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這是 “ 弘禾師兄 ” 的第 80 期分享

提到影響力,可能很多人會說這是領導者的事,我又不是領導者,跟我沒關係。

其實,作為普通人,你更該具備影響力。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什麼是影響力?


在職場上:

為啥有的人剛一來公司就成功引起領導注意,而另一些人呆了好幾年還是個“透明人”?

為啥有的人總是能談成客戶,另一些人卻總也談不下來?

為啥有的人乾的活沒多少,但是總能呼風喚雨?

這些人中間差的是什麼呢?

究其根本就是:每個人的“影響力”不同。

所謂“影響力”,就是一種能吸引別人“注意力“,最終搞定“人和事“的無形力量。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培養影響力,需要學會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1)找到影響他人身上的“開關

如果你想變得更有影響力,就一定要記住在你最開始與別人展示出來的東西,決定了受眾對你展示東西的體驗。

《影響力》一書中提到,科學家曾在母雞身上做過實驗,當母雞聽到小雞吱吱的聲音時,會本能的用身體護住小雞。科學家將母雞的天敵放在身邊,在天敵的身上裝上了錄音設備併發出吱吱的聲音。沒想到母雞竟然將天敵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護在身下。


這個實驗就告訴我們,母雞身上有一個“開關”,就是吱吱的小雞叫聲,只要扳動這個開關,母雞就會行動起來。

其實人身上也是一樣,也有同樣的開關。

想要影響他人,首先也要找到能夠使扳動影響他人身上的開關。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比如,有一個非常優秀的銷售員,每次去客戶的公司見客戶,臨走時都會故意把自己的車鑰匙落在客戶的辦公室。當客戶與自己一起出來的時候,他再說自己的車鑰匙忘在了客戶辦公室,跟客戶要他辦公室的鑰匙,自己去客戶辦公室取。

一旦客戶同意了,這單生意就意味著成功了。

因為一般人是不會讓陌生人進入自己的辦公室的,一旦客戶同意這名銷售員獨自進入他的辦公室,就意味著這個客戶從內心接納了這名銷售員,這就是客戶內心的開關。這個開關打開了,這單業務也就成功了。

(2)“製造焦點”吸引他人身上的注意力

影響他人還需要吸引他人身上的注意力。

比如,有一位醫生給病人看病,每次看完病他都會提出自己的建議,為了吸引病人的注意力,他每次都會很小的聲音說,病人聽不清楚就會不自覺的身體前傾,這樣自己離近些能聽得更清楚。

但病人卻不知道,就是身體前傾的這個動作撬動了他內心的開關,使病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醫生說話的焦點上,這樣病人對醫生說的話便會更加認同。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3)容易打開他人開關的因素

現在我們知道提升注意力就能帶來先發制人的優勢,那怎麼做才能帶來這樣的關注呢?

《影響力》一書的作者曾提到三個天然就能打開注意力的“開關”:性、危險、定向反應。

在眾多因素中,性刺激最能把別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就好像所有編劇都會在劇情中加入這樣類似的情節。


【關於性】

法國科學家還為此做過一個真實的實驗:

研究人員安排了一名19歲的漂亮姑娘,在大街上隨機走向路過,無人陪伴的中年男性,她向這些人指著不遠處的幾個小混混,說自己的手機被這些人搶走了,看這些人是否願意幫忙。

研究院把測試的男士分為兩組:


第一組,中只有20%的人回應了姑娘的請求;


第二組中,幫助姑娘的男人比第一組高了兩倍。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兩組人的反應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原來測試人員要求這位美女,第一組正常溝通,而對第二組受測的男人們問一個問題。就是在請求對方幫助前,先問一下對方:“請問情人街“怎麼走?

