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導演,為什麼《陸戰之王》和《士兵突擊》的口碑差這麼多?

三分鐘看大片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東陽電影

陸戰之王和士兵突擊都是由康紅雷導演制導,康紅雷—國家一級導演,由《激情燃燒的歲月》而成名。

為何同一個導演拍出來的作品,口碑相差如此之大,下面我來為您解答。

陸戰之王的題材不錯,但是毀在了感情戲上。一部熱血的軍事題材,但是你加入了這麼多的感情戲,讓觀眾很尷尬。

喜歡看軍事題材的大部分是男人,但是裡面的感情戲,作為一個男人,覺得這不是畫龍點睛,而是畫蛇添足之手筆。

如果沒有這些感情戲,再多加打磨一些劇情,此片的寇口碑必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士兵突擊一經播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向,同時也把主演王寶強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許三多是農村孩子,為人木訥,但是有一種狠勁,他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精神,激勵了很多人。

這個人物形象很飽滿,憑藉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影響和感染了很多人。



陸戰之王看著看著,就會發現一些不必要的內容出現,然後讓人沒有耐心。

士兵突擊則是越看越有味道,完全被帶入進去。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比下來,自然陸戰之王毫無可比性,得到低分也在意料之中。

以上就是我所有的回答,最後祝您事業順利。


東陽電影


《陸戰之王》豆瓣評分為5.0分,這個分數很尷尬,意味著不在及格線上,可以稱之為爛劇。而《士兵突擊》豆瓣評分9.3分,不僅是高分,連口碑都不錯。同樣是當代軍旅體裁的電視劇,而且還是同一個導演,差別為什麼會如此大?

《陸戰之王》是建國70週年的首部獻禮劇。該劇主要講述95後的新兵張能量,進入部隊後,與老兵班長牛努力和特種兵楊俊宇之間不打不相識,在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與摩擦中,理解對方,信任對方,最終組成“坦克三劍客”,出色地完成新型坦克的測試任務。

《陸戰之王》中的男主角張能量由陳曉飾演,典型的富家子弟,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高考失利後,進入部隊,因軍隊嚴格的紀律,他不得不改掉以前的惡習。本以為,他憑藉良好的條件,成為部隊裡的出色人物。沒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張能量的自信心受挫。還好,他在高手如雲的軍隊裡,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收穫了成長。

《陸戰之王》中的班長由王雷飾演,王雷演過很多軍旅劇,演技自然不在話下。加上,牛努力這個人設很討喜,雖然出身貧賤,但他有遠大的理想。為了實現夢想,他一直努力考取軍校,結果,因張能量的出現,牛努力與軍校擦肩而過。

《陸戰之王》中的男配角楊俊宇由吳越飾演。他是特種兵,有兩把刷子。

分析下來,《陸戰之王》中三個男主角都很正能量,人設很討喜。毀就毀在感情戲上。張雅欽飾演的黃曉萌是一名女坦克兵,在劇中,與張能量有不少感情戲。本來是一部正能量的軍旅劇,結果因感情戲的突出,變成了愛情偶像劇。

當年《士兵突擊》一播出,就引起了巨大反響,到現在,仍然是評分口碑很高的軍旅劇。許三多的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激勵著無數人。許三多是農村娃,為人木訥,但身上有一股狠勁。他曾經因膽小被集體拋棄,後又完成被集體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次,人生開掛,成為五班集體的感動。最終,從一個“孬兵”變成了一個“好兵”。

《士兵突擊》中,最令觀眾滿意的就是許三多。這個人物形象很飽滿,從來,沒有因為農村出身而變得不自信,反而,憑藉憨厚吃苦的特性,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感動”。

《陸戰之王》剛播出時,很多人說90後的《士兵突擊》,播著播著,就會發現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形象,都與《士兵突擊》差遠了。張能量的人物形象不夠飽滿,加上強加進去的情感戲,都令劇情大打折扣。

如今,《士兵突擊》已成為一代經典,評分和口碑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陸戰之王》低評分,低口碑,成為年度爛劇,兩者是完全無法比較的。當《陸戰之王》PK《士兵突擊》,後者自然是大贏家!


