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成功研發最新一代反衛星系統,太空戰一觸即發!

在蘇聯在1957年10月4號發射人類首顆人造衛星的開始,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逐漸被拉開,世界各國爭相開始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人造衛星可以分為科學衛星、通信衛星、軍事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等等。其中,軍事衛星指的是用於各種軍事目的的人造衛星,一般可細分為偵察、氣象、導航、測地、通信、等等各種用途的衛星。

據瞭解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傳達給五角大樓的戰況信息,有90%是經過衛星傳輸的,這就可以看出軍事衛星在現代戰爭中的用途是多麼的重要。除此之外,衛星也會像監視器一樣,在太空中進行著一系列的監視活動,隨時捕捉可能發生的一切,因此在衛星高速發展的同時,世界各國也不斷在研製反衛星系統。


衛星的剋星 | 俄成功研發最新一代反衛星系統,太空戰一觸即發!

反衛星武器是一類空間武器專門用來對固定軌道上的人造衛星展開攻擊,使其報廢或者是失去功能,也稱之為"太空殺手"。一般的反衛星武器有共軌式、直接上升式、定向能式和電磁干擾式4種類型。目前美國、俄羅斯、中國正在發展該類武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6日消息顯示俄羅斯特種及其設計製造局總裁弗拉基米爾·多爾邊科夫表示該局研製的"奴多利河"反衛星打擊系統,正在進行專項測試,不久就可以裝備俄羅斯軍隊。如果該型系統入役俄軍,這將有效提高俄方的衛星打擊能力,在戰時起到遏制敵方信息傳輸或者偵查能力。

衛星的剋星 | 俄成功研發最新一代反衛星系統,太空戰一觸即發!

在2011年的時候就有消息透露出俄方正在研製新一代反衛星系統,並命名為"奴多利河"反衛星系統。當時該型系統還只是被外界認為是一款洲際導彈攔截系統,但是當該型測試是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進行的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這是一款反衛星武器。


其實除了奴多利河"反衛星打擊系統之外,為了應對即將到來對的太空威脅,俄羅斯還研製了另外兩款反衛星武器,他們分別是"接點"空射反衛星導彈和巡查衛星。

衛星的剋星 | 俄成功研發最新一代反衛星系統,太空戰一觸即發!

"接點"空射反衛星導彈,總長大概有十米左右,有重達160公斤左右的彈頭。有二級和三級的推進器來推進導彈。發射主要是由20世紀80年代末米格設計局設計的米格31d截擊機進行發射。它的發射首先需要由"樹冠"太空目標識別系統尋找並識別衛星。然後再引導米格31去瞄準衛星,再由米格31發射該型導彈,摧毀目標衛星。


衛星的剋星 | 俄成功研發最新一代反衛星系統,太空戰一觸即發!

巡查衛星要想實行反衛星行動,要與普通衛星一樣,先發射到衛星軌道上。但是巡查衛星不能自主發射,需要有一個航天平臺。2017年俄羅斯試射了一枚機動型軍用巡查衛星,其使用的是"宇宙-2519"航天平臺,6月23日巡查衛星從發射的航天平臺脫離,實施自主變軌,對平臺進行檢查。在戰時,對航天器的檢查行為可以變成攻擊行為,摧毀敵方衛星。

因此有專家分析,俄方的反衛星武器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衛星打擊能力上,俄方的能力將讓西方"顫抖",所以美國才要發展太空軍,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太空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