錢不多,但是也在努力中,為了我渴慕已久的田園生活,為了我的自由努力著。

如果你喜歡廚藝,你大可以把自己的做菜過程錄成視頻,如果你有育兒經,可以通過圖文分享給其他寶媽,如果你熱愛寫作,你大可以在閒暇時間寫稿掙錢。

一點點努力,把熱愛的事,變成事業不是沒有可能。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尋找一件熱愛的事,讓自己活得更像個人

美國生活家塔莎·杜朵說:“不管你現在多大年紀,生活其實有無限可能!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也許現在我們的生活同樣一地雞毛,但是記得在方寸之間,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和天地。

暫且忘掉做不完的家務,暫且忘掉生活中的煩惱與憂愁。

你的熱愛天地可以是陽臺一處小角落的花花草草,沙發角落的一處讀書角,一張做手工的臺子,一臺照相機,一把吉他,抑或是一張攤開的畫布。

2、《永恆時刻》婚後才知道: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有多重要


那些東西雖然簡單,但卻是一種生命的意義與滋養,讓人覺得人可以活得像人。

如果可以,把這份熱愛變成一份事業,快樂又養家。

如果只是單純喜愛,那也無妨,這種簡單的歡喜,讓我們覺得自己的生命不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但是,你要有。

聽聽自己內心最真的聲音,回頭撿起早已被你遺忘的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