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原标题:康荣祥: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新天水讯【天水日报记者 徐媛】中国核雕手工艺,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工艺的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明代文学家魏学洢就曾在散文《核舟记》中详细记述了微雕艺术的惊世之作,千百年来,工艺大师们都在尺幅之间绘就了神仙佛像、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的种种情趣,精巧雅致,微中见宏。

听闻在武山县,也有一位技艺精湛的核雕师傅。十几年间,他用精巧的核雕手艺,让在苏州、扬州、潍坊、广东等地较为流传的核雕技艺在武山生了根。带着好奇之心,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这位橄榄核雕师傅——武山县橄榄核雕非遗传承人康荣祥。

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转变,从退伍军人到核雕大师

初见康荣祥,四十出头年纪,身材壮实,浓眉大眼,乍一看仿佛与核雕这种精巧的手工艺并不相称。见记者讶异,他打趣道,“是不是觉得我不像个做核雕的?”想来是不只记者一人存疑。果然,他立马补充说:“很多人都说我不像个做核雕的,就连我的战友都说想不到我长得跟张飞一样,竟会这种精细活!”说罢,便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看着康荣祥粗大的手指及坦率的谈吐,让记者越发好奇这位乐观的核雕师傅平时精雕细琢的模样。记者想请康荣祥一试身手,他欣然答应。虽是手大指粗,但拿起细小的刻刀却是心灵手巧,只见刻刀在康荣祥手中上下翻飞,罗汉头的皱纹、笑容、神态越加真切,仿佛这位罗汉在核里沉睡了一个春秋,片刻间,就被康荣祥用刻刀唤醒。

“核雕虽小,却也是力气活。一般都是左手拿核,右手雕刻。雕刻时主要靠右手无名指掌握刻刀的力度和深度。”康荣祥边雕刻边为记者解说道。其实雕刻罗汉头这类作品,首先需要在核上画图、定型,再精雕细琢。不过对于老师傅康荣祥来说,胸有成竹则无需在核上勾画草图,他从艺十五年,早已熟练掌握了五刀“定位”的技艺。“五刀‘定位’即:鼻头一刀,眼睛两刀,耳朵两刀,关键是下刀部位准确,基本形态就出来了。”康荣祥说。

康荣祥从2005年就潜心研究核雕,从头道工序选料,到五刀“定位”,再到精雕细琢……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再加上十几年练就的技艺,就能将粗糙的核雕刻成精美的佛像。不过说来也神,虽熟练掌握了核雕的技艺,但核雕并不是日日都刻,还得看“时机”。康荣祥说,“有时候心平气和,下刀准确,雕刻出来质量高。但有时怎么雕都不合适,进度很慢,而且还会刻坏核,所以我从来不强求,不刻意赶进度。”

康荣祥是一个朴实真诚的人,提及学习核雕的初衷,他直白地说道:“艺不压身,主要想多学一门手艺,为了以后的生活。”但就是这样一个质朴的信念,让他开始了成长。

1998年12月,康荣祥三年兵役生涯结束,退伍后他便去了南方打工,期间曾学过电焊、汽修等。一次偶然的机会,康荣祥通过妹妹接触到了核雕这门手艺,心里想着以后七老八十了,可以靠这门手艺生活。但渐渐的,他也被核雕的魅力所吸引。“对刚开始创作的人来说,核雕有难度、有挑战,但更有乐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刀会有怎样的变数,这就是核雕魅力的所在。”康荣祥说,也是从那时起他便醉心于核雕这门手艺。

起初,康荣祥打工之余在网上搜索教程,潜心学习,渐渐的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来通过妹妹有幸认识了核雕大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技艺大增。2006年一个平常的午后,康荣祥毕生的第一件核雕作品——寿星完成了,那对他来说是一段不可忘怀的记忆。“那天,核雕寿星快要完成时我很高兴,下午妻子逛商场回来看见成品,也兴奋得夸赞像模像样。虽然现在做的核雕比当时那个寿星精致多了,但那个作品却对我意义重大,当时那种兴奋感,一直刻在脑子里,没有忘过。”康荣祥陷入了回忆。

在“寿星”之后,康荣祥又完成了无数作品。十五年间,他刀刻不辍,技艺越发精湛。罗汉、弥勒、菩萨、十二生肖、山水、花草、鱼虫等核雕作品,时常现于手下,且个个都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回乡,创立自己的品牌

2015年,康荣祥与妻子张建华带着一手雕刻绝技回到了家乡武山县洛门镇罗屲村。

归乡之后,康荣祥看到村里以外出打工者居多,便想着吸纳更多人学手艺,让其在家门口发展就业。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将自家的院落改建成小型加工厂,免费教村里人学习核雕技术。“那次共收了20多个学徒,我和妻子白天教他们雕刻技术,晚上就在灯下为别人代工雕刻,毕竟我们也要生活嘛。”

然而,天不遂人愿,让康荣祥与妻子挫败的是,花费了一年多的心血竟没带出一个徒弟来。“并不是我们不愿教,而是大多数年轻人都太现实,一时兴起跑来学榄雕,心却静不下来,没有耐性与毅力。”康荣祥说,也曾有学美术的学生过来学,初看他觉得很不错,既有美术功底,又肯学。但后来在雕刻过程中不慎弄伤手后,就一直推说有事,之后便再也没有来过了。

