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施肥澆水後,還用澆第二次水嗎?注意什麼?

騎著毛驢逛廟會


水分是樹體生長和果實發育的必要條件。水分不足會造成旱害,過量則造成溼害,因溼害還會造成樹體吸收水分障礙而出現旱害。平原水網地區要注意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和設施,主要是建園時配套排水溝系,每年清理修復溝系。做到雨後溝內不積水。此外,要注意雨季和伏旱交替時的樹體適應過程。一般投產樹,生長期5個晴天灌一次水,遇陰天則延長相應的天數,灌水量一般以使田間持水量保持在60%~80%為宜(約30mm即可)。灌水方式可以為溝灌加澆灌,有條件的可以採用滴灌,一方面可以節約用水,減少水土流失,提高肥效,有利於保護環境,另一方面,對土壤結構破壞減少,對根系不良影響減少,便於管理,有利於樹體的生長。灌水宜在傍晚進行,持續時間在12h左右,讓根系周圍滲透。


我的老家農村事


梨樹屬薔薇科,多年生落葉果樹。梨果汁多,味甜脆嫩而清香,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人體發育所需的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等。同時具有潤肺和消痰、止咳降火等多種療效功能,是人們解渴消暑最佳果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題主提到梨樹施肥澆水後,是否還需要澆第二次水,即使要澆水要注意些什麼呢?

一,梨樹栽培要點

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土壤疏鬆和排灌方便的地塊。深翻按畦寬連溝4米開好畦溝,畦溝深30釐米左右,圍溝50~60釐米。然後按密度挖好大小及深度均為50~60釐米的定植窩,每窩施腐熟農家糞肥40~50千克,覆土整地待種。

要求選品種純正,生長健壯和主幹垂直苗高80釐米以上、整形帶內最少有4個以上健壯芽,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優質種苗進行栽植。

二,施肥的要求

為促進枝葉生長,迅速擴大樹冠,前期主要以氮肥為主,爭取做到勤施薄施,以後隨著樹齡增長每年增加施肥用量。

盛產的梨樹施肥要求要根據品種、地力、長勢、氣候和肥料等具體情況來決定。主要掌握這幾點:施足基肥,適量施花肥,重施結果膨大肥,補施採後肥,增施根外肥。

三,田間管理注意事項

秋冬進行翻耕結合施基肥,以加深土層,改良土壤結構,既清潔田園,又培肥地力。

春天雨水較頻繁,必須要做好清溝排水工作。特別是7~8月正是高溫乾旱時期,也是梨果迅速膨大需水量較多的關鍵階段,除用秸稈、雜草覆蓋,應及時灌水。灌水方法最好選擇傍晚灌水,早晨全部放乾的方法。

由於天氣溫度高低差異,梨樹施肥澆水,論天氣變化、土壤和果樹長勢情況而定。必須進行疏花疏果,整形修剪,預防各種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四,病蟲害防治方法

危害梨樹病蟲害很多,防治方法必須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第一要做好冬季清園,剷除雜草和枯枝減少病蟲源。病害發生爆發期狠抓雨前噴藥和雨後補,特別是惡劣環境要增加用藥次數,根據當年發生情況抓住防治適期用藥。

科學管理,綜合防治,及時做好農業預防準備工作,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率。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定幫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突破烏江


一、 目前現狀及存在問題

當前梨子(包括所有果蔬)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是養分不平衡,重化肥,輕有機肥,重大量元素氮磷鉀,輕中微量元素,重地上管理,輕地下管理,大家知道,果子是靠葉子所產生的碳水化合物長大長好的,而葉子是靠土壤的養分供應才生產又多又好的碳水化合物的,碳水化合物又多又好,梨子的產量和質量自然就好了,樹的病害也少了。土壤中十多種元素的養分絕大部分是靠人施入的。

多少年來,人們習慣性的舍主求次,很少施有機肥,僅施氮磷鉀,不施中微量元素,各元素有的太多,有的太少或沒有,致使果子在缺素症和多素症的情況下可憐的生長,由於樹體不健康,病菌就容易浸染,所以病又特別多。果子產量不理想,質量及口味差,效益低下。所以要按科學方法計算,根據作物需求施肥。

