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禮儀100分,開口就成祖安人?

撰稿丨烏拉拉

排版丨王一帆

本文不針對任何UP主和視頻和遊戲和個人

說起彈幕,可能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小破站”。作為嗶哩嗶哩(下文簡稱B站)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彈幕已經成為諸多用戶觀看視頻時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這種實時評論極大增強了視頻的互動性,除了分享感受、補充吐槽視頻內容外,也創造出了不少有趣的梗,使我們即使“孤獨”觀看也感覺熱鬧非凡,許多精品彈幕更是讓人拍手叫好。

但也許諸位最近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一群神秘戶籍的人類,他們以其自身卓越的環境改造力,可以迅速在各種地區建立起他們自己的素質廣場,開始大型綠化工程,並且很可能讓屏幕前的你難以剋制加入他們的衝動,立刻用他們獨特的打招呼方式發送一條相似彈幕。

他們,就是“祖安人”。極度簡單解釋,就是“罵人”十級選手。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B站近期某部熱門番劇的截圖)

01

祖安到底是地球上哪個村?

“祖安”最初只是遊戲英雄聯盟(LOL)中的一個朋克背景的遊戲區,即中國服務器的電信二區。雖然祖安在遊戲內也一直以其罵戰的狠毒著名,但其出圈還要從李政講起。

李政是LOL主播,被譽為“國服第一艾克”(艾克是英雄聯盟中來自祖安的一名英雄),在一次遭遇奇葩隊友後,李政開始了“鍵盤口嗨”,對隊友進行言語攻擊,而該界面被網友分享了出來,因其辱罵用詞之“精妙”而迅速走紅。而那句“這就是祖安人打招呼的方式”原本是“艾克”的一句招牌臺詞。當然,“這種方式”後來已經被曲解為“狠毒罵人”。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圖源網絡)

B站本身就是一個二次元們的聚集地,這樣的“梗”自然不會輕易放過,祖安人“移民”B站也不是一件怪事。除了彈幕,在“祖安”梗出現後,B站迅速興起了一波“祖安系列”視頻,多采用動漫視頻加重新配音的形式,配音內容當然就是轟轟烈烈的“罵戰”,所謂“在祖安,只有強者才配擁有媽媽”。

但真正的“祖安人”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背上這樣一個“罵名”,也許甚至有點冤。在知乎一條“祖安區現在怎麼樣?”的問題下,有網友評論表示“祖安不是一個罵人的區!只是一個遊戲老區而已。”B站UP主情報姬在一篇名為《被髒話嘴臭所曲解的祖安文化》的文章中談到:“對真正理解現在祖安現象的玩家來說,髒話並不是核心,這種充滿朋克的對抗精神才是關鍵。而很多創作者並沒有領會祖安文化的內核,只模仿到了皮毛。”所謂的皮毛,就是花式罵髒話。

我對LOL並不熟悉,所以本文也不討論“祖安文化”汙名化或者“祖安區”是否當得此名的問題,對上文UP主的解釋也不置可否。如有感興趣者,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就像諸多“真祖安人”作辯護的那樣,嘴臭的噴子們絕不是祖安區的特產,甚至也不是遊戲界、彈幕界的特產,現在的“祖安”更像是一個代號、一個形容詞,是給具備出口即“粗”特徵者的一個別名,而這些人、這些現象的存在其實都比祖安這個梗的出現早得多。大家都在網上衝過浪,無論天涯海角,哪裡缺少嘴臭的噴子呢?無論是微博還是公眾號文章評論,人身攻擊、無關事件本身的辱罵、連篇髒話等等都能分分鐘讓人感到不適,充滿戾氣的絕非只有那個叫做祖安的服務區。

因此特此聲明,文中所提到的“祖安”是泛指,與該遊戲服務區沒有關係,只針對其引申義以及系列現象。

02

當祖安成為一個梗

為了更好地理解祖安人,我們可以先參考一下百度百科對於“粗口”的解釋。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圖源:網絡)

根據百度的釋義,粗口最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宣洩強烈情緒”。在諸多研究“網絡噴子”的論文中都會提到“情緒感染”,且負面情緒尤其具有這種感染力。最初在遊戲祖安區開啟罵戰的人,有不少是像李政那樣因遇到水平差的隊友等激起情緒的事情而用粗口發洩,發展到後來變成了聊天區的大型對罵也可以理解為情緒感染,或者是大家只是再找一個方式宣洩自己壓抑的戾氣。

先不論用爆粗口來宣洩情緒的方式是否有合理性,因為似乎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很多人都在情緒激烈時爆過粗口。但是在面對傳統意義上的“噴子”“粗口”“罵人”時,我們內心有一條鮮明的標準線,即儘管自己也參與過這些行為,但我知道這些是不好的。

