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三省交界醫療高地呼之欲出

◆聊城硬核戰“疫”答卷體現了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較高醫療服務水平。作為正在崛起的冀魯豫三省交界醫療衛生高地,聊城將通過不斷創新、探索,繼續提升綜合醫療服務能力,全力提高群眾健康保障水平。

□記者 李 夢 高 田

通訊員 金增秀 報道

本報聊城訊 截至3月30日,聊城已經連續48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聊城市落細落實落準防控舉措,早於全省開展核酸檢測和CT檢查“雙篩查”,在全省率先集中隔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成為全省首個住院病例清零市,交出確診病例零死亡、100%治癒率和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硬核戰“疫”答卷。

“這一成績體現了聊城市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較高醫療服務水平,是聊城傾力建設冀魯豫三省交界醫療衛生高地的必然結果。”聊城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魏天山說。

聊城市擁有4家三級甲等醫院,3家三級乙等醫療機構,18家二級甲等醫院,多家醫院的多個專業科室具有區域優勢,東昌府區等5個縣(市、區)被國家衛生健康委批准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魯西和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區的技術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去年,聊城出臺《關於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意見》,擬投資9.03億元推進實施“聊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以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健康紅利,惠及冀魯豫地區千萬群眾共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成果。

“謝謝黃大夫和ICU的醫生護士們,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去年12月23日,在聊城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楊先生,轉出ICU時激動地說。來自河南濮陽的楊先生因消化道大出血、多臟器衰竭緊急轉入聊城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後又出現2次心臟驟停,經過ICU和消化內科醫護人員全力救治,20天后康復出院。

聊城市人民醫院作為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區擁有高知名度的醫院,服務範圍輻射冀魯豫周邊近2000萬人。目前已建成並發展成為全省第一家以神經外科為班底的腦科醫院,是全省首個國家高級卒中中心、五星高級卒中中心,開通了“急性顱腦創傷綠色通道”,術前準備時間由60分鐘縮短至目前的30分鐘內,重型顱腦創傷病人救治時間大幅提速。去年11月,一名因車禍受傷、深度昏迷的15歲患者從接診到送達手術室,用時僅21分鐘,術後3天清醒。該院兒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和重點專業,診療區域輻射河南、河北、安徽以及省內周邊地市,年門診、出院患者中,省外患者佔比分別為22.5%和23.3%。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處於冀魯豫三省交會處,醫療服務半徑達100公里,輻射山東、河北和河南30餘個縣(市、區),服務約500萬人,外埠就診患者近40%。前不久,菏澤當地一名醫生劉先生慕名專程來到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施行肺結節微創手術,恢復效果令他十分滿意。

此外,聊城市各縣域醫院的能力建設同樣可圈可點。東阿縣人民醫院是國家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先進經驗多次在全國會議上作典型發言,目前,全縣90%的患者留在縣域就醫,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基層醫療目標。該院心臟病專科為心臟病治療的區域性醫療中心,是省內僅能開展心臟移植的幾家醫院之一。去年2月,該院曾為一名在省市3家醫院救治無果的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成功施行手術,並於9天后康復出院。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作為全市首家三級婦幼保健機構,去年被確定為聊城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近日,該醫院通過多學科介入成功救治了一名遭遇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的孕婦,新生命的平安降生贏得社會廣泛讚譽。去年,聊城市衛生健康委獲評“全國腦血管病防治優秀管理單位”,與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共同打造了全省首個國家胸痛中心全市模式。魏天山表示,聊城作為正在崛起的冀魯豫三省交界醫療衛生高地,將通過不斷創新、探索,全力提升綜合醫療服務能力,全力提高群眾健康保障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