二、 當季各元素總用量

施肥最好的方案是: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作物在每個生長期需要多少,剛好或近似供多少。要考慮各元素的持效期(例如普通化學氮肥的持效期在40天到90天,氨態氨比硝態氮持效期長等),各元素被土壤的固定情況,土質,水利條件.土壤的有機質.透氣性.酸鹼度等。重點是氮量合適及中微量元素不足的問題。

施肥量可根據施肥經驗或田間肥料試驗的研究結果來確定。科學方法是營養珍斷(土壤測土分析.葉分析等)為依據,做到平衡施肥。可以根據下面公式進行估算:當季肥料需要的總量=當季計劃產量(?100公斤)x某元素百公斤的吸收量一土壤可供給養分量,然後除以某元素的吸收率。計算比較複雜且有難度,沒有相當的文化水平.實踐經驗及專業知識搞不出來。不宜在這裡細說。為了方便使用,這裡只把一般情況下的用量結果講給大家。

一般每生產100公斤梨,施入純氮0.8一1.0公斤;施入純磷0.35一0.5公斤;施入純鉀0.6公斤左右。這是全年的總量。以上是各元素的純重量,換算成肥料的重量,要用純元素重一量除以該元素在肥料袋上標的百分比含量即可得肥料實物重量。

實際使用當中,旺樹對氮肥取最低值或減半或減去三分之一的量使用;中庸樹和弱樹取中間或微偏高值。也要考慮水利條件,旱地取上限量。水地取中下限量。達到以肥控樹的目的。

三、 各施肥時節的用量

總用量決定後,按各元素在施肥階段的需求按如下比例分配。

梨樹一般一次基肥,三次追肥。基肥是決定來年產量質量的最關健一次肥,也叫月子肥,當家肥。因為只有本次肥可以深翻深埋且不太怕傷根,鬆了土,透了氣,深施了以有機肥為主的各種元素各種營養肥,在樹體內貯存了來年發芽以後到6月份以前的所需營養。

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按斤果斤肥施入,或施入商品有機肥或菌肥200至500公斤。還要施入鈣鎂硼鋅鐵等中微量元素肥。其中鈣的用量在基肥中和磷接近。畝用5公斤左右鎂肥(硫酸鎂);0.5至1公斤硼砂,或0.4至0.8公斤硼酸,或含純硼60至120克的其他硼肥。1至1.5公斤硫酸鋅,或純含量相等的鋅肥。10公斤左右硫酸亞鐵。以上中微量元素如果購買和配用不方便,每畝可用一袋(10公斤)雲天天盟中微量元素肥,含量全面,硼鋅等的比例和總含量合適,也或畝用用2至4袋(每袋一公斤)威帝中微量元素肥(比奧齊姆青島生物技術公司)。中微量元素肥應和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摻混後施入。氮磷鉀的比例是:氮肥,基肥氮佔當季總量的35一40%,前提是採後二十天內施入。施早了樹體營養在秋季氣溫陽光合適時,吸收貯存的養分多,足夠來年發芽,長葉,開花,掛果用,來年5月底6月初營養轉換期養分不會青黃不接。磷肥佔50%。鉀肥佔20%。

春季萌芽第一次追肥,3月上中旬,氮肥30%。磷肥10%。鉀佔10%。(基肥未施鈣的,可畝施半袋至一袋易普潤硝酸鈣。硝酸鈣中的硝態氮吸收早.吸收快,使葉子長得快,製造養分早;重點是補了鈣;硝態氮不能多施,也只能在本次追肥中用一些,以後追肥不能用硝態氮。秋施基肥沒有施中微量元素的,一定要照秋基肥的中微量元素肥方案補施。

第二次追肥6月上中旬花芽分化期。早熟品種5月中下旬。氮佔20%;磷佔25%;鉀佔40%。

第三次追肥8月上中旬,早熟品種更早。氮佔總量的10%,磷15%,鉀30%。

四、 施肥方法

基肥以撒施或溜施深翻深埋為好。以果樹為圓心,半徑1m以內不施,樹冠以內其它均施,(這叫施肥區)。要勻,飽,全(有機肥.菌肥.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都有),深。

追肥要埋於10至15公分以下,不能集中,要均勻,不要把根搞得吃死的吃死了,餓死的餓死了,不論溝施條施穴施,施肥面積要大,施肥機較好。水肥一體化的滴灌噴灌或施肥槍最好。