影視口碑榜


《陸戰之王》和《士兵突擊》都是由康洪雷執導,不同的卻是《士兵突擊》成為了經典佳作豆瓣評分高達9.3分,而《陸戰之王》卻成為了爛片豆瓣評分只有4.9分,連及格分都達不達。原本以為這部軍旅劇能像《士兵突擊》一樣成為經典,沒想到豆瓣評分卻差出了4.4分。



我覺得康洪雷時隔13年再次導演軍旅主題的影視劇《陸戰之王》,一定是希望能像《士兵突擊》一樣成為不可超越的經典。然而觀眾並不買賬,因此也造成了口兩極分化的原因。不同的是《陸戰之王》這部新的軍旅主題劇,更注重於陸戰。




該劇講述了95後新兵張能量和黃曉萌進入部隊後遇到老兵班長牛努力和特種兵楊俊宇,新老兵一次次的摩擦,觀念的碰撞,最後卻成為了把後背交給對方的過命戰友,然而在一次次的磨合中,相互信任、彼此理解也收穫成長,最終成為新時代坦克兵並出色的完成了新式坦克的測試。



《陸戰之王》的男主張能量(陳曉飾)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家子弟,因考大學失利,在他爺爺的勸說下入伍,而且還是條件非常艱苦的坦克兵。在嚴明的部隊紀律下,張能量慢慢的收起了富家子弟的脾氣也逐漸的改掉了自身的壞毛病。本以為改過自新後評價出色的表現能迎來“春天”,沒想到部隊卻是人才倍出的地方。他也真正的體會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個道理。



然而《士兵突擊》卻是以“孬兵變好兵”為主線,更多講述的是戰友情、軍營感。該劇也是我這麼多年來看過唯一一部沒有女演員的影視劇,雖然都是是一群大老爺們,但我感覺一點都不乏味。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即使該劇沒有女演員,我的視覺上一點也沒有感覺到疲勞。



許三多這個人物形象也更加的飽滿,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也憑藉吃苦耐勞的精神換來了觀眾一絲絲的感動。



《士兵突擊》中的男主許三多是一個木納的老實人,擺在人群中撈也撈不著。在眾人的眼中許三多就是一灘爛泥,永遠都扶不上牆。然而他卻憑藉“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強意志,一次次的讓戰友們刮目想看,最後成功的進入了老A的隊伍。



與之形成對比的卻是成才,名如其人鬼點子非常多,但可惜的是他沒有用在正途上,整天都在權衡利弊。



我個人覺得《陸戰之王》播著播著就與自己的主題背道而馳,感覺更像是偶像劇。偏離了主題觀眾自然不會買單,即使是《士兵突擊》積攢下來的粉絲也不會給《陸戰之王》什麼情義好評。《士兵突擊》和《陸戰之王》這次口碑、收視率的大比拼,毫無疑問《士兵突擊》也是碾壓式的勝利。


劇敢想


我還是看團長吧!



小山思子


已經棄劇,開始很喜歡王雷演的牛努力,有一種當兵的一身正氣還略帶憨憨的兵氣。看到陳曉演的張能量那自以為是的樣子真不喜歡,越到後期越加些無關軍事的感情戲,非常讓人反感,完全變成了軍旅版的言情戲,拖拖拉拉,黏黏糊糊。即是獻禮祖國70週年,請嚴肅對待劇情。即使要表達,當兵的各種優質資源,也要切合實際,至少別亂編。


木語清靈1


首先,《陸地之王》的名字會讓人產生歧義,本來看到這部片名,一般人都會以為這是一部熱血、激情、刺激的軍旅片,自然對片子的評判更嚴格,再加上導演曾導演過《士兵突擊》,觀眾對這部片子的期望也更高,因此如果這部片子令人不滿意,觀眾肯定會打更低的分數,因為他觸怒了觀眾;

