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今天英王位於國內的六處宮殿之一。白金漢宮,是今天君王處理政務、外交接見的主要場所,名副其實成為英國皇室的象徵。然而起初,這裡卻並不是皇家宮殿,也與外交和政務沒有半點關係。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追溯白金漢宮的歷史,我們需要回到久遠的中世紀。當時這裡還只是一片沼澤地,潮溼的地面被泰伯河(River Tyburn)澆灌。這曾是倫敦市中心埃伯裡莊園(Manor of Ebury)的一部分。該土地的所有權易手多次,所有者包括懺悔者愛德華國王(Edward the Confessor) 、征服者威廉國王(William the Conqueror),後來又將土地遺贈給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僧侶。到1536年,亨利八世國王從威斯敏斯特教堂名下獲得了埃伯裡莊園。他酷愛打獵,於是將這裡改造成了一個私人狩獵場。隨後莊園在17世紀初傳到了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之手,這位國王非常喜愛從遠東運來的絲綢,試圖在英國也發展絲綢業。他下令在白金漢宮一帶的田野種植桑樹,進行養蠶試驗。可是事不湊巧,他種植的桑樹品種並不是桑蠶所喜愛食用的品種,導致桑園只能用來觀賞而對絲綢產業沒有幫助。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隨後英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使得莊園不得不從皇室手中易主,這裡成為了幾位貴族的財產。大約在1624年,該址上由威廉·布萊克爵士(Sir William Blake)建造起第一所房屋。下一位主人是戈林勳爵(Lord Goring),他從1633年開始擴建布萊克的房子,建起戈林府(Goring House),並開發了今天的大部分花園,後來被稱為戈林大花園(Goring Great Garden)。由於戈林勳爵在租約過程中的不合法性,若干年後,阿靈頓伯爵亨利·班納特(Henry Bennet)獲得了這座豪宅。1674年,戈林館被燒燬,次年,就在原址上重建了阿靈頓府(arlington house)。這就是如今宮殿南翼的位置。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1698年,約翰·謝菲爾德(John Sheffield),就是後來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獲得了租約。1703年,公爵開始修建新的房屋,由威廉·塔爾曼(William Talman)和威廉·溫德(William Winde)設計完成。建成後成為白金漢府(buckingham house),初建成的白金漢府是一個大型的三層鎮廳級聯排別墅,有兩個較小的服務側翼樓。這也正是今天構成白金漢宮建築核心部分的前身,而“白金漢”這個名字,也一直被沿用了下來。白金漢公爵(The Duke of Buckingham)是英國的爵位封號,始於1444年,曾多次被授予不同的人,包括斯塔福德家族、維利爾斯家族和格倫維爾家族的成員。1702年,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即位後,約翰·謝菲爾德任掌璽大臣,於1703年獲封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他是軍人出身,是著名的政治家和航海家。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1760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即位。自1714年起,漢諾威王朝的前三個皇帝:喬治一世、喬治二世和喬治三世均使用聖詹姆士宮(St James's Palace) 作為他們在倫敦時的主要居所。喬治三世對光榮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制中對君主權利的削弱表示出不滿,為了彰顯君主的威嚴,他不願意像父親那樣住在聖詹姆斯宮內,而意圖重新尋覓一處行宮。1761年9月8日,在他繼位的第二年,喬治三世迎娶了德國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的索菲婭·夏洛特女公爵(Sophie Charlotte of Mecklenburg-Strelitz )為妻,儘管直到婚禮兩人才平生初見,結婚當天她即加冕為英國王后。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恰巧,同一時間,由白金漢公爵的兒子查爾斯·謝菲爾德爵士(Sir Charles Shefield)繼承的白金漢府進行了一場拍賣。最後,喬治三世以2萬1千英鎊的價格將其買下,作為送給新婚妻子的禮物。據說由於這筆購房款出自夏洛特王后的私囊,便算作王后的財產,所以白金漢府也被稱為王后宮,作為國王和王后的一處私人寢宮。