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會不會出現“糧荒”?

疫情蔓延,“糧荒”絕非危言聳聽……

新冠病毒肺炎,雖然在中國得到了很好控制,但歐美各國卻還正在水深火熱中,每天有數萬人確診,目前累計(全球)確診病例已無限接近60萬人……一些國家正在為曾經的傲慢與偏見、曾採取的“佛系防控”方式而還賬……鍾南山老人家說,如果全球攜起手來同心抗疫的話,一週之後疫情就能“穩住”(不再爆發式增長);而(現實卻是)美國的專家卻悲觀了許多,他們認為,美國或將在4月底達到高峰……

新冠疫情下會不會出現“糧荒”?


疫情肆虐,各國措施不一,但基本措施上相差不大,閉關斷航封城鎖國,在各國人員減少流動甚至是不流動的情況下,受影響最大、首當其衝的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各國經濟的不斷萎縮、低迷……這個持續時間長短很難預測的準(就如當下的疫情根本很難知道何時可完全結束),生命比經濟重要、生存首位等或許才是人生當下之根本,也即吃飯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房產、財富、聲望等或真的就成了浮雲)……

新冠疫情下會不會出現“糧荒”?


相對於民眾自發的囤食物囤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國家則表現為屯糧、積糧,限制國內糧食出口……據報道,最近幾天已有多個國家宣佈停止或限制糧食出口,比如越南宣佈自3月24日起暫停對外出口各種大米,並計劃在6月15日前儲備19萬噸大米,以確保疫情期間有飯吃……其後就有了各個國家的跟上,比如俄羅斯限制葵花籽出口,哈薩克斯坦禁止小麥、胡蘿蔔、糖和土豆等的出口,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等出口,馬來西亞放緩了棕櫚油出口……

新冠疫情下會不會出現“糧荒”?


這樣做的結果,首先會導致相關糧食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糧食供應方面或會出現問題……有報道稱,伊拉克糧食供應已經告急,該國曾宣佈需要進口100萬噸小麥和25萬噸稻米……另外,菲律賓和印尼作為稻米小麥進口國,據稱供應只能堅持到6月份,如果疫情不能改善,屆時也將面臨極大考驗……

目前,中國全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連年豐產(自給率98%)加上及早進口儲備,庫存供應充裕,暫時無憂……但廣積糧、富日子苦過的心思還是要有的,因為疫情之外,今年或將還是包括旱災在內的災害之年的……

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