五、 葉面噴肥

葉面肥噴後15分鐘至兩小時開始吸收,約10至15天明顯見效,由強到弱持續25至30天漸失。吸收情況:幼葉大於老葉,葉背大於葉面。吸收後對根和葉互相促進,加強了光和作甪,直接很快補充了不足的營養,但不可能代替土施。土施加葉噴效果更好。葉噴一定要及時,多次。

1 、 萌芽初期,優質氨基酸葉面肥加鋅肥加硼肥。

2 、 開花座果期,硼肥加愛多收花現蕾時一次。結果後40天內噴二至四次鈣。(如果錯過此時補鈣,其他時間補不上) 。

3 、 花芽分化期及果實膨大期:多次磷酸二氫鉀加多種微量元素肥。

4、 釆收後噴尿素,此時濃度,1%,2%,依次各1次。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茶鄉倩倩


您好我是敏妹,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先說一下梨樹施肥和澆水需注意什麼

梨樹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土壤含水量為土壤最大持 水量的60%〜80%最為適宜,低於或髙於這個數值都對梨樹生長 不利,梨園澆水應根據天氣情況,原則上“隨旱隨灌”,做到灌、排、 保、節水並重。

一般每次施肥後均應澆水,以利肥效的發揮。因 此,根據施肥次數,有芽前水、花後水、催果水及冬前水之分,全年 至少應澆4次水。 梨園供水應平穩。澆水的量以澆透為度,避免 大水漫灌,否則不但浪費水而且效果不好。

套袋梨園果實易發生 日灼病,土壤應嚴防乾旱,澆水次數和澆水量應多於不套袋梨園, 一般套完袋要澆一遍透水防止日灼。套袋梨園採收前20天應禁 止澆水,否則果實含糖量降低。

(1)澆水時期

土壤水分具有促進果樹生長的作用,果樹器官 迅速生長建造期也是果樹的需水臨界期。

澆水時期應根據降雨、 土壤缺水情況及果樹需水規律而定,做到灌、排、保、節水並重。我 國北方梨產區果園澆水應掌握“春灌、夏排、秋稍旱、冬灌越冬保安 全”的原則。

梨樹春梢旺盛生長期是一年中需水最多的時期。

春天土壤解 凍之後、果樹發芽之前澆一遍水,可促進根系對肥料的吸收,有利 於開花、坐果和新梢、果實的生長,因此套袋梨園應堅持春灌。

另外,果樹秋末冬初施完基肥後,可緊接著澆一遍透水,即封 凍水,對於加速肥料分解,保證果樹安全越冬,防止凍害和抽條極 有作用。

除冬、春兩季澆水外,夏季和秋季的澆水應根據土壤乾旱狀況 靈活掌握,5月底至6月初正值梨樹花芽分化臨界期,此時適度幹 旱,有利於促使花芽分化,而澆水過多會影響花芽分化,減少花芽 分化數量。 果實採收前應禁止澆水,以提髙果實含糖量和增進果 實著色,否則雖然能增加產量但果實品質變劣。

當然,在秋季高溫 乾旱果區,為防止果實發生日灼,可在套袋果摘袋後灌一遍水。

(2)澆水量

可根據土壤含水量確定果園何時需要澆水,當土 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時,土壤中水分和空 氣狀況最適合果樹生長髮育的需要,土壤含水量低於這個數值時 說明土壤乾旱缺水需要及時灌溉,高於這個數值時說明土壤已積 澇,需要及時排水。

在沒有條件測定土壤含水量時可用手測法判 斷,方法是先在離主幹2。 5〜3米遠的地方挖深30〜40釐米的穴, 從穴中抓一把土緊攥,手鬆開時土能成團則不用澆水,若土不成 團,則說明土壤含水量偏低,應及時灌溉。

果園水分管理宜平穩, 土壤水分過少或過多都不利於果樹生長,因此一次澆水的量不宜 太多,以溼透根系分佈層為度。

具體來講,應根據樹齡、樹勢、澆水時期及果園土壤類型靈活 掌握,幼樹、長勢旺盛的樹澆水量宜少,以抑制其旺長,促進成花; 老弱樹、結果多的樹適當多灌,以促進其生長;春天萌芽前的春灌 和秋後灌凍水澆水量宜大,其他幾次澆水量宜小。