根據上述,用“罵人”、“噴子”、“粗口”來形容B站的祖安現象,或許有失偏頗,通常的“情緒宣洩說”似乎也並不能完全解釋B站的情況。

與傳統的“爆粗口罵人”或者最開始LOL祖安區的罵人相比,B站的“祖安人”有以下幾種特徵:粗口和罵詞沒有針對對象、爆粗口罵人時負面情緒並不一定高漲、大多數的祖安行為並無主觀惡意。也就是說,“祖安”對於B站的許多用戶而言,僅僅是一個惡搞梗,並無攻擊性。當一個東西變成梗之後,它的好壞似乎模糊了,原本不能被認可的一面,在作為梗時似乎具有了新的合理性。

如果說那些只是單純跟風的彈幕不夠典型,我們可以看一下祖安系列視頻。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在搜索欄輸入“祖安”後出現的內容)

根據視頻的播放量即可見祖安系列視頻的觀眾不在少數,事實上,在祖安系列井噴的時候,不需要特地搜索,也能在B站首頁或一些分區的推薦中看到相關視頻。

這些配音視頻中的臺詞可謂是“祖安文科狀元”,可以不帶髒字的罵出致命一擊,有的在選取視頻上也下足了功夫,除了一些鬼畜名場面之外,迪士尼公主和不少動漫卡通人物也沒有逃過祖安之口。然而所有的祖安都有一個特點,即不對事、不對人、只是單純罵。如果說非要有對象,那恐怕就是觀看視頻的人了,不過觀眾們顯然也不會因為這些辱罵生氣,而是飛速發出彈幕“永久反彈”。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某高熱度祖安系列視頻截圖,再次強調不針對任何up主)

可見點開“祖安”視頻和點開其它搞笑視頻的初衷很多時候其實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圖個樂子。我們可以善意地認為做視頻的人和看視頻的人都沒有什麼“惡意”,既不是因為被一件事觸動了怒點,也不是因為多麼有戾氣,只是在找樂子、開玩笑。

最近瀏覽過B站的朋友也許已經發現,“祖安系列”開始減少,不少UP主已經將視頻下架,也有一些UP主開始反向聲討,其中被譴責最多的是一個名為《祖安之歌》的視頻,該視頻截自電影《梅姑》,主人公梅姑是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孤兒,歌詞本身講述的是孤兒們的處境,在“祖安”梗盛行之後成為“祖安聖歌”。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圖源:網絡)

在評論區中,有不少人表示不應拿孤兒開玩笑,但視頻的彈幕仍是那句“永久反彈”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圖源:網絡)

有位用戶在該視頻下的評論認為祖安文化是“被壓抑的人性”、“社會個體的虛偽化的表現”、“個體虛榮心的體現”,該用戶在第一條中還詳細談到“罵人還要拐彎,不能直接罵,要文明的罵人,說明人性的惡欲被社會教育所壓迫產生進化。”作者本人沒有對祖安人進行過心理學調查,對於該用戶的結論也不敢亂下評判,並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該視頻發佈於2月15日,而評論區的大多數反對評論發表於2月28日之後。在2月29日,一位名為“零明”的UP主發表視頻《我反對祖安風氣,你們可以罵我了》,該視頻中,UP主表達了自己對祖安系列視頻的不滿,並選取了《祖安之歌》視頻,認為其是對孤兒的傷害,該視頻截至3月20日22:00,共收穫445萬播放量,登上當日榜第四名。儘管“零明”表示只是就事論事,不希望大家去攻擊任何提及的UP主,但顯然實際與他希望的不太一致,如果說此前祖安作為梗是大家的一個共識,那麼這個視頻彷彿敲響了警鐘,不少人仍然堅持“祖安”只是個沒有惡意的搞笑梗,也有人恍然大悟,沒有惡意難道就是對的嗎?梗可以將所有東西合理化嗎?

一方面,被提及的UP主不少受到了網友們在評論區的批評,除了被要求刪去視頻外,有的甚至受到了人身攻擊。但另一方面,正如“零明”視頻的標題所說,該視頻的評論區中的確有不少人對他進行了反對,反對者認為“這只是一個梗,B站之所以聚集了那麼多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裡大家可以隨意玩梗。”對那些在《祖安之歌》下的批評者,他們也怒斥其為“跟風”、“反對祖安,自己又跟祖安有什麼區別?”、“上一秒還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卻在道德綁架”。

03

當祖安語變得日常化

B站的“祖安現象”完全只是個梗嗎?或許有些追潮流製作的視頻是在玩梗,但也無法排除部分人是在打著梗的名號“正當地”爆粗口。為粗口罵人不是“祖安”興起後的事,“祖安”作為一個網絡用語,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淡去,但其代表的現象和內涵本身不會那麼容易消失。

