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文|過春天


01

1918年5月,在位於俄國西伯利亞鐵路的中段,一支武裝起來的捷克軍人繳了押運他們的蘇俄紅軍的械,繼而將其全部殺死,他們坐著火車四處遊蕩,任意攻取路過的俄國村鎮,半個俄國都被他們攪得地覆天翻。原來,就在這一年初,新成立的蘇俄政府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之前被俘獲的捷克人按要求將送回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境內。可是,直接從西面送走,距離倒是近,但容易給尚在與德國作戰的英法以幫助敵人的嫌疑,所以,他們打算把捷克人轉移到俄國在亞洲的海港,然後從那裡坐船離開。

這樣一個計劃聽來不免讓人吃驚,而捷克人卻將其理解為是俄國人要把自己送到西伯利亞當苦力,這樣的說法越傳越快,在這樣一種劍拔弩張的特殊環境中,捷克降軍會做出殺死俄國押運人員,發動叛亂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殺死押運俄軍的捷克軍團)

捷克軍團的叛亂,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此後不久,在協約國支持下的前沙俄海軍軍官高爾察克在烏拉爾山以東拉起一支人馬,悍然向莫斯科的蘇俄政權進攻,在俄國南方,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騎兵與鄧尼金的叛軍也攜起手來,頻頻北進,襲擾蘇俄南部城市,至於西面,一度與蘇俄媾和的德國人,也在協約國慫恿下暫緩復員回國,而是繼續執行進攻俄國腹地的計劃。內外勢力勾結起來威脅新生的蘇俄政權,列寧等壓力,瞬間大了起來。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白軍將領高爾察克與他的部下)

02

同戰後的工農業減產相比,以列寧為首的莫斯科高層,更加擔心自己缺乏一支能夠有效抵抗外部侵略和平息內部叛亂的軍隊,因為在這之前,沙皇俄國時代的舊軍隊已被強令解散,地方維持治安的武裝,多由士兵和工人組成的赤衛隊來執行,這樣的民兵武裝,在承平時期還能穩定局面,可在這樣一個危急時刻,顯然無法勝任反擊侵略的重任。因此,組建更大規模的常備軍,成為了列寧等重點關注的目標。

要組建一支強大的部隊,需要一個各方面都靠得住的老布爾什維克來統籌,列寧選中了托洛茨基,並賦予他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責任,托洛茨基不負眾望,頂住壓力,率先起用之前被排斥出軍隊的舊軍官,一些同僚大為不滿,提出質疑,並將其上升到政治鬥爭的層面,但是,托洛茨基不為所動,而列寧等在聽取其闡述此做法的必要性後,也給予支持和理解。因此,缺乏組織的赤衛隊和復員軍人,很快與舊軍官相結合,成為蘇俄紅軍的主力。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托洛茨基在工作)

當然了,起用舊軍官也不是無條件的信任和依賴對方,而是注重發揮其在管理和訓練方面的技術優勢,為了避免舊軍官當中可能的反叛傾向,同時將他們改造成為符合蘇維埃共和國需要的建設者,莫斯科方面為紅軍配備了大量的政工人員,在領導軍隊的軍官之外,還有領導軍隊內部各級黨組織的政委,這樣一種軍政分離的制度,不但有利於提升紅軍的戰鬥力,還能保證其始終掌握在布爾什維克手中。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為了解決部隊的給養問題,布爾什維克啟動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他們通過儘可能集中農村的剩餘農產品等做法,來保證部隊的正常補給,同時,大量工業也被收歸國有,並加班加點生產,以維護部隊的武器裝備等需要。困擾部隊的後勤問題在短時期內得以解決,托洛茨基的強軍計劃也繼續實施。

舊軍官的大量回歸,讓部隊逐漸適應了緊張的作戰生活,可是,要應對從四面八方撲來的敵人,下得是一盤大棋,必須有一個靈活的戰略規劃進行指導,所以,托洛茨基又建議蘇俄高層大量聘用軍事顧問,其中不乏一些外國人,他們及時貢獻自己的看法,豐富了蘇俄軍隊的軍事理論。

至於托洛茨基自己,也以身作則,他自己時常坐著裝甲列車來回奔馳於各大戰線,指導和協調戰爭的進行,有時候甚至直接參與戰鬥。托洛茨基親赴前線的做法,穩定了軍心,也讓蘇俄紅軍得以在優勢敵軍進攻下穩住陣腳,投入反擊。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托洛茨基在前線發表演說)

03

進攻蘇俄政權控制區域的敵軍雖然來勢兇猛,攻佔了大片土地,可是他們之間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矛盾,缺乏配合,托洛茨基等抓住這個機會,先集中兵力痛擊孤軍深入莫斯科附近的高爾察克一部,然後持續進逼,將其驅趕回烏拉爾山附近。

在南部,鄧尼金等試圖藉助協約國的海上支援來威脅俄國南部的補給基地察裡津,也就是後來的斯大林格勒,但是,斯大林等所組織的有效防禦挫敗了敵人的銳氣,就在鄧尼金集結兵力,試圖繼續進攻的時候,其他戰場的紅軍援兵及時趕到,將其擊敗,後來,南俄的叛軍又想借助克里木半島的天險來作垂死掙扎,結果被紅軍名將伏龍芝出奇兵穿越海峽,與主力前後夾擊矇在鼓裡的白軍防禦部隊,從此,南俄戰場也安定下來。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至於壓力最大的西線戰場,也因為其他戰場紅軍的勝利,而出現了轉機,之前,協約國集團組織遠征軍從摩爾曼斯克登陸,陸地上的德國部隊也頻頻進攻,在他們支持下的叛軍將領尤登尼奇甚至攻下了彼得格勒附近的幾座炮臺,不過,由於推進過猛,補給線出現了困難,協約國助陣的部隊又消極配合,結果被反撲的紅軍順利擊潰,之前丟失的炮臺也被收復。德國的陸軍在遭遇重創後,國內又恰於此時爆發了革命,所以他們只得後撤回國,後演化了對抗魏瑪政府的暴力組織"自由軍團"。

由於列寧和托洛茨基等人的努力,蘇俄紅軍由原先不到萬人的民兵武裝,發展成為了五個軍團、人數超過五百萬的陸海軍。其中,曾是舊軍官的圖哈切夫斯基與國內戰爭中脫穎而出的將星伏龍芝,更是締造了無數的軍事奇蹟。當國內戰爭逐漸平息的時候,剛獨立不久的波蘭軍隊統帥畢蘇斯基又試圖干預已接近尾聲的蘇俄內戰,結果被圖哈切夫斯基誘敵深入,一舉擊潰,雖然後來紅軍在攻打華沙城時因為輕敵吃了大虧,但波蘭再不敢輕易尋釁,也是事實。

白軍叛亂又逢外部干預,蘇俄紅軍靠什麼逆襲翻盤?

到1922年冬天,最後一支協約國干涉軍——日本的遠征軍撤離遠東軍港海參崴,蘇俄內戰基本結束,此後不久,為了給蘇俄紅軍訓練新式兵種——空軍,莫斯科方面又派人同魏瑪德國進行積極接洽,並訂立了相關協定,德國的軍火公司為新生的蘇俄政權提供機器設備和訓練人員,俄國則給予其大量工業原料。從此,蘇俄紅軍正式發展成為完備的海陸空三軍,而作為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托洛茨基,以及他堅定的支持者列寧為建軍所作的努力,不應被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