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墓2千多年來被盜未遂,秦始皇也無功而返,葬有3千把寶劍

在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史書多次記載著關於闔閭墓屢遭盜掘未遂的故事,但其漸漸流傳為遙遠的神話傳說。而之後,考古學者還念念不忘於虎丘山下劍池深處的闔閭墓,闔閭墓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在各類史料記載中看仍然保持完好。

闔閭墓2千多年來被盜未遂,秦始皇也無功而返,葬有3千把寶劍

無論是在勾踐滅吳後為洩心頭憤恨而掘墓,還是秦始皇、孫權因求那幾千把葬於其中的傳世名劍而動用民工掘地三尺都是無功而返,而闔閭墓最終只給人們留下的離奇的神話故事。可是一切在近些年間考古學者的考察中出現了新的轉機,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山下劍池水中的闔閭墓,曾被夫差徵調十萬民工打造,並以大象運送土石歷時三年才竣工。

闔閭墓2千多年來被盜未遂,秦始皇也無功而返,葬有3千把寶劍

而闔閭墓生前酷愛寶劍,於是其子以包括扁諸、魚腸等傳世名劍在內的三千柄寶劍為其尋找,因而此地得名劍池。曾經在夫差即位打敗越國後,生俘越過君王勾踐,並罰他一家在闔閭墓為工匠洗衣做飯,因而後來有了其洩憤掘墓之舉。此後,秦始皇、楚霸王、東吳、孫權、晉代大司徒王旬等人無一能找到劍池寶藏,以至於到後世人們開始產生疑惑,闔閭墓是真實存在的嗎?

闔閭墓2千多年來被盜未遂,秦始皇也無功而返,葬有3千把寶劍

宋代時,有人到此地實地考察得出劍池是大自然的產物,非人工建造的結論,而在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專家學者受當地政府邀請,先後至虎丘進行長期考察研究,最終推翻了所有的結論,表示此地絕非天然造物而是巧奪天工的人造池。1955年,在多人倡導下蘇州市政府曾對劍池進行開掘,而在使用抽水機幾天將劍池的水全部抽乾後成功發現與史書記載相符的人工痕跡。

闔閭墓2千多年來被盜未遂,秦始皇也無功而返,葬有3千把寶劍

可就在大家要進一步進行驗證時,因為出於保護池邊虎丘寶塔彩的考量,發掘工作不得已停止了。1978年在池水抽乾後,再次有人在池裡發現洞穴,並且其北端底部有人工石板,一塊已經脫位,因而有推測稱,此處正是墓門,而闔閭墓究竟是否在其中,這一千古謎題還有待於我們更多的發現探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