在遊戲的祖安區,由於官方越來越多的屏蔽詞,用戶開始將“祖安語”日益豐富起來,怎麼不帶髒字罵人成為一種新的話語潮流,“祖安”的流行與玩家們出神入化的遣詞造句能力脫不了干係。說白了,罵你是一回事,但我還要罵出花樣、罵出新意,拐著彎罵。顯然,不帶髒字、諧音等都只是一種花樣,並不會影響它是“髒話”的本質。

在知乎上搜索“祖安”,會出現下列問題: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圖源:網絡)

除了各種祖安語錄外,網上可以找到各種祖安話教程、祖安人測試題、祖安句式、祖安公式,簡言之,祖安語宛如一個新的語言被不少人學習,而且所有人都可以迅速掌握,甚至無師自通、自由發揮。根據祖安公式(文明你我他,在此不詳細舉例了),有人戲謔地把“祖安”解釋為“祖上安寧”(祖安用語往往會問候對方的祖宗)。

然而在B站的彈幕中出現的所謂“前方祖安廣場”的意思並非指有人開啟了花式髒話模式,通常情況下只是視頻前方的彈幕出現了大量某些單音節常見髒話及其諧音,如“草(一種植物)”等。彈幕中出現的此類“祖安現象”(我們姑且也稱之為祖安)與上文談到的單純玩梗稍有不同,而是包含了一定的情緒和指向性,當然惡意也談不上,更多的是藉此表達現在的一種心情。但從語言上看,也並無太多花樣,簡單粗暴、重複使用。早在“祖安”之前,彈幕上就常出現“奈何老子沒文化,一句**行天下”,多表達一種褒義的讚歎。

王希傑先生在《修辭學通論》中指出:“得體性指的是語言材料對語言環境的適應程度。”髒話的使用是否得體並不能一竿子打死,也需結合相應語境,粗口和低素質、沒道德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繫,即使是在書面文學作品中,髒話也經常出現。在茅芽先生《“髒話”的意義——王立純小說的語言分析》中,他寫道:“受主流話語排斥的‘髒話’並不能一概排斥,因為第一,‘髒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性真實;第二,受社會主流話語格式排斥的‘髒話’並不一定完全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們社會的‘合理’準則本身並不是不需要經過批判性的反思的,即主流話語並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因為‘合理’、‘理性’和‘文明’的標準本身就是強勢社會力量確立的。”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圖源:網絡)

彈幕作為一種實時評論的互動模式,以吐槽為主要內容,多用來傳達用戶當下的第一感受,與傳統評論不同的是,彈幕往往與口頭用語接近,在這種情境下,要求彈幕全部使用高雅的書面語顯然不合情理。當然,彈幕中的髒話自然也沒有像茅芽先生分析的小說裡的髒話使用那樣有什麼深層意義。如果非要加一個解釋,可能這只是成為了大家的一種習慣,這些話語已經像其它詞一樣成為了日常用語的一個部分而已。在《當代青年群體使用“網絡髒話”動因的實證研究》一文中談到:“由於接觸髒話的普遍性減少了青年對使用髒話負面影響的認識,減弱了其嚴重性,因此造成了青年對髒話使用的‘脫敏效應’”。

在B站的彈幕禮儀考試中,曾明確提到不能使用粗俗彈幕,但也許在很多用戶心中,這樣的“祖安”彈幕已不能算作粗俗彈幕,可能劇透、刷日期或JO廚(不針對JO廚,筆者也是JO廚,只是舉例)比這些彈幕更令人討厭,即使是彈幕禮儀滿分者,也許也能輕輕鬆鬆打上一句“祖安語”。如果非要說“祖安語”的出現對彈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也許就是它作為一個好玩的梗,讓一些本來的敏感詞以一種新語言的方式出現,在脫敏效應的基礎上又加了一些“有趣”的合理性吧。如果試想一下,在一些祖安廣場出現的場景中,我們原來是怎麼表達情緒的,可能好多人都該失語了。

PS.如對本文有任何意見,請大家針對內容開罵,勿在評論區修建祖安廣場。

祝大家全家幸福安康。

參考文獻

[1]茅芽.“髒話”的意義———王立純小說《甜菜進行曲》的語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02, (4) :64-72.

[2]李長健,沈露依,但思臣.當代青年群體使用“網絡髒話”動因的實證研究[J].東南傳播,2019(09):96-99.

[3]張發祥.“髒話”在特殊語境下的得體性[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65-67.

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弹幕礼仪100分,开口就成祖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