以上就是敏妹的回答,希望能幫到


敏妹談生活


梨樹在整個生長期均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並且梨樹的葉片對水分十分敏感,稍有失水現象即出現萎蔫,時間稍長即出現焦枯脫落。生長季如花前期、花後期及果實速長期如供水不足,能直接影響座果率、幼果生長和後期的果實增重。因此,生長季節應視盆土墒情適時澆水。溫度高、空氣溼度小時,要在中午或午後葉面噴水。連續陰雨天注意排水。初春視墒情及時澆水,防止抽條現象發生。

梨樹盆景圖片

梨樹葉片較大且薄,生長期間蒸騰量大,故對水分較敏感,忌乾旱。生長時要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溼潤。但展葉期應適當控制水分,以控制枝葉旺長,避免葉大、節稀而影響觀賞。且營養生長過旺也不利於植株生殖生長,花芽分化期(一般應從6月中旬始)應注意減少澆水量。

澆水量控制以葉片下午出現萎蔫而第二天早晨恢復正常為度,如第二天早晨葉片仍處於萎蔫狀態,則說明澆水量偏少,應適當增加。這樣,經20天左右控水處理,植株開花、結果量可明顯增加。但開花期及果實膨大期應充分澆水,可有利於樹樁開花、座果及果實長大。夏季高溫時水分消耗快,應加大澆水量,並經常向枝葉噴灑水分,以增加空氣溼度。冬季落葉休眠時應減少澆水,使盆土保持稍幹狀態。

由於梨樹的葉片對水分供應比較敏感,若供水不足,葉片往往萎蔫,時間稍長就會乾枯脫落,特別是前花期、後花期,以及果實速生期,如果沒有充分的水分供應,能直接影響座果率以及幼果生長、後期的果實增重。因此栽培中要見幹即澆,避免土壤過於乾旱,夏季高溫乾燥時還要酌情向葉面噴水



達達日誌vlog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以我個人的經驗總結如下:1、梨樹的特性是喜光、喜水但是怕旱怕澇的經濟作物。所以在梨樹種植過程中第一要素就是解決梨樹的通風透光,合理的水肥管理。2、如果在南方春季雨水多,在夏季乾旱前都不需要澆水的 ,一般在下雨前施肥就不需要澆水,下雨後肥料自然滲到土壤裡去了。如果在北方的話,由於雨水少,是需要澆水的,但是不能造成梨樹地的積水,積水久了容易造成死根的現象,澆不澆水以地面潮溼但是不積水為標準。








長壽谷海峰


梨樹施肥澆水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一、施肥技術

  1、施肥量。一般來講,生產100公斤梨果需純氮0.47公斤、純磷0.23公斤、純鉀0.48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1:0.5:1,如以畝產2500公斤梨計算,則每畝需氮11.75公斤、磷5.75公斤、鉀12公斤。在實際生產上,可根據各種肥料有效成分的含量計算施肥量。

  2、施肥時間。⑴採收後7-10天內施,以利於樹勢的恢復,並促進光合作用,增加養分以及秋根的發生等,以速效性肥為主。⑵10-12月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佔全年施肥量的40-50%。秋施基肥十分重要,以氮肥為例,在梨果實膨大中後期,如果施氮肥過多則果形較大,但果實含糖量下降,風味變淡,病害較重,不符合優質栽培的要求。而6月上旬是梨新葉開始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時期,樹體不需要太多的氮,但氮太少則不利於花芽分化,會影響第二年開花結果,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是秋冬季節多施一些有機肥。⑶花前、花後追肥,促進開花結果和枝葉生長,花前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花後追肥以磷、鉀肥為主。⑷果實膨大期,在各品種果實膨大期施,氮、磷、鉀配合使用。

  3、微量元素的使用。微量元素缺乏易出現缺素症,應及時校正,如缺鐵易引起黃葉病,可在生長季節每月噴1-2次0.5%的硫酸亞鐵液,經多次噴施可使黃葉復綠,也可以春季土施一定量的硫酸亞鐵。而缺鋅易引起小葉病,可在發芽前噴4-5%的硫酸鋅液,發芽後噴0.3-0.5%的硫酸鋅液。此外,花期或花後噴0.2-0.5%的硼酸溶液不僅可以治療缺硼症,還能提高坐果率。對於梨幼樹而言,因幼樹根系不發達,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免燒苗。同時增加磷鉀肥,以增強樹勢。

