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曾經熱播的《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電視劇,不知你看了沒有?

也許你會覺得清宮戲裡所表現的生活情景,離現實生活太遙遠了。

孰不知,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很多來源於滿語。如哈、齊、牡、佳等城市地名,以及“埋汰”、“磕磣”、“咋呼”等東北話中,都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印跡。

我省是滿文化的發祥地,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達滿克友誼鄉三家子村,有著“滿語活化石”之譽,這是國內唯一“活態滿語”保留地。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我國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滿文化是我省有別於其它地域的重要文明特徵,是提升龍江文化軟實力的基礎所在。因此,更應重視、保護、利用好這一“文化寶藏”。

走進三家子村:瞭解“滿語活化石”

我省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的邊境省份,少數民族文化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特色鮮明,是龍江文化的根、龍江文化的魂。

富裕縣三家子村是清朝康熙年間滿族人在此建立的村屯,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我省除了在黑河有個別老人能夠使用滿語外,就是這個三家子村了。據瞭解,此村目前有固定人群20人左右能夠使用滿語進行交流。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2010年,富裕縣政府認定首批滿語文化傳承人16名,此後不久,有9位老人因健康原因而離世,後又補充到10人。其中年齡最小的也已經超過65歲,最大的年屆九旬,其餘都在70歲以上。由於年齡較大,三家子村滿語文化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富裕縣政府充分利用三家子村良好的滿語基礎,通過在小學開設滿語課、建立滿語保護區和滿語傳承人獎勵機制等途徑,為保護傳承活態滿語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些滿語研究專家認為:還應進一步擴大傳承隊伍,將50歲以上且有一定滿語基礎的村民納入培養範圍,由老帶新,定期舉行滿語傳習班,對積極參加併成績優良者給予經濟補償,進而擴大三家子滿語的社會基礎,確保滿語傳承的持續性與原生性。

省檔案館裡:60噸滿文文獻是無價之寶

黑龍江省是滿語文化的發祥地,省檔案館擁有 60噸的滿文文獻,這是無價之寶。但目前能寫能講能翻譯滿文文獻的人非常少,尤其是能熟知滿族習俗和文化的老人也在逐漸逝去……滿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令文化歷史界人士擔憂。

幾經坎坷,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迴歸到省檔案館。這批擁有22000餘卷的滿文檔案,雖經歷年整理,也僅對其中14000件文件整理完成了文件級目錄,佔總量的1%,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

對此,許多專家積極建言。有的認為,以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平臺,動員和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在政策、資金、師資等各方面給予重視和支持,建立滿語人才培養的教育體系和完善機制。

對如何開發這部分檔案文獻,有人提出,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將文獻電子化,永久保存的同時提供更多的研究學習空間等建議。

為了進一步落實滿語人才培養規劃,黑龍江大學2019年招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滿語)專業本科生20人,招生規模比往年提高了33%。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據悉,黑龍江大學還在現有中國史一級學科下,增設“滿文檔案與東北民族史”方向,於今年開始招生。此舉進一步完善了滿語人才培養體系,擴大了滿語本科生髮展空間。

投資500萬:建設滿學研究院

說起滿文化,不得不說一位重要人物,她為黑龍江滿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就是省政協委員、香港意得集團董事局主席高佩璇。

去年9月份,作為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名譽院長的高佩璇,來到黑龍江大學訪問。

高佩璇秉承國學泰斗饒宗頤教授對中華文化五大支流的眷顧,資助黑龍江大學500萬建設滿學研究院,並於2010年8月6日正式啟動“滿族文化搶救開發研究”項目。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據瞭解,此項目已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論文及譯文132篇,提交省人大、省委書記、省長等各級領導及部門建議30多項,獲得重視採納,獲得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共25項(國家級、省級、廳局級)。

並且,協助支持獲批主持國家級、省級、廳局級等科研項目40餘項立項。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於2018年獲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滿通古斯語言語料數據庫建設及研究》立項,標誌科研進入高層次新階段。

黑龍江大學:擬出版11部學術專著

說起滿文化,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省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所長、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孟秀。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郭孟秀位出生於虎林,畢業於南開大學。他對家鄉的滿語文化有著深深的眷戀。

據他介紹,目前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已與黑龍江大學出版社聯合申報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擬出版階段性成果《基礎滿語語法研究》、《滿族崛起對東北少數民族文化認同的影響研究》等11部學術專著。

據悉,高佩璇委員關於《推進滿文化搶救開發 提高龍江文化軟實力》的提案得到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在積極落實之中。按照提案建議及相關部門的要求,由黑龍江大學滿學研究院執筆起草的《黑龍江省滿族文化研究開發規劃》(徵求意見稿),正在向相關機構徵求意見,經修改完善後下發。

加快開發檔案:積極進行申遺

為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檔案館也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加快整理開發滿文檔案模式。

本人作為記者,去年末採訪了省檔案館有關人士。他們表示,正在加快推進滿文檔案整理編目等基礎性工作。有計劃地進行滿文檔案文件級翻譯著錄工作,逐年常規開展滿文檔案數字化加工工作,定期對滿文檔案現有成果進行鑑定, 分批向社會開放。

省檔案館還加快建設滿文專業隊伍。在此次事業單位改革中,特別設立滿文與外文檔案整理處,統籌組織和開展滿文檔案開發整理工作;持續引進滿文專業人才,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專業培訓。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省檔案館還進一步加快推進重點滿文檔案開發利用工作。啟動了多項滿文史料出版項目,並將一些文獻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願今後滿文化,在龍江沃土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成為黑龍江獨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黑龍江:滿文化發祥地,正加快開發歷史寶藏,打造魅力文化品牌

中國公主穿著傳統服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