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國之重器"的地位

導語:史前社會主要以石器作為生產和生活工具,並且經歷了由打製石器向磨製石器發展的過程。從石器到青銅器,再到鐵器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

約莫在新石器時代末期,青銅器開始逐漸取代石器,逐步走向了歷史的第一次飛躍,社會進入了"銅石並用時代"。商周時期是青銅器普遍使用的時期,因為銅礦原料的開採被上層社會壟斷,銅器作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較為緩慢,作為貴族禮器和祭祀用品來表示身份等級使用更為頻繁。但是畢竟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青銅器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的社會文明產生了衝擊。本文對青銅器作為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為"國之重器"地位確立進行探討。

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的轉變

作為史前社會的重要生產和生活工具,石器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幾百萬年前有人類打製的第一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第一塊青銅器的發現為止,人類社會走過了從矇昧到文明的幾百萬年。石器的生產和運用使得人類從能人、直立人走向了智人的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人類以狩獵採集方式為主,掌握了用火,創造了史前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打製石器

新石器時代以磨製石器作為主要生產和生活用具,製作精緻的磨製石器在原始社會後期還作為了禮器使用。禮器的出現標誌著人類原始意識的提高和社會中出現了較為複雜的等級分化。作為禮器的磨製石器在形制上和生產工具相同,但是其沒有經過使用,有的石器甚至還塗抹了硃紅色的花紋和果實,表明其非實用功能

石器時代末期開始有銅器的出現,這一時期的銅器明顯不是作為生產工具使用,早期銅器發現較為零散,且體型較小。而到了夏商時期儘管銅器生產已經有一定規模,但是仍然有石器工具的使用。也正是如此,石器時代末期到銅器時代之前這一段時間被稱作為"銅石並用時代"。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磨製穿孔石器

青銅時代一般是指銅石並用時代之後和鐵器時代以前這一段歷史時期,一般是指商周時期,這一時期以銅器廣泛運用於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為主要特徵。商周時期銅器主要包括車馬器、樂器、兵器、禮器、生活用具(炊器、酒器、盥洗器等)、工具等各個種類,銅器的生產和使用,以及銅礦資源的開採和冶煉,構成了青銅時代的主要內容。

古代銅器的鑄造和分類

我們已經知道商周時期銅器種類繁多,數量規模巨大。以商代貴族墓葬為例,這一時期貴族墓葬中已經基本不見石器工具隨葬,主要隨葬物品包括玉器、銅器、陶器、骨器、貝類等,其中以青銅器數量最多,幾乎佔所有隨葬物品的半數之多。如此龐大的青銅器群,具體包括哪些呢?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商代貴族墓

商周時期最為常見的青銅器類就是青銅容器,作為重要的生活工具和禮器使用。禮器工具很多就是從實用器轉換而來,生活容器主要包括鼎、豆、甗、盉、尊、觚、爵、鬲、觥、卣、簋等。車馬器主要包括銅車和銅馬,二者都主要作為模型陪葬物品使用。青銅樂器主要是放置在器架上使用,古代的青銅樂器主要包括打擊和搖晃兩種發聲方式,前者往往需要配置敲擊工具。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秦代銅車馬

青銅兵器是商周時期軍事戰爭中的重要內容,其中不少器型是從農業生產工具中脫胎而來。青銅兵器主要包括有矛、戈、箭鏃、刀、劍、鉞、斧等。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產物,青銅兵器構成了青銅時代戰爭的主要內容,兵器質量的優劣也成為了決定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商周時期為了控制銅礦資源的來源,為製作青銅禮器和工具、兵器等提供穩定的來源,甚至設立了專門的城市和機構用來中轉礦料。商周時期許多重要戰爭都是為了與其他國家爭奪銅礦資源,青銅來源成為了影響國家決策的重要因素。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青銅劍

根據現有的發現來看,商周時期許多礦山遺址都是採、冶結合的複合型遺址。如大冶銅綠山遺址,是商代到戰漢時期的大型遺址,遺址內發現有大量的礦坑、井巷、冶煉遺存、手工作坊等。如此大規模的冶煉遺存顯然不是私人經營能夠獲得的,必須要一個統一有力的中央政府來調派管理。從礦料開採、冶煉、鑄造成器在這種複合遺址中都能找到相應遺存,青銅器的鑄造必然也是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

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青銅器

大約在商周時期,青銅器完全替代了石器作為生產和生活主要用具。所謂的先進生產力是在當時的生產水平下認定的。商代青銅器主要運用於酒器與兵器當中,兩者都作為禮器隨葬於墓葬之中,並且在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銅綠山

商代是一個愛好飲酒的社會,因此商代青銅器以各種酒器為主,如爵、觥、觚、杯、卣等。這些酒器構成了商代貴族生活的重要內容,以商代殷墟婦好墓為例,婦好墓中的青銅器也多數以酒器為主。商代也是一個愛好祭祀鬼神的社會,以酒祭祀祖先鬼神也是祭祀的重要內容。有人認為,商代貴族每每舉行宴會就會消耗大量的酒,酒產量的迅速增長,現實出商代糧食產量的提高。

商周時期青銅兵器最為常見,這一點與商周時期頻繁動亂和征戰的社會環境有關。根據甲骨文字記載,商代常常徵召軍隊征伐周圍其他部族。關於這些戰爭的性質,有的是為了反擊外來侵略的自衛戰爭;有的是為了平息國內叛亂的征戰;有的則是為了與其他族爭奪資源而主動發起的戰爭。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青銅觥

正是因為青銅器代表了先進生產力,因此作為商周時期諸侯王表示等級身份的重要象徵。商代以各種青銅容器和武器顯示商代貴族的身份和權威,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出自商代的貴族墓中,以其巨大的體型和重量成為商代"重器"。此外還有婦好三聯甗、婦好偶方彝、大禾人面方尊等都是商代著名的青銅器皿。

周代諸侯和天子以鼎作為表明身份等級的器具,周代有一套嚴格的用鼎制度,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時期,禮樂崩壞,諸侯紛紛僭越列鼎制度,著名的曾侯乙墓、中山王厝墓中都出現了九鼎的現象。

文明前夜與先進生產力,青銅器

曾侯乙墓墓葬形制

春秋時期的楚莊王曾幫助周天子討伐外族入侵,居功自傲,還在周王朝京畿內檢閱軍隊,周天子派大臣前去慰勞,楚莊王藉機尋問周王室鼎的大小。周使臣對曰: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小。將鼎的大小與政德衰微與清明相聯繫,可見青銅器作為國之重器的特殊地位。

結語:青銅器是代替石器的重要生產工具,見證了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的轉變。一般來說,人們認為青銅冶煉、城址、文字、禮制建築被視為文明起源的幾個標誌。青銅器的出現一向被視為是史前文明演變的重要標誌,也是史前社會先進生產力的體現。正是如此,古代社會人們才將對於銅器原料的掌握以及銅器的生產作為掌握至高權力的體現,為了標榜自己的身份地位,貴族諸侯在身前以青銅器作為日常使用。人們以青銅器為中心還形成了一套關於禮制和祭祀的規範制度,商代的青銅禮器隨葬,以及周代的列鼎制度都反映了以青銅為核心的青銅文化。從石器到青銅,從史前文明到青銅文明,人類生產技術的發展過程也是人們不斷進步和不斷走向文明的過程。

參考文獻

佚名《周易》

左丘明《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