康荣祥觉得很痛心,他伸出自己粗糙、带有刀痕的双手展示给记者看,“做手工艺的人都知道,手受伤是很常见的事情,我初学核雕时双手经常被划伤。即便是现在,稍不留神也会受伤……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啊,学核雕难免会伤手,没有伤过手怎么能学到真本事呢?”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就核雕这项技艺而言,长期不变的坚持,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才能参透其中不可言说的精髓,造就真才实学的手艺人。

带徒一事的无疾而终,曾让康荣祥消沉过一段时日,他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所幸,因着对核雕的喜爱与妻子的支持,康荣祥痛定思痛后决定,开店并创立自己的核雕品牌。

“那时做核雕已经10年了,也为别人代工了10年,人一辈子也没有几个10年,我就是想坚持看看,看会不会有所转机。当时便有了破釜沉舟的感觉,想着我代工10年为别人做嫁衣,没有人知道那些作品出自我手。当时就想着,既然核雕让我无法割舍,那何不大胆放手一搏,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华祥。”忆及当初,康荣祥笑着说道,当初思前想后想过许多名字,最终选用了妻子的“华”与自己的“祥”,虽然不太响亮,却是夫妻二人携手共渡难关,共建美好未来的决心。

自此,康荣祥推掉了所有代工的活,专心做起自己的原创作品。即便所雕之物,皆是以前雕过无数遍的花鸟鱼虫、菩萨罗汉,但在康荣祥手中,出现于一枚枚小小橄榄核之上的雕刻作品,绝不会有雷同。“当然,这也得益于核雕受原料影响。每一粒橄榄核如同人的指印一般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创作中需要细细审视橄榄核,依据其形纹决定雕刻的题材内容,因而每一件核雕作品都是孤品,难以复制。”康荣祥说。

细细观察康荣祥工作台上琳琅满目挂着的作品,记者发现,每件作品的背后都刻有“华祥”二字。张建华告诉记者,虽然不代工以后收入少了许多,但他们夫妻二人从未后悔过。“做手艺人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我相信假以时日我们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今,四年时光匆匆而过,在康荣祥夫妇的不懈努力和武山县的持续宣传推介下,华祥橄榄核雕逐渐被更多人知晓,甚至有新疆、兰州、陇南、定西、礼县等地的爱好者会慕名前来,这于康荣祥而言,是希望更是曙光……

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创新,立足天水本土文化

15年的时间里,康荣祥已经制作了两三千件作品。仔细探究,你会从他的作品中窥见他眼中的天水。

麦积山石窟的东方微笑、武山水帘洞的东方维纳斯、甘谷大像山的释迦牟尼、武山木梯寺的翘脚菩萨……2016年6月以来,康荣祥将创作目光锁定在了天水本土特色文化上。

提及缘由,康荣祥缓缓说道:“2016年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华祥橄榄核雕代表武山县文创作品到市上参展。我们的作品摆出来后,很多人反映作品过于传统,都是十八罗汉、弥勒佛、财神等,并没有天水特色。这给我提了醒儿,对于很多外行来讲,他不会去认真比较作品在表情等细微处的差别,他看中的是轮廓、是特色、是独一无二,于是我就生出了雕刻天水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想法。”

第一件有天水特色的作品,自然是康荣祥再熟悉不过的“东方维纳斯”。在华祥工艺店内,挂着不少雕有东方维纳斯的项链,每个“东方维纳斯”都额心有一突起尖瓣,极富生机。垂在两耳间,不知是头发还是花束的波纹,浑然一体地将其面部衬托得自然而和谐。细细探究,又会发现每个“东方维纳斯”的表情、眉眼、唇角处又不尽相同。但不论是哪种形象的“东方维纳斯”都给人以飘逸秀美、纯净脱俗之感。指着记者手中的“东方维纳斯”,张建华笑着说,“东方维纳斯”一经雕出,就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并一举成为康荣祥的另一代表作。

“虽然陆续创作了一些有关天水的作品,但还远远不够,以后我会多到天水的各个景区走走、看看,希望可以创作出更多可以宣传、推介天水的作品。”康荣祥说。

从小视力就优于常人的康荣祥,曾经也是部队的“神枪手”,但随着时光流逝,有时他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核雕既费心神,又费眼神,他深知终有一天视力会不如从前。

其实于许多人而言,关于核雕的记忆多源于中学课文《核舟记》一文,从事核雕的艺人更是寥寥无几。但提及今后,康荣祥依然踌躇满志。“虽然华祥这个品牌才初露头角,但我想尽力将它做大做强,也在尝试将这项古老的技艺换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虽然带徒弟的想法曾经破灭过,但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一批年轻人从我这里接过班,把具有华祥特色的核雕传承下去,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天水扎牢根。”

在他人看来,或许这条传承之路并非阳关大道,但这位心怀理想的手艺人却刀刻不辍,一直在脚踏实地的岁月里劳作,从风华正茂到知命之年,从未停歇……

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一核一世界 “神枪手”埋首毫厘间雕琢万千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