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敬佩的農民工

上一篇說到,農村的年輕人不願守在鄉下種地,老一輩又快種不動地了。這個情況是怎麼發生的呢?先談第一個原因——生存壓力。

1980年的時候,我國有7.9億農村人口,1.9億城鎮人口;2016年,還有5.9億農村人口,7.9億城鎮人口。而我國的耕地面積一直處於18~22億畝左右(不同時期統計數據有所不同),農村人口人均也就2~3畝地。而且分佈極不平均,黑龍江和新疆耕地多,農村人口少;而各人口大省人均耕地較少。中國有句古話,一畝三分地,形容這種情況是準確的。甚至有的地方,人均耕地不到1畝。

這點地雖然讓農民能吃飽飯,但脫貧奔小康顯然不可能。我們來根據現在的情況簡單算算帳,1家糧食生產農戶(按2個勞動力計)哪怕有8畝糧地、平均每畝地的年淨收入800元,那麼8畝地的全部淨收入只有6400元。這點收入,誰會安心在農田裡待著呢?

為了求得更好的生活,人們做出了自然的選擇,我們來簡單回顧下歷史。

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到90年代,一個新生事物衝擊著人們的觀念:農民工。我記得有部電視劇《外來妹》拍攝於1990年,講述農村小姑娘到廣東打工的酸甜苦辣。這兩個政策釋放了巨大的人口紅利,成為改革開放的助推劑之一。

值得敬佩的農民工

那時候,農村進城的人們,主要是60後和70後。他們對於鄉村的心理連接還比較強烈,他們生於鄉村,到城市僅僅是務工,從自己的認知到城裡人的看法,他們都是“外來人”,他們還屬於農村,“應當”回到農村去。有個更現實的問題是,他們身上還是農村戶口,從法律上,很多人沒有戶口。“農轉非”一詞包含了這種對城市戶口追求的萬分心酸。

為什麼要強調戶口這件事呢?我並不想討論戶口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這裡主要是因為人口統計中,將戶口屬地作為統計標準。所以2016年的5.9億農村人口中,有相當部分是進城常住但仍然擁有農村戶口的人。

這裡不得不讚美一下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風餐露宿的艱苦條件下,多數人頑強的在城市紮根下來,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還慢慢買房,結婚生子,成為了城市的一份子,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有些人選擇了迴歸鄉村,成為現在農村勞動力的主要構成。

值得敬佩的農民工

常見的農民工形象

接下來,我們來看80後。80年代生的農村年輕人雖然生長於農村,卻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甚至全國大部分地方普及了高中、中專、技校教育。這些80後,大部分人具備了在城市生存的技能,雖然很多人還在底層打工,但城市對他們的排斥日漸減少,賺取足夠生存的錢,不再像以前那麼困難,他們不再像他們的前輩那麼艱苦奮鬥才能立足。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甚至部分佼佼者讀了大學,改變了戶口。

再來看90後、00後。大部分具有農村戶口的90後、00後,是第一代打工人群的第二代,他們部分人跟著父母已經就在城市長大,部分人雖然作為留守兒童在鄉村長大,但父母往往會在城裡創造條件讓更大一些的孩子過去城裡,或者起碼是到縣城求得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他們與農村的心理連接幾近於無。

可以說,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城市化的40年,是農村人口逐漸離開農村,轉變為城市人口的40年。

回到上一篇提出的問題,中國快沒人種地了。這裡僅僅談到了人們在生存壓力下的自然選擇,那麼有沒有其他原因呢?難道這一切都是社會自發發生的嗎?

下一篇將談到另一些原因。

請繼續關注這個專題,別忘了關注頭條號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