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移動5G讓博物館文物“活”起來

近日,陝西移動聯合陝西省文物局在渭南市博物館創建了全國首個基於5G網絡的“互聯網+革命文物”平臺並開通運行。

在這個平臺上,觀眾可以看到3D效果的文物虛擬影像,通過專用的顯示器以及佩戴上3D眼鏡,可以看到逼真的文物圖像。慕名前來的許女士在現場體驗時激動地說:“這個顯示器裡的司母戊大方鼎能360度旋轉,還可以放大縮小,太神奇了!這種看文物的方式真過癮,比現場看有意思多了!”工作人員笑著講解道:“還不止這樣,你試試點擊屏幕上的解說,還可以聽到文物的語音講解,就像文物活起來在和你說話一樣。”

據悉,平臺融入了陝西移動強大的5G技術能力,在已有“互聯網+文物教育”平臺基礎上,對革命文物進行全景式、立體式、延伸式的拓展。平臺搭建了從“雲端”到“終端”兼手機、電腦、電視“三屏互動、同步傳播”的5G革命文物全媒體傳播體系,利用VR、AR、AI等新形式、新技術,提供革命文物全息欣賞、虛擬觸摸和歷史事件沉浸式體驗,可以讓遠在全國各地的觀眾隨時體驗“實地”參觀的真實感受。其背後正是藉助陝西移動強大的5G網絡支撐文物虛擬圖像算法的流暢運行。未來隨著5G的廣泛應用,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遊遍全省博物館。這種5G+AR技術在展品、圖片之上疊加出了一個立體三維虛擬影像,虛實結合,讓文物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等各類可移動文物AR活化,並通過智能手機、Pad、大屏等平臺,實現無時延瞬間識別,讓文物開口說話,如同身臨其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