就是這樣一提問,讓受測的男人們聯想到了“性“,而這種聯想給了他們勇氣,讓他們不顧危險的來贏得少女的青睞。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關於危險】

我們在街上行走,突然看到前方有兩群人在打架,雖然很驚險,但你還是會忍不住遠遠的圍觀。

也如我們看一些恐怖片,明明知道片子會很恐怖,但還是忍不住不看。

這就體現了,暴力、危險等能為安全造成威脅的,始終是能吸引人類的注意力。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關於定向反應】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叫巴普洛夫的狗。

科學家巴普洛夫發現,狗分泌唾液的行為可以與某種與分泌唾液無關的因素掛鉤,比如說搖鈴鐺的聲音。

比如在餵狗之前,先搖鈴鐺,反覆多次後,狗聽到鈴鐺後就會開始流口水。

可是後來科學家巴普洛夫邀請朋友前來觀看,搖鈴鐺後,狗卻不再流口水了。只有當他自己一個人搖鈴鐺的時候,狗才會流口水。

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環境改變了。

來的客人觀看狗狗,將狗狗的注意力吸引走了,它便不再關注鈴鐺了。

所以,人的特定行為不再是“條件反射“,而是會受環境影響的”定向反應“。

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定向反應”才會出現。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與自己相關

人們天生喜歡關注自己,如果對方身上有與自己身上相關的因素,我們會更多的關注。

有一個關於演講的法則,說是的當你在演講時,說1次“我”,就要說10次“你”,才能拉回聽眾的注意力。

所以,想讓“定向反應”起作用,就需要與別人相關,比如多說“你”。

未完成法則(蔡加尼克效應)

人們通常會在未完成的事情上投入更大的精力。

一位人請教一位作家問她是怎麼源源不斷地寫出這麼多文章和書的,這位作家說道,當自己寫作的數量快要完成的時候,即使自己有了想法,也不會再繼續寫了。

因為這樣就可以促使自己不再拖延,因為自己的注意力始終在那個還沒落筆寫的想法上,於是休息不了多久她便會把還沒完成的事情,繼續做完。

善用“謎”的力量

作者在書中提到,他在一所大學中講課時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就是如何讓屋裡的學生全部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之後他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就是每次開始講課之前,他都會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或設置一個謎題,甚至是一個令人費解的開頭,直到下課的時候才會告訴同學們他的謎底或答案。

這個方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有一次他還沒有講完課程下課鈴聲就響了,結果同學們為了聽他的謎底,竟然一個人都沒有離開座位。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3、培養影響力,需要使用“聯想”


(1)語言聯想

著名的心理語言學家居恩.謝明曾說:語言不只是傳輸機制,更應該是影響機制,也就是誘導信息接受方認同概念。

所以有時候語言使用的是否恰當,比你做事佔理更加重要。

語言聯想其實就是善於使用比喻的力量。

比如你的公司想做一場促銷活動,但人手有限,你需要動員大家加班加點的工作。你就可以開個動員大會,在動員大會上做一個取得勝利的大海報,這樣更能讓大家對最後的成功產生聯想。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2)情景聯想

比如之前有一位作家寫一篇文章,當他坐在寫字樓裡時,他寫出來的文章會更加有學術氣息。而當他坐在山水間再重新寫這篇文章時,文章的內容卻更感情,又寫成了一篇煽情文。

其實,這就是情景聯想中一個作用:外部環境。

除了外部環境能使人產生聯想,還有另一個方面可以讓人產生聯想,就是:自我的內在體驗。

比如,你正在上課,這時候又想打噴嚏,你越忍住不打越想打,最後當你打出噴嚏後,你會發現同班的其他同學都會陸續的打起噴嚏來了。

這就是你的噴嚏讓同班同學們激起了“自我的內在體驗”。

所以,如果你的內在情緒是積極的,你就會激發自己的正向能量。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最後的話


除了專業能力,你更需要具備影響力。而影響力並非天生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的練習來提升的。《先發影響力》一書中提到的影響力的方法堪稱經典,具體如下:

1、什麼是影響力?

“影響力”,就是一種能吸引別人“注意力“,最終搞定“人和事“的無形力量。

2、培養影響力,需要學會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1)找到影響他人身上的“開關

(2)“製造焦點”吸引他人身上的注意力

(3)容易打開他人開關的因素:性、危險、定向反應

3、培養影響力,需要使用“聯想”

(1)語言聯想

(2)情景聯想


—END—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影響力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影響力並非天生,只需用對方法

本文作者:弘禾師兄,稷下百家教育創始人兼CEO,一個努力奮鬥的創業者。


稷下百家,專注知識內容生產,致力於以"生產優質內容,伴你終身成長"為己任,堅信優質內容能幫助你成長,堅信成長即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