據說索菲亞·夏洛特被人讚譽為“英國曆史上最美麗的王后”,他和喬治三世一生恩愛。喬治三世也是唯一一個一生都沒有情婦的國王。他們的15個孩子有14個出生在這裡。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1820年喬治三世去世,他的兒子喬治四世登上王位。喬治四世繼位時已經60歲,體重嚴重超重,身體狀況不佳。他從小就在白金漢宮長大,感到自在而親切,因此他非常希望把現存的房子改造成他想象中的宮殿。他一開始雖然希望把這裡建成一個小巧而舒適的家庭氛圍,可是工程在進行中時,他決定把這裡擴建成為王宮,以取代聖詹姆士宮。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他的作風不如父親那樣有所節制,而是極盡奢華之能事。在稱帝搬入白金漢宮之前,他曾住在倫敦的另一處豪宅卡爾頓宮(carlton house),這裡歷來是給攝政王和威爾士王子居住的宮殿。早在1783年喬治四世還是威爾士王子,獲得卡爾頓宮時,他任命亨利·霍蘭(Henry Holland)為建築師,試圖將法王路易十六的奢靡裝飾風格引入卡爾頓宮。喬治四世當時生活揮霍,加上極其奢華的卡爾頓宮裝飾預算令他債臺高築。但最終,父親喬治三世撥款讓工程得以順利完工。卡爾頓宮內當時齊集了最豪華的裝飾和傢俱,並且收藏有倫勃朗、魯本斯、凡·戴克、庫普和揚·斯汀等大師的眾多真跡。但是可惜的是,1826年,喬治四世繼位後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白金漢宮的改造上,卡爾頓宮因為城市道路改造而被拆除。大部分傢俱和藝術品都轉移到了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從留存下來的卡爾頓宮房間繪圖中依然可以領略當時這座傳奇宮殿的華麗。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白金漢宮正式成為歷代君王在倫敦常駐宮殿的習慣一直到維多利亞女王繼位開始才延續了下來。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於即位後僅三週就遷居於此,白金漢宮正式被當成英國王室的府邸,1838年6月她也成為第一個從白金漢宮前往加冕的君主。此後白金漢宮一直是女王舉行召見首相、大臣,舉行國家慶典,接待和宴請外賓及其他重要活動的地點。兩年後,女王與德國表親阿爾伯特親王成婚。可是婚後,宮殿的缺點開始暴露出來:沒有足夠的客臥、育嬰室,也沒有足夠的娛樂空間。加上阿爾伯特親王年輕氣盛,為了防止他過多幹預朝政,女王決定由親王來主持白金漢宮的改造計劃。愛德華·布洛爾再次參與到了改造工程中,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興建第四個翼樓連接南北兩側,將原來的U字型宮殿改造成四方形,原正面入口處的大理石凱旋門則被移動遷至海德公園的東北角。也是在這次的改造中,他創建了東立面翼樓,並留下了白金漢宮最著名的建築元素——中央陽臺,在這個寬敞的陽臺上,王室成員可以與民眾會面,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據說這個想法最初也是由阿爾伯特親王親自提出的。相繼,舞會廳和晚宴廳也改造完工,工程於1852年完成,全新的白金漢宮當時引領了英國裝飾風格的最前沿品味,受到許多評論家的讚賞。可惜好景不長,阿爾伯特親王1861年不幸病逝,女王本人悲痛不已。她搬出了白金漢宮,長期住在溫莎城堡和其他幾處皇家住所,一直到1901年過世,白金漢宮都沒能恢復當初的榮耀。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後來的歷任君王,從愛德華七世開始,都對宮殿進行過一些細節的優化和改良,但是宮殿整體的結構和風格這100多年來就再也沒有變化過。只有兩處顯著的變化,其一是喬治五世在宮殿外建了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以紀念她是當時在位最長的君王。其二是因為二戰期間宮殿教堂被德國炸彈炸燬。喬治六世仍然留在宮中以鼓勵國民士氣,後來在原址上建造了女王畫廊,於1962年向公眾開放,展出皇家收藏的藝術珍品。女王畫廊在2002完成了整修和擴建,以紀念伊麗莎白女王陛下的金禧。

【英王的寢宮】白金漢宮的前世今生

白金漢宮位於倫敦的中心腹地,東臨威斯敏斯特區聖詹姆士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整個宮殿環境幽雅、宏偉壯觀。這座宮殿長108米,寬120米,高24米,佔地面積77000平方米。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為5層,是一棟正方體灰色建築,白金漢宮的四棟翼樓中間,是一個方形的天井庭院。英國女王接見外國元首時,就在這裡檢閱儀仗隊。御花園位於宮殿西側,佔地40英畝。御花園中有寬闊的草坪,配有網球場,綴有奇花異草、石雕亭閣,還有幽靜的小湖。白金漢宮的御花園已成為王室重要的國事活動場所。

【圖文來自網絡,有問題請隨時聯繫刪除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