再者說,軍旅片就是軍旅片,應該嚴肅認真,要能提現軍人的鐵血精神,不拋棄不放棄,軍旅片不是愛情片,哪有男女軍人隨意混在一起的軍隊,因此這部片子出現了女主就是一大錯誤,而且軍旅片應該更注重軍人生活的刻畫,強調軍人紀律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更突出軍人的真實生活,那種隨意生活,不聽從命令,明目張膽談戀愛的只能是虛假的軍人;

最後,演員嘛,想演軍人,不吃點苦怎麼行,你看寶強演的許三多多慘,你在看看陳曉演的軍人多麼光鮮亮麗,整天臉蛋都是白白淨淨的,我們不能說陳曉演技有問題,我們應該說導演拍的就有問題,畢竟他作為一名老導演,應該知道真正的軍人一天天都應該是什麼樣子,要多嚴肅少嬉笑,衣服永遠乾乾淨淨的好假啊。

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觀看!







銀時太懶了


一個是一個農村孩子到部隊從最開始的不被待見到被人仰慕的兵王。表現的是軍人的血性和團結。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另一個是電視劇的通病只要出現女演員你就能猜到後面的結果。軍旅題材變成愛情故事。再一個現實生活中有士兵開著坦克在野外遇見私家車女司機還逗樂子的嗎


雲龍---H


康洪雷,曾經導演了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直到今天都是中國最經典的戰爭劇。

可就是這樣一位大導演,2019年康洪雷導演出的《陸戰之王》,口碑質量和收視率,全部都撲掉了。

既然是同一位導演,為何《陸戰之王》都不高呢?

如果根據過去的現象歸納和總結,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只有一個。那就是《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編劇蘭曉龍,在這兩部電視劇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康洪雷只是其中之一。

首先,導演康洪雷已經度過了創作巔峰期。康洪雷導演出生於1962年,今年已經57歲,都已經接近一甲子的老人了。

康洪雷早期當副導演出生,比如98版央視《水滸傳》康洪雷就是副導演,同樣的副導演還有一個張紀中。2000年過後,張紀中開始翻拍大陸金庸劇,康洪雷在《笑傲江湖》還給張紀中當過副導演。

1999年,康洪雷導演37歲首次導演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大獲成功。

2006年康洪雷46歲,導演了《士兵突擊》,2009年康洪雷49歲,導演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當然從影視劇導演再到播出的時間差,康洪雷導演是在42歲到45歲左右,交出導演生涯最經典的兩部作品,處於當時的創作巔峰期。在此過後作品開始穩定下降,直到《陸戰之王》各方面的大滑坡。

康洪雷導演文化創作的巔峰生涯,與中國大量老一輩導演創作生涯是相同的。

比如導演了《編輯部的故事》,後來經典青春劇《奮鬥》的導演趙寶剛。趙寶剛出生於1955年,2000年前後五年是創作巔峰期,年紀也是40歲到50歲左右,然後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交出言情爛劇《青春鬥》。

這個連電影大導演都適用,比如張藝謀,陳凱歌等等。他們都是50年代出生的,90年代文藝片巔峰時期。年紀也是40歲到50歲期間。後來的作品各方面持續的下滑,近年的作品,還在苦苦的堅持。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中國很多大導演或許現在內心的夢想都沒有熄滅。但人一旦年紀大了,無論是思維,體力都比不是壯年時期。尤其時代發展太快,文化創作的觀念很容易和時代脫節,自然就變成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這種現象對於搞文化創作的可謂是鐵律,除了內地影視劇大導演,香港大導演也不能免俗。吳宇森,徐克,王晶,杜琪峰,成龍,周星馳等等,全部都一樣。

所以,《陸戰之王》各方面的不行,導演康洪雷度過了創作巔峰期必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編劇蘭曉龍功勞很大

可能以前很多人都沒有發現,“士兵”和“團長”蘭曉龍的功勞會這麼大。康洪雷的《陸戰之王》撲街過後,大家才意識到蘭曉龍的厲害。

蘭曉龍到底有多厲害呢?