  二、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應以土壤水分狀況和梨樹需水量來確定灌水時間和灌水量。梨樹發芽前後到開花前、花後幼果膨大期、果實生長中後期、果實採收後到落葉前對水分需求比較多,其中花後幼果膨大期是梨樹的需水臨界期,最為重要。及時灌水可促進新梢和葉片生長,擴大同化面積,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實,並對後期的花芽分化有良好的作用。對於梨幼樹而言,因其對自然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容易遭受旱澇災害,因此要經常鬆土,乾旱時澆水保墒。





農人老毛


梨樹施肥:

梨樹萌芽、開花、坐果、中短梢葉片形成,都需要大量營養,而梨樹根系稀疏,肥效表現慢。因此,需要秋施基肥讓樹體貯藏大量營養,加上早春臨時追肥,才能滿足需要。

秋施基肥在果實採收後進行,要同時放入適量氮肥。追肥要早,追速效肥,施肥均勻,以便吸收。砂地保肥、保水力差,大年樹營養消耗量大,所以在亮葉期要施1次追肥,有利於花芽分化。

施肥量的確定:每生產50公斤梨,需純氮0.1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在需肥時期,前期大量消耗氮肥,這是確定施肥量的依據。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一般豐產園畝(1畝=1/15公頃,下同)施土雜肥500公斤,並均勻混入過磷酸鈣200公斤;大量結果的梨園,畝施尿素50公斤即可。

一、施好梨花前肥

3月份梨樹已進入萌芽期,這次施肥主要是促進萌芽,使其開花整齊,減少後期落藥落果,促進新梢健壯生長。尤其對於樹勢弱、上年結果多的樹,萌芽開花肥更加重要。因此,應抓住這一關鍵時期,施好梨樹花前肥。

這次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肥,佔全年施肥量的20%-30%。按株產25-50公斤果汁,需施過磷酸鈣1.5公斤,人畜糞75-100公斤。在施肥的同時,要灌透水,以促進養分的吸收,灌不後要及時蓋窩。

在梨樹初花至盛花期,還可採用根外追肥,對葉包、葉片增大,葉片光合效能的增強和提高坐果率等有顯著的效果。施肥方法:91)尿素0.1%-0.2%;磷酸二氫鉀0.1%-0.2%;過磷酸鈣浸出液1%-2%。(2)維b氫基酸稀土1000倍液,即50克對水50公斤噴花和樹冠(不能與其它農藥、肥料混合使用)。

二、施好梨樹採果肥

1、在7月底採果前後,施1次速效氮肥和磷鉀肥,施肥量佔全年的20%-30%。按株產30-40公斤計查,株施尿素0.3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0.1-0.15公斤,加腐熟人畜水肥50-70公斤,或青草、綠肥30-50公斤。打窩施肥後,及時蓋窩灌透水,並用稻草、秸稈及藤蔓覆蓋梨樹腳窩,保溫抗旱。

2、在9-10月,早施基肥,復壯樹勢。方法是:在梨樹樹冠滴水處,相對各開一個長1米、深0.3米、寬0.4米的環狀施肥窩。成年結果樹,株施腐熟人畜水肥80-100公斤,腐熟油餅肥2公斤,過磷酸鈣1-1.5公斤,再灌水100-150公斤。小樹減半施。

3、7-9月,用0.1%-0.15%綠旺鉀,或0.2%磷酸二氫鉀,0.3%尿素混合肥液噴樹冠,每10-15天1次,連續4-5次,可防止早期落葉和恢復樹勢。




農村小夥小單


我感覺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種可能來回答
一是如果在施肥澆水後天氣比較好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土壤的含水率我感覺會變低,這個時候如果離施肥的時間不長那麼我建議進行第二次澆水。因為如果土壤太乾的話是不利於化肥的揮發的,這樣梨樹就很難從化肥中吸取營養,這樣是不利於梨樹的成長的。
二是如果在施肥澆水後如果天氣不好一直處於陰天或者多雲的話,那麼空氣就會比較溼潤,這樣我感覺土壤的含水率也不會很低,土壤的墒情就會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土壤的墒情好就比較有利於化肥的揮發,這樣梨樹就可以較好的吸收養分。這個時候就不需要再進行第二次澆水啦,因為如果土壤的水份太大也不利於梨樹的成長。
我說的這兩點是我給大家的一些建議,其實梨樹施肥澆水後還需不需要第二次澆水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希望我的建議對大家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d98ca0aa8d74f3d9bfbcffede6cb516\

鄉村小皮皮


水多也可以。不會對梨樹有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