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春天是桃花盛開的季節,片片飛花,豔如少女,爛若紅雲,美不勝收。在詩人們眼裡,桃花撬動了詩性,驚豔了春天!

“桃花源”是陶淵明在文學作品中,描繪的一個美麗世界。在陶淵明的筆下,溪水的源頭有一片桃林,而在桃林的盡頭,則是一處與世隔絕的生活入口。這是一種美好的田園生活,阡陌交通,良田遍佈,人口數量不多,沒有糾紛和矛盾,處處安靜祥和,人們過得快樂而滿足。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非常向往世外桃源。中國叫桃花源的地方很多,重慶酉陽、湖南常德、湖北十堰、安徽黃山、臺灣基隆、河南南陽、重慶永川等地,都有叫桃花源的地方。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述的“桃花源”,究竟在什麼地方?學術界存在很大爭議。

其實,真正的桃花源,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在桃花源裡,綠水青山,斜陽古道,小橋流水,福地洞天。我們可以看春花秋月,觀夏荷冬雪,經歷自然的輪迴。

山鳥似欲啼往事,桃花依舊笑春風。桃花源,一個屬於中國人的精神樂園。

在春天綻放的桃花,不知唯美了多少人的眼眸,驚豔了多少人的時光,洗滌了多少人的心靈。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絕美桃花詩詞。

《桃花源詩》

--魏晉·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古風》

--唐·李白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

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裡。

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

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桃源行》

--唐·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

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

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

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

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

更問神仙遂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

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

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

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

安知峰壑今來變。

常時只記入山深,

清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處尋。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礬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武陵桃源送人》

--唐·包融

武陵川徑入幽遐,

中有雞犬秦人家。

先時見者為誰耶,

源水今流桃復花。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桃源憶故人·暮春》

--宋·蘇軾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閒庭戶。

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題桃花源》

--宋·龔桂馨

碧樹花開醉晚春,

靈槎幾度泛天津。

可憐太守仙緣薄,

不是衣冠不屬秦。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桃花源》

--宋·曾鞏

來時秋不見桃花,

空樹寒泉瀉石涯。

爭得時人見鸞鳳,

不教身去憶煙霞。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桃源行》

--宋·王安石

望夷宮中鹿為馬,

秦人半死長城下。

避時不獨商山翁,

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幾春,

採花食實枝為薪。

兒孫生長與世隔,

雖有父子無君臣。

漁郞漾舟迷逺近,

花間相見因相問。

世上那知古有秦,

山中豈料今為晉。

聞道長安吹戰塵,

春風回首一沾巾。

重華一去寧復得,

天下紛紛經幾秦。

疫後餘生,不負山河,在春天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個約會


《桃花源》

--明·葛一龍

一澗入蒼煙,千花繞澗邊。

花開與花落,流水送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