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這兩天芒果臺的綜藝節目《天天向上》,因為兩個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上了一次熱搜。

這兩個家庭,一個是演員陳龍和妻子章齡之一家,被稱為“虎媽教學”,將網課進行到底,密集式學習;另一個是演員黃覺和妻子麥子一家,被稱為“神仙帶娃”,快樂教育、順其自然。網上對這兩種教育方式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的焦點再一次瞄準了:要不要雞娃?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這兩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到底是怎麼樣的。

先說章齡之,確實是根正苗紅的“虎媽”。

一上節目就先擺明了態度:這段時間在家裡,是全身心為了孩子,不希望疫情結束之後,他們是沒有收穫的。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章齡之家兩個孩子,大兒子酒酒7歲,上小學一年級,小兒子葫蘆兩歲半。

這是章齡之一天的時間安排,朝九晚五,滿滿當當,不僅要給大兒子上網課、輔導作業,還要給小兒子學英語。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而黃覺和麥子一家,看起來是完全不同的畫風。

黃覺是一臉的佛系:我們拒絕了網課,要我說這段時間,就根本別學習,就玩。學習上進步一點、退步一點,無所謂。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他們家的氣氛也確實和章齡之不同,放鬆多了。

一起做披薩: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打碟: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但兩個孩子是不是真的像黃覺說的那樣“什麼都不學”呢?

不是。往後看你會發現,他們其實學的更多。除了學科學習,8歲的兒子小核桃每天晚上要練鋼琴,6歲的女兒小棗每天要練芭蕾。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而且媽媽對待學習的態度其實是很嚴格的。

她的理念是:沒有人天生有愛好。喜歡打籃球的前提是“會”打籃球,喜歡跳舞的前提是“會”跳舞。“會了”之後不喜歡可以放棄,但是不允許孩子因為一件事太難了而放棄。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所以,麥子其實是一個隱藏很深的“雞血媽媽”。

我們帝呱呱星球讀者群裡,也經常會有關於要不要“雞娃”的討論,今天就藉著這個節目,聊一聊我的看法:

雞娃和快樂教育並不是“二選一”的對立面。在現在的競爭態勢下,完全放養、什麼都不學不太現實,更現實的選擇是,怎麼“快樂的雞娃”。

雞娃媽媽應該有3個自我修養。


一、有方法

撇開方法談“雞娃”,就是耍流氓。

大部分雞娃成功的媽媽,其實是很有方法的,而不是依靠“生推硬拽”。

從章齡之和麥子兩個媽媽身上,就能看出方法不同帶來的效果不同。

像章齡之家的網課,從早安排到晚,一家人的時間精力都搭在上面,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兒子酒酒已經明顯表現出了“厭學”的對抗情緒。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麥子家也嘗試了一段時間的網課,但她發現上網課每個孩子進度不同,效率不高,家長也要被迫一天坐在電腦旁邊看著孩子,就調整了方法。

她把兒子要學的東西,整理成了針對他個人的學習方案,

這樣每天花個兩三個小時,就能學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玩了。這樣一來,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反而提高了。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還有一個細節。當碰到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兩個媽媽的處理方法也不同。

章齡之的方法是“利誘”:用玩遊戲機來交換。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而在女兒不願意練芭蕾大哭的時候,麥子把她帶到房間裡耐心的安慰,幫助女兒消化情緒。

等孩子平靜下來,堅持做到了一個動作,再大力讚揚,用的是“正向激勵”。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倒不是說麥子的方法就適合所有孩子。但她和章齡之是兩種不同的父母。

章齡之是“老牛拉車式”的,低著頭,硬著頭皮,拉著孩子往前走。累個半死,還走的不遠。

麥子則始終抬著頭,保持覺察。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 先思考是不是方法錯了,不斷觀察和調整。

二、有空間

麥子家兩個孩子,其實壓力也不小,但為什麼家庭還是能呈現出很和樂的狀態呢?

秘訣就是“有空間”。

晚上的學習結束後,一家幾口都抱上了手機,一派祥和。大人和孩子都能喘口氣。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這大概也是面對孩子的情緒,麥子比章齡之更有精力去安撫的原因。因為媽媽自己的情緒有機會被撫平。

就像前幾天我在《前途未卜的學區房:我花了上千萬,卻無法安放孩子的未來》裡寫到的,無論是買學區房也好,雞娃也好,都是無可厚非的,只是,要為它

設置一個底線。

在雞娃的道路上,這個底線就是:不管是經濟、還是精力上,家長和孩子都要有空間、有餘力。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把壓力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可適應的壓力,一種是有毒的壓力。

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並非不能把孩子放在壓力當中。其實,可適應的壓力加上持續的技能訓練,是讓孩子成長的最佳途徑。

那麼怎麼去判斷,壓力是可適應的,還是有毒的呢?為什麼有人在壓力下成功了,有人在壓力下崩潰了?

這就看家長能不能做到給壓力的時候,給予同等的支持。

比如說現在的孩子都要報各種培訓班,如果多報一個,你還能保證心態不錯,能像麥子一樣,接納、安撫、支持孩子,孩子也還有自己的時間空間,那麼可以報。如果不行,我寧可不報。有時,後退一步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壓力和快樂,並不是不可調和的兩個極端。但每個人能承受的壓力也是有限度的,超過限度,就很難保證心態好。每個家庭都需要摸索當中的那個平衡點。

三、有心態

黃覺這個爸爸,雖然說是個甩手掌櫃,家裡兩個孩子學習的事,都是媽媽管著,但好在心態不錯。他沒有要求孩子多麼出類拔萃,成績高一點、低一點,無所謂。

我覺得雞娃媽媽的第三個自我修養,就是心態要好,想清楚雞娃的目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

雞娃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拿第一,而是讓孩子學會堅持。

就像麥子說的,對孩子嚴格,是為了讓孩子不輕易放棄。


作為一個北京海淀區的媽媽,如果唯成績論英雄,那太容易覺得孩子不如別人了。家長的心情,難免受到成績的影響,但我們時不時要提醒自己,審視一下自己的心態。如果孩子是一個能力還不錯、又能堅持的孩子,成績排名不能說明什麼,未來一定差不了。你給他的自信,比成績重要。

有方法、有空間、有心態,這就是雞娃媽媽的自我修養,要時不時拿出來觀照自己。

如果你要做一個雞娃媽媽,也請一定做一個合格的雞娃媽媽。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後記:


你對“雞娃”的看法是什麼?有什麼經驗和方法可以分享嗎?歡迎給我們留言,幫助更多父母。


謝謝你關注帝呱呱星球,這裡有傳說中的海淀、順義媽媽。因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們得以接觸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育兒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雞娃時代裡不一樣的育兒新認知、帝都新生活。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兩個明星家庭為網課懟上熱搜: 原來黃覺老婆才是一個“雞娃”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