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掙“勞動收入”,牛人卻在賺“被動收入”

全球疫情持續升溫,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被動失業和收入中斷,以此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目前,美國已徹底淪為病毒重災之地。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8.2萬,日增超1萬,成為全球之最。與此同時,大量工廠停工,員工失業。僅在一週之內,美國就有328萬人失業,申領失業金的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中國憑藉勇氣、智慧和能力率先走出疫情漩渦的至暗時刻,但依然還有不少人面臨著收入降低或中斷的風險,生存危機撲面而來。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你是否真正思考過:這一輩子能賺到多少錢?目前的現狀與理想的生活,還有多少距離?


普通人掙“勞動收入”,牛人卻在賺“被動收入”


很多人勤懇工作一輩子,任勞任怨、孜孜不倦、不辭勞苦,但每月的薪資、績效獎、年終獎、各種補助和福利累計起來,普通上班族可能在300萬到700萬元之間,部分人高達千萬。但你有沒有認真想過,這些錢能否滿足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否足夠讓自己過上理想的生活?


答案是:不能。原因不用多說,房子、車子、孩子、老人、生活、夢想……太多了。那有什麼辦法能增加收入,過上理想的生活呢?


如果你投胎技術不好、家裡沒礦,又沒什麼經商頭腦,而只是一個普通人,那只有一個辦法拉近與理想生活的距離,即學會理財,增加被動收入。


什麼是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是指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


美國國稅局把收入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勞動收入、被動收入、組合收入。不同於勞動收入須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且通過工作付出腦力或體力勞動,被動收入無需付出持續的勞動,也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精力,而是通過恰當的投資或理財方式,就能獲得的資產性收入,它是資本增長的結果。


普通人掙“勞動收入”,牛人卻在賺“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不受時空限制,更不怕失業沒有工作,它可以為你定期、持續、穩定地帶來現金流。就金融市場來說,被動收入包括股票、債券、基金、信託、保險、外匯、期貨以及各種衍生產品所產生的收益。另外,創造大型企業和打造知識產權收穫的財富也屬於被動收入,比如具體的企業利潤、發明專利、付費課程、出版書籍、音視版權、房租收入等。因為人們會持續購買它,就算你不再參與工作或創作了,你的企業、專利或作品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收入。


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創業致富


如果你仔細研究富人,會發現大部分有錢人都擁有自己的企業,尤其是那些頂級富豪,通常擁有多家企業或上市公司,譬如比爾蓋茨擁有微軟,任正非擁有華為,馬雲擁有阿里巴巴,馬化騰擁有騰訊等等。當企業到達一定的規模之後,富人便不用經常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上面,他們可以聘請職業經理人來幫忙管理企業,從而把自己給解放出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比爾蓋茨現在主要做慈善,根本就沒有怎麼管理微軟;任正非也早已不再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但是微軟和華為依然在不斷地給他們創造財富。


普通人掙“勞動收入”,牛人卻在賺“被動收入”


只要企業運營良好,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正向的現金流(被動收入),這也是很多富豪有錢又有閒的根本原因。當然,企業家的路並不好走,創業也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企業主也要承擔企業經營不善的風險,起步之初需全力投入資本、技術和人力,只有等企業賺到錢之後,除去員工工資及各種運營成本,最後剩下的才是企業家的收入。


知識產權致富


知識產權致富有很多種,比如:歌曲、專欄、課程、寫書、發明專利、表情包、手機壁紙等等,這些都能為你創造被動收入。靠知識產權到底有多賺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學前兒童電視動畫片《小豬佩奇》已在全球擁有超過800個授權商,年零售額高達10億美元,更創造出空前的IP價值,不管是社交平臺還是朋友圈,小豬佩奇手錶、紙貼、T恤、表情包、文身等多個元素都在刷屏,這些都會持續帶來更多的被動收入。


普通人掙“勞動收入”,牛人卻在賺“被動收入”


另外,現下的知識付費也很賺錢。比如在得到APP上面,目前賣的最好的專欄有30多萬人購買,一年199元,算下來就這一個專欄的收入就有七千多萬。種種跡象表明,靠著知識產權來打造被動收入,在未來會越來越流行。


不過,創造知識產權很不容易,對於個人的專業能力和創造力要求非常高,即便你擅長寫作,也不一定能出書,大眾也不一定為你的內容付費。發明創造方面,更是比拼智商、天賦、思維、創造力等。因此,靠著知識產權來打造被動收入,也不適合每個人。


配置資產致富


無論是創業,還是創造知識產權,對於普通人的要求都太高,可能有很多朋友做不到。但有一條路,既能創造被動收入,又很適合普羅大眾。那就是:構建金融投資組合,優化資產多元配置。主要有以下兩個關鍵點:


首先,強制儲蓄,積累人生第一桶金。這需要你保持良好的儲蓄習慣,戒掉不合理的消費習慣。在實踐中,金小鵲建議通過記賬、控制預算、保留髮票等方法,留下自己的支出記錄。待檢查完財務狀況後,針對不足之處做出修正,再有意識的節流、強制儲蓄,慢慢積累原始資本。


其次,學習和運用各種金融投資工具,構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當你的資金和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佈局投資理財,增加被動收入了,像股票、債券、房地產等投資品的差異在於收益風險比,即衡量投資回報和風險的指標關係。在實際操作中,建議諮詢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普通人掙“勞動收入”,牛人卻在賺“被動收入”


在投資理財過程中,當你通過合理的投資規劃,科學的資產配置,不斷增加被動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的比重,甚至被動收入升級為家庭主要收入,令你放棄勞動收入都毫無影響家庭經濟的情況下,那麼你離人生的財富自由不遠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鵲說財金, ID: queshuocaijin ,這裡有先進的財富觀念、權威的行業資訊、專業的理財乾貨、獨家的大佬觀點,內容涵蓋政經、投資、歷史、教育、健康、哲理、生活,為您的財富管理提供借鑑,讓您暢享思想與財富的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