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鄉下的朋友問:“你們這種那麼多韭菜啊?”,我該怎麼回答呢?

小七觀影


我是康寶麻麻,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不需要笑話,耐心的給他解釋,我家寶寶之前也是分不清楚韭菜和小麥,因為如今的孩子大多生長在城市,就算農村的孩子也極少去地裡了,所以把小麥當韭菜的笑話比比皆是,也許在我們這輩人看來是笑話,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小麥和韭菜長的太像了,沒有實際見過春天返青的小麥的孩子誤把小麥當韭菜是可以理解的,

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的發生,在寶貝四五歲的時候,我們就趁著週末帶他去郊區遊玩,順便認識一下小麥。

那次我們是去周圍的一個水庫去野炊,在路上經過一大片的麥田,在回來的路上我們特意停下車帶孩子在麥地裡玩了一會兒,告訴他小麥和韭菜的區別,開始的時候小朋友也是把麥苗當成了韭菜,所以說去郊區走走,帶孩子感受一下自然,順道普及一下基本常識。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帶孩子玩不一定要去什麼正規的景點,也不一定玩設計好的遊戲或者去遊樂場,陪伴不拘於形式,再簡單不過的郊區之遊,再簡單不過的小路上親子奔跑,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因為家人的陪伴是任何物質代替不了的。




康寶嘛嘛的小日子


這是很早的一個笑話,城裡人到農村,把麥苗當成韭菜。三年前,我大姑一家從南京來我家。有一天,大姑提出要到姑奶家去看望姑奶的兒子。開車途中,看到了一片竽頭地,因竽頭葉子很像荷葉,大姑的女婿問我:“那不是荷葉嗎?怎麼在地裡長?"我笑著告訴他是竽頭葉子。像這種笑話有很多,不足為奇,正常回答就可以了。


老媽也可愛


朋友,我今年都遇到過你這種情況,我鄰居的兒媳婦是上海的,今年第一次和老公回老家,她和婆婆去了趟田裡,回來我們閒聊,聊著聊著,她突然來句“咱們老家怎麼種這麼多韭菜?能吃完嗎?”我當時愣了,尋思著沒見誰家種很多韭菜呀,都是種那麼一點,夠吃就行了。我一問才知道她說的是麥苗。當時想笑又不敢笑。對她說:“那是麥苗,不是韭菜,它們長的很像,但仔細看,你就會發現它們長的不一樣,你從沒見過麥苗,認錯很正常”。她還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我相信你朋友是真不認識麥苗。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認錯很正常。你和他解釋下就行了,要不拿把韭菜和麥苗對比下,讓他認識更清楚些。沒什麼難為情的。




迷你三寶


這個笑話很多,我家孩子小時候回老家也是看著麥苗說是韭菜,見著院子裡掛的幹玉米棒就要拿下來煮著吃,從那以後,我經常閒時帶她回鄉下,講農村許多她不知道的莊稼是怎麼長的,我們吃的米麵是怎麼來的,否則孩子長大以後怎麼去帶她們的孩子!現在的孩子缺乏實踐,只學會了課本上的理論!


喻姐全屋定製


沒看題目時以為真的韭菜種那麼多,其實種多也不稀奇,現在專門種蔬菜搞批發的肯定大規模種植了。

說到韭菜我講一個很久以前一個農民家庭的趣事吧。

話說一戶農家有三個兒子,小兒子正值婚齡,父母安排相親。

女方來了,正值晌午男方媽媽叫小兒子去地裡割把韭菜,炒年糕給女方吃。

小兒子從來不幹農活,跑到地裡割了一把大麥,大麥炒年糕不知誰有吃過沒,從此附近家喻戶曉。



阿春mc


1在農村長大的我也還是有很多沒見過的植物等,但一般長見得還是認識,但是麥苗與韭菜還是可以區分開的。

2很多在城市上長的人,因為很少回農村生活,即使回農村老家,頂多就是吃個飯玩一下就又回城市裡了,父母或爺爺奶奶心痛孫子們更不會讓他們去田地裡。

3當城市裡的朋友回農村時,第一次去田地間,很多人會誤把麥苗認成韭菜,因此也成為一個笑話,從而我們也可以正確的解釋給朋友們聽一下。

3麥苗長大會結出麥穗,而韭菜到季節會開出韭菜花,花形也不一樣。

4很多吃過韭菜的人都會發現韭菜有一股香味,而且葉片也是麥苗的葉片厚實一些。韭菜是因根系生長,一次種植可以生長2至3年,而麥子是用種子播種,頭年秋季播種來年5月份左右收穫。

