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家

老 家

老          家


慵懶的躺在床上,雖然醒了卻不願意起床。房間的窗簾也是讓老婆拉開的,好幾天沒見的太陽也頑強的從雲層中擠出亮光,隔著玻璃打在被窩上。雖然感受不到溫度卻能感覺一點點溫暖。

老          家


老          家


好多計劃中的事情都因為疫情擱置了下來。也是難得的有了睡懶覺的機會。只要起床晚了,總有一個人,雷打不動的會來到我身邊。怕我被子沒蓋好。其實每一個晚上老婆絕對不會讓我凍著。

老          家


如果看我醒著,她會和我分享她所知道的最新消息。比如哪裡哪裡飛機不飛了,比如哪裡哪裡醫院滿了,比如哪裡哪裡股市熔斷了……


說實話,好多不百分百準確,好多也是張冠李戴,至於股市啥的她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一竅不通倒是真的。說的津津有味,聽得粗心大意。偶爾會糾正一下最多的那個是美國不是日本,意大利不是利大意!

老          家


如此聊個十分八分鐘過癮瞭然後就會詢問該吃點啥了。不吃早餐已經成為習慣的我總會說“隨便咯”!然後每天早上的“隨便咯”都會五彩繽紛起來。不知道哪來的好手藝,變戲法似的每天給我不同的早餐:小米粥配上蘿蔔乾,下個麵條也會加個煎雞蛋,偶爾也會攤個蔬菜燒餅,泡個奶茶然後微波爐打個包子……這把我寵得估計以後想不吃早餐都難。

老          家


這個人是我老孃,老孃其實並不老,白頭髮還沒我的多。那個年代結婚早,我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分別相差兩歲。老孃屬蛇,我屬虎。姐姐妹妹都長大了出去了,長不大的孩子只有我!

老          家


老          家


今天沒下雨,老孃把我早餐弄好之後吩咐著我出門把家門鎖兩轉,說保溫杯別忘了拿,說新口罩放在哪裡哪裡……然後她說今天她馬上回一下老家,老家地裡還有東西種著呢。我們孃兒倆會心一笑。“嗯,那才是家”!

老          家


老家與新家直線距離也就兩三公里。那是個農村裡最常見的三上三下的樸素的磚瓦小樓,房子前面長長的一條河,河的這邊與那邊就這樣分散著好多好多鄰居。老孃的老家其實就在河對岸,看得見的地方。少年時的我嗓門大,隔河叫著外公外婆舅舅姨姨百分之百都有回答。

老          家


小樓後面有兩間非常非常破舊的小房子,房頂上還有一個四方形一尺高的煙囪。蓋的也是紅瓦。可紅瓦下面鋪的類似於竹子做的東西我已經忘記了名字,南通土話不知道叫不叫“黃帳”?


對了,這曾經是我家的廚房,爺爺奶奶帶大我們的地方。一間堆柴火,一間做飯吃飯!遊走的地方多了,美食也算是數不勝數,但最最難忘的卻是曾經的過去在大鍋粗糧粥裡那個小布袋裡單獨裝的白花花的大米!

老          家


再後面有個小黑瓦的五間房子,這房子屬於爺爺他們老兄弟兩個的。一人兩間半。分家的年代應該在我出生之前。我打記事起,這兩間半從東到西已經分別屬於伯伯,我爸,小叔三個人了。


當然那時候年代不好,為了填飽肚子伯伯叔叔年輕力壯的時候就去了離家比較遠的海邊農場。那邊地多,只要不怕苦總歸地裡的收成能把家庭養活。

老          家


所以,我在爺爺奶奶身邊的時間最多。即使到了我兒子長了蠻大了的時群也會纏著老爺“十萬個為什麼”!小傢伙的玩具那時候小一半都是老爺手工做的。以至於現已工作並且個頭遠遠高過我的兒子現在提起老爺老都是滿滿的崇拜與懷念!

老          家


這個房子前面是棵大大的桂花樹,據說七八十年了。每年花季花香飄蕩半個村子。那時候每年的桂花糕大多數鄰居都有我家的影子。


房子後面是片竹林。說是竹林也就是那麼一百多個平方的樣子。竹子粗粗細細,參差不齊。但記憶著我的武俠情結,在這裡我除了朗朗讀書還有伸拳打腿!

老          家


再過來就是一個小河塘,水有一點點混濁,河四周有不同的樹木。河塘不屬於哪個人的,那時候叫生產隊,每年總會養上魚,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總會拉網打一次,然後不管大大小小不管多多少少每家每戶都會分到一點。拿著水桶領魚的興奮勁兒現在都清晰記得。

老          家


當然還記得家裡人說我四五歲的時候淹進去這個小河,是同樣弱小的奶奶死命的拽著我和我一起不下沉,頑強撲騰個把小時等到了爺爺回家才把我們救上來。


要命的小河呀要命的記憶。現在這一塊已經擴大,生生的人工造出來了一個“風景秀美”的“紫琅湖”!也就是老孃口裡的“老家”!

老          家


關於老家,沒個長篇寫不下來。如果時間允許,我會慢慢記錄下來。只是真心的希望我們的社會盡量不要再剝奪我們老百姓擁有老家的機會。我們需要一片天地,我們需要多年以後不是酸楚的記憶!

老          家


我有爺爺奶奶,有爸爸媽媽,有兄弟姐妹,有妻兒老小在的地方,就是一個人永遠的家!

老          家


ahice非遺協會

南通市流行音樂協會

善行團江蘇網絡分會

葛建平

2020/03/30

老          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