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馬槊

馬槊,中國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記載:槊起源於漢朝,興起於騎兵為主的漢朝時代,即魏晉-隋唐。

1.歷史發展起源

在南北朝時期,有遊牧政權決戰於中原地區,尤其是在北朝,漢朝,匈奴等時期,重裝騎兵興起。自漢末至隋唐時期,世家門閥執政,因此槊這種威力強大但造價昂貴的武器,成了戰爭的主角。隋唐時期是重裝騎兵發展的高峰期,為了對抗重裝騎兵,馬槊開始廣泛應用。馬槊可視為槍的加強版,是騎戰中廣泛使用的重武器,秦瓊、尉遲恭、單雄信都是使槊高手。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馬槊

馬槊


2. 功能特點

馬槊的外形與槍,矛相近,但馬槊有長達六十公分的槊刃,兩邊開刃。可以想象這麼長的槊刃配上槊杆,其威力可想而知。製造這種馬槊不僅耗時長,成功率低,而且成本極高,所以自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以致到了宋朝之後,以文制武,文人領兵,馬槊開始走向沒落。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馬槊

馬槊武將


3. 馬槊的製作

馬槊的長杆並不是尋常木杆,而是拿做弓用的柘木為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篾,用油反覆浸泡上一年,在蔭涼處風乾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如此週而復始,數年時間才能製成,且成功率只有三成,造價驚人。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馬槊

製作馬槊所用木材


4. 結構特點

馬槊跟長槍的構造形態差不多,都是兩部分,分為槍頭和槍桿,朔的槍頭部分比一般的長槍要長,有五十到六十公分,相比一般的槍可是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更高了。它的的朔頭部分有明顯的稜,那就是為了破甲而專門做的,比較好的朔的槍頭也是特製的,它有多稜,像以前的八面漢劍一樣,八面劍是因為當時的工藝不達標而加強做的,而馬槊是工藝達標了為了有更好的殺傷力和破甲能力做的。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馬槊

馬槊

5. 善用馬槊代表性人物

在《資治通鑑》中有記載:(李)世民謂尉遲敬德曰:“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舊唐書》中記載:程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槊。

《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

這裡善用馬槊的歷史人物還有高傲曹(北朝猛將),秦瓊(大唐猛將)等等。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馬槊

馬槊

無論從歷史發展,殺傷力,戰場優勢以及自身的標誌來說,馬槊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冷兵器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