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海瑞在治安疏中批龍鱗對嘉靖帝的深刻啟示

下面截取了《治安疏》中的較為精彩的片段,供大家參考。

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臣工盡言,而君道斯稱矣。昔之務為容悅,阿諛曲從,致使災禍隔絕、主上不聞者,無足言矣。

臣受國厚恩矣,請執有犯無隱之義,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不為悅諛,不暇過計,謹披瀝肝膽為陛下言之。

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即位初年,剷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差快人意一時稱清時焉。然嚴嵩罷相之後,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漢文帝遠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

可以說海瑞這道疏毫不客氣,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嘉靖帝的政治過失和不得人心的事實,尤其是裡面有一句話“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這句話我想對嘉靖帝的心裡打擊是非常大的,嘉靖帝一直以君父形象自居,一意修玄,深居簡出,他根本不會知道天下人對他的真實評價,加上嚴黨一直把持朝政,掩蓋國庫空虛的事實,其實這都是在幫嘉靖粉飾太平,嘉靖帝本人生活倒是也比較樸素,每年服不過八套,甚至為了冬天能夠降雪,自己吃齋祈福,或許他自己內心也覺得這是與萬民同苦,體恤天下臣民,但是他不知道上貪下奢,以至於民怨如此大,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慈愛的君父形象也不復存在,嘉靖帝心裡也知道這並不是海瑞個人對他的不滿,也是滿朝官員和天下子民對他的不滿,可以說海瑞的這道疏直接擊中了嘉靖的要害,揭下了嘉靖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海瑞上這道疏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但是後來嘉靖也並沒有殺海瑞,他也知道海瑞這道疏的分量,如果殺了海瑞,自己就能坐實了海瑞在疏中列的這些罪名,更加會招致天下人的怨恨,至於說嘉靖帝不殺海瑞的原因是真心意識到自己的過錯,還是擔心天怒人怨會影響到自己玄修,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嘉靖的表現和後來對這件事的處理來看,海瑞這道《治安疏》對嘉靖的內心打擊確實非常大。

理解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