網上早就總結過其編劇的生涯,其獨立編劇的四部戰爭劇。

2005年的《士兵突擊》,豆瓣評分9.3,2009年的《我的團長我的團》,豆瓣評分9.4,2009年的《生死線》,豆瓣評分8.8,2012年的《好傢伙》,豆瓣評分8.2。

蘭曉龍堪稱中國戰爭劇大神編劇之一,中國戰爭劇神作他就佔了二分之一。

現在回頭看來,《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當然不能否定康洪雷的作用,但相信更大的功勞是蘭曉龍的,至少在軍旅劇的文化細節,再到戰爭劇的文化內核方面。

《陸戰之王》的四位編劇和蘭曉龍相比,簡直就是渣渣。

最後、康洪雷度過創作巔峰期外加編劇的水平,造成了《陸戰之王》全面的滑坡。

《陸戰之王》已經開播很長一段時間,除了開始因為陳曉主演和康洪雷導演的噱頭,在網上傳過一段熱門話題,直到現在沒有任何的熱度,和同期的年代劇《老酒館》相比差距太遠了。

而《陸戰之王》最遭受差評的地方,莫過於明明是中國現代軍旅劇,但在軍旅方面各種細節的表現方面,實在太不專業了。

《陸戰之王》關於當代中國軍旅生涯有多虛假,相信關注過這部劇的都非常的清楚,這裡便隨便舉幾個例子,不再詳細展開分析。

如第1集的空中救援,我們先不提國產劇常見的五毛特效。(《琅琊榜》後國產劇製作全面崛起,後來還五毛特效的劇不是沒錢,便是態度不正)。主要就是空降坦克的這個問題下,很多軍旅現身說法表示條件有限制,至少不是電視劇那樣。

另外,同樣是前兩集,新兵失蹤超過了十二個小時。電視劇裡回來,居然如此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除非新兵家裡有頂天的關係。電視劇裡用“躲貓貓”來解釋,實在是太不專業,和對於中國軍人的侮辱。

再到張能量高傲狂霸的人設,關鍵是張能量只是高中畢業,明明就是一枚新兵,居然就敢給老班長提訓練意見,軍隊記錄哪裡去了?班長的命令哪裡去了?

同時,《陸戰之王》還有大量現在國產劇常見的問題,不管是什麼類型,它都能給你安插大量亂七八糟的感情戲。

其它類似沒有現實常識和專業細節不過關的情節,可謂比比皆是。

這種常識bug無數的國產劇,可以參考剛剛開播的都市劇《你是我的答案》。

吳謹言飾演的女主角演技很爛就罷了,關鍵是古靈精怪的作家人設。面對救了自己警察的埋怨,面對保護自己的警察卻想方設法的逃跑搗亂,完全不把自己的生命,還有警察的工作當一回事情。

如果放到現實當中,她早就像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大明星”劉露一樣。

《陸戰之王》男主角問題可謂一模一樣,軍旅專業細節和現實常識碎了一地。

總而言之,《陸戰之王》成績全面滑坡,除了導演年紀度過了創作巔峰期,再到編劇不是蘭曉龍等等問題,其它大多數的問題都和這些年國產劇的問題一樣。

都市職場劇沒有職場,軍旅劇軍旅專業細節毫不過關!

國產劇的導演編劇脫離人民生活,更是缺乏對於各個行業專業的尊重。

因為《陸戰之王》和《你是我的答案》出的毛病,適用市場超過90%以上國產劇。有些觀眾都想不明白,導演和編劇是如此寫出如此腦殘的主角人設,再到對於常識和細節,到底無知到什麼地步了。

最後,也許只有等到哪天國產劇的專業和細節過關一些,也許那時國產劇的整體水平,才會跟著上個臺階吧!

