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改革釋放紅利 這個學院嚐到了甜頭

公房改革釋放紅利 這個學院嚐到了甜頭

改革前,學院公房存量耗竭,每年新入職的十餘名教學科研人員面臨無房可用的窘境;

改革後,學院各類引進人才分配到公房1180平方米;

改革前,學院公房分配不均衡,缺乏成本觀念,部分公房低效率運轉;

改革後,學院兩年共收取公房使用費一百餘萬元,用於實驗室維修和改造,部分教師交回使用率不高的公房......

這是蘭州大學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之一——化學化工學院兩年來實施公房有償使用改革帶來的變化。在公房收費改革中,化學化工學院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需求的公房有償使用改革之路。

公房改革释放红利 这个学院尝到了甜头

公房資源短缺的困境

化學化工學院擁有第一、第二化學樓、分析測試中心樓,但經過多年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引進之後,學院公房空餘存量基本用完,曾經在辦學空間資源上也面臨著一系列困境。

“過去我和另外一位老師共享一間裝有通風廚、實驗臺的40平方米標準化學實驗室。但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光譜學,很少涉及化學品處理,而且傳統化學實驗室內一些震動會影響我們所要用到的一些精密儀器,光譜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需要遵守的安全規範也不同。”2017年底,陳子秋副教授被蘭州大學引進,他主要從事高分辨光譜的儀器創制研究,同時會用到一些精密儀器,這就需要一個單獨的,專門打造的空間。但剛開始因條件限制,兩個研究背景、科研過程都不相同的課題組只能共享一個實驗室。

對公房分配沒有量化指標,沒有成本約束,導致個別學科、個人佔用公房面積過大;有的實驗室常年存放廢棄不用的儀器設備,有的實驗室長期無人使用;有的科研項目結束,實驗設備也停開了,但實驗室長期無償佔有;在計算科研成本時,沒有將公房成本計算納入......在過去學院的公房使用中,資源緊缺與利用不高的問題同時存在。

實驗室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空間資源的長期緊張讓學院認識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公平、高效的資源分配管理制度對提高公用資源利用率,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都有重要意義。

“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在關注公房改革動向,謀求通過建立收費制度,推動公房靈活調配,高效配置,解決困擾已久的公房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收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公房使用效率。”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梁永民說。

改革之路重啟

2017年,蘭州大學被列入雙一流建設名單,隨著學校綜合改革、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一流學科建設相繼開展,學院遇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曾經有一定基礎的公房收費改革也於年底重新啟動。

為做好本次公房收費改革,落實學校綜合改革要求,學院領導班子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統籌推進公房收費改革工作,並確定此次公房有償使用改革最主要的目標是讓老師樹立起成本意識,其次學院要通過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收費制度,最終要達到學校和學院想要的效果——高效利用現有公房,盤活存量。

學院先後派人到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實地考察,並通過網絡的方式對985高校的公房收費模式進行調研,結果顯示39所985高校中共有35所實行了公房收費。

實行公房收費的國內高校常用的收費辦法分為兩類:一種是在基礎面積內免費,超出面積後收費額度較高;另一種是所有面積都需要按階梯付費。

“結合學院教師實際情況,以及提高公房使用效率、鼓勵廣大教師爭取項目的改革出發點,我們在廣泛徵求全院教師意見的基礎上,最終選擇後一種收費辦法。”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李斌說。

對於公房收費改革這件事,劉偉生教授的第一個想法是支持。“國內很多高校,包括中科院系統大都實施了公房收費改革,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公房收費會讓使用效率更高一些,這是大的趨勢。”在他看來,公房收費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做到公平公正,真正發揮出經濟槓桿的配置作用。

在經過四輪徵求意見和多次修改後,2018年《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公房有償使用管理辦法》最終出臺。根據辦法,在基準面積內,按照基礎標準收取使用費用,超出基準部分的面積,翻倍收取使用費用;公共儀器室、國重室大型儀器設備平臺、分析測試中心的公房按照更高標準收取費用。

公房改革释放红利 这个学院尝到了甜头

經濟槓桿調節公房分配和資源流動

“以往我是和別人在實驗樓裡共用一個辦公室,現在搬到化學資料樓,有了單獨的辦公室,這裡環境更好,也更方便和同學們交流討論。”配位化學與功能材料研究所席聘賢教授說。

在公房改革中,為了開源節流,化學化工學院將部分資料移交給圖書館統一保存,把資料室二樓、四樓改造成老師們的辦公室,將實驗樓裡有通風櫥、水槽的辦公室統一改為實驗室,用做青年教師和引進人才的實驗用房。

為了科學、合理、公平地開展收費改革,學院將計算出的收費明細,與公房面積、計算辦法等一起在全院範圍內進行公示,接受全院監督,根據公示結果進行復查調整,及時處理信訪信息。最終個人收費額度,由每位教師簽字確認,兩年來改革整體推行平穩有序。

教學科研用房、辦公用房、公共服務設施等全部收費,通過經濟槓桿調節公房分配和資源流動。“大家有了成本意識,在申請公房時開始考慮使用效率和投入產出比。我們在實行的過程中發現老師們另外一個關心的方面,是收取費用的使用問題。”李斌介紹道,所有費用全部存入學院專用賬號,主要用於學院實驗樓宇基礎設施維護和實驗室改造維修,收支情況每年提交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審查。

有了騰出的房子,陳子秋老師也從共享實驗室換了一間獨立實驗室。在引進之初,陳子秋老師被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平臺、聲譽和良好科研氛圍吸引,現在他也有了設計儀器所需要的單獨空間。“目前18平方米的實驗室一邊用於放置定做的真空腔等精密儀器,一邊用於實驗數據分析,還規劃出了供師生討論的空間,佈局主要以實用為主。”陳子秋老師將實驗室的空間和科研計劃規劃得滿滿當當。

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後,陳小明於2019年作為青年研究員加入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並獲得學院分配的獨立實驗室。“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也在執行公房有償階梯收費的政策,所收取的費用可為公共設施的維修和後勤保障提供一定的資金補充。”陳小明介紹,為支持引進人才的發展,學院還規定青年研究員等新引進人才聘期範圍內免收公房使用費。

“最大的好處是我們將學院公房實施數據化管理,公房的面積資料、使用情況等數據摸排清楚了,管理更科學了。一大批年輕老師獲得了公房,為年輕老師起步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院的教師在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時有了成本意識,更加註重如何有效挖掘利用現有公房,緩解了公房緊缺的壓力。同時學院有了用於改造和維修實驗室的專項經費,也能反哺科研工作。”李斌說。

內容來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文字 | 王耀輝

主編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