5對於很多認識麥苗的朋友來說,麥苗葉片薄,葉片在生長過程中,葉子有點像捲紙一樣卷小半圈,特別是靠近根系部位。而韭菜卻是不一樣,葉片厚實,在生長過程中,最外面一個葉片底部會有像薄膜一樣的東西將其它葉子包圍著,以便整棵韭菜更好成長。

6如果朋友第一次來鄉下,誤把韭菜當麥苗,我們可以大方指出來,這是麥苗而不是韭菜,再把以上兩種方法告訴她就行啦。

7既然朋友來你這玩,應該不是一般的朋友,我們只有真心實意對待她,用正確的方法告訴她也不會覺得尷尬。


浩瀚宇宙WQJ


您好!關於您城裡朋友第一下來鄉下,把咱們的小麥認做韭菜的做法,其實很好回答他的。回答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調侃型:“您可真幽默!要不今天請你吃我們地裡的韭菜?”然後掐下地裡的麥苗葉子,給他講韭菜和麥苗的區別!比如:麥苗葉片有縱向的細紋,而韭菜是平滑的。

2.直接型:“我們這裡是糧食的主要產地,地裡種植的都是小麥,這個是小麥的苗期,我們吃的苗條和饅頭都是用小麥粉製作的”

您這個朋友的說法讓我聯繫到以前的一部豫劇《朝陽溝》銀環下鄉時說的一些話。他們沒在鄉下生活過,區分不開這些植物的特點也是在情理之中。好好陪您朋友“漲漲見識吧”!




龍果沒有火


遇到這種情況很正常,實際遠遠地看的話,麥苗也的確和韭菜有些相似。

以前在農村裡遇到題主這種情況,農村裡的長輩們就會這樣形容,分不清說明你尊貴,說明你是城裡人(實際話裡有話,說你裝逼)。分得清說明你家是農民出身,沒有忘本。

這都是過去這麼形容的,實際也很正常,城裡人沒有到過鄉下,沒有見過實物,分不清就耐心解釋好了,難不成你還不會講解?農村人到城裡還不是一樣有很多不認識的,所以一樣的事情誰也別笑話誰。

韭菜與麥苗到底應該怎麼區分呢?

韭菜,葉子是綠色的,有油綠也有淺綠色的,韭菜的莖要比麥苗的長,它的葉子比較柔軟,細膩,脆嫩,容易折斷。如果用嘴來嘗一下的話,最容易分辨了。韭菜有一股清香,微辣的味道。

麥苗葉子也是綠色的,但是葉子較尖,較窄,比較粗糙,麥苗表面有細小的毛。麥苗直立性較強,如果用牙嚼一下,既沒有清香味,也沒有微辣的味道,並且不容易嚼碎。當然,麥苗長大後就很容易分辨了。


漁人草舍


你就說要不要,要的話我送過幾十斤給你嚐嚐。

要不說你那你買點肉買點酒,咱們一起吃吧

還有就是你打工不咩,我正在招人呢,來幫我管理韭菜咩。

讓你管當韭菜場,做廠長吧,年薪100萬,還配一輛勞斯萊斯,外加秘書一位。

還有就是我種這麼多韭菜關你屁事啊。

要不你買幾千個雞蛋來,咱們炒韭菜青雞蛋。


四川張五


不認識農作物的城裡人的確不少見。遇到這樣的朋友也沒有必要介意,農民去城裡也會有很多不瞭解的東西。彼此之間沒有必要互相取笑。有一次我在姜地裡勞作,有個開車路過的朋友好奇的問我“你們這裡怎麼種了這麼多竹子啊?”

我耐心地跟他解釋了這是大姜。他說自己吃過姜但從來不知道大姜是這麼生長的。並表示自己學到了知識,並無尷尬的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