更多關於《陸戰之王》和康洪雷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令狐伯光


從原著方向解讀《士兵突擊》。

《士兵突擊》和《陸戰之王》不是同一個導演

《士兵突擊》的導演只有一個,那就是康洪雷。

而在《陸戰之王》中,康洪雷擔任的是總導演的職務,實際上的導演是:張寒冰。

這就能理解,為什麼兩部劇的差距這麼大了。

《士兵突擊》處處都透露出真實,而《陸戰之王》每一個鏡頭都是為了突出主角。

所以江湖傳言,康洪雷只是在《陸戰之王》中掛名導演,也是有依據的。

《陸戰之王》導演張寒冰,何許人也?

張寒冰與《士兵突擊》還是很有淵源的,他曾經在《士兵突擊》中扮演三連長的角色,同時也是場記。


他還在康洪雷導演的《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飾演虞慎卿一角,同時也是該劇的副導演。

可以說,張寒冰是康洪雷導演一手提拔出來的。

《陸戰之王》的主要編劇也是張寒冰,所以他當導演也是情理之中的。

《士兵突擊》和《陸戰之王》的差距怎麼那麼大?

一部電視劇是否成功,除了導演,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是:演員;

二是:劇本。

《士兵突擊》的編劇是蘭曉龍,他可是《士兵突擊》的原作者,所以劇本肯定沒問題。

而《陸戰之王》是沒有原著小說的,它一出生就是劇本,是以張寒冰為首的編劇團隊編寫的。

《士兵突擊》的演員,就不用說了,感覺他們就是在用生命在演戲;

而《陸戰之王》的演員,如果脫下軍裝,我感覺他們還是適合演時裝劇。

一部好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士兵突擊》從播放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十三年。

在這十三年裡,要論軍旅題材的電視劇,至今還沒有一部能夠超越它。

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談,或許有朋友跟我的觀點不一樣。

但是《陸戰之王》,確實不能跟《士兵突擊》比拼,雖說頗有淵源,但確實不在一個層面。

本來對於十年磨一劍的康導作品萬分期待,結果居然是這樣,真是太失望了。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看《士兵突擊》。


宇哥帶你讀原著


《陸戰之王》豆瓣評分4.9分,《士兵突擊》豆瓣評分9.3分,同一個導演的兩部力作,分差竟然達到了4.4分,幾乎差出了一部口碑一般的劇集,康洪雷導演絕不會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我覺得康洪雷導演蟄伏許久憋出的這部《陸戰之王》,一定是希望它成為像《士兵突擊》那樣的力作。康洪雷導演的擁躉和《士兵突擊》的粉絲對《陸戰之王》也充滿了期許,畢竟,康洪雷有製造經典的實力。


事實上,《陸戰之王》的身上有許多《士兵突擊》的影子。《士兵突擊》圍繞的是裝甲偵察兵和老A,清一色的陸軍。《陸戰之王》的片名“暴露”了一切,康洪雷這一次依然鍾情於陸軍。


而且,《陸戰之王》中的富家子弟張能量,經過淬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士兵,這與《士兵突擊》中的農村兵許三多一路跌跌撞撞成長為老A王牌戰士,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士兵突擊》以許三多為核心,講的卻是一堆熱血男人的熱血故事,超級走心。《陸戰之王》則以張能量和牛努力的較量、成長為主線,講的是新時代坦克兵的故事,陣仗更大,格局更廣。





遺憾的是,《陸戰之王》開播至今,並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與經典、百看不厭的《士兵突擊》相比,《陸戰之王》幾乎完敗。觀眾很不理解,為什麼同一個導演,畫面更贊、裝備更牛的《陸戰之王》卻遠遠不及《士兵突擊》?




我個人覺得《陸戰之王》的問題出在故事,以及講故事的方式上,確實不夠吸引人。演員方面,陳曉和王雷不存在問題,因為他們也要按照劇本來演。



我猜康洪雷這一次是想突破一下自我,他希望用全新的故事、出色的畫面、優質的武器裝備來贏得觀眾的“芳心”。但殊不知,真正能夠打動觀眾的,只有走心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