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估—保險有沒有必要買

什麼人不需要保險?


保險、顧名思義是對未知風險的防護和保障,那自然只針對有風險意識的人才有意義;下面是我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總結的幾點關乎家庭及個人的人生中可能會遭遇到的一些風險點和擔憂,咱們對照檢視一下自己當下的意識看有沒有這些心理上的負擔?如果都沒有或者說已經做好了完備的規劃和準備,那就祝福您不用再考慮保險了!


自我評估—保險有沒有必要買


所以、買不買保險不重要,規劃才重要、幸福安心更重要!


什麼人需要保險?


標題是基於各大網絡平臺的集中問題,每天同樣的問題只是換了不同年齡的人在問......


我很年輕、很健康,需要買保險嗎?


我都40多了,買保險還合適嗎?


我50歲、60歲了還能買保險嗎?


作為從事了10多年保險工作的我是覺得這些客戶的問題都很真實,反應了他們對保險還不夠認識。

只能說明從來沒有人給你們把保險介紹清楚。

保險行業過往發展中的幾十年口碑一直不好,特別是3、4線城市及鄉鎮,差不多60%左右的人現在仍然拒絕保險,還在說保險是騙人的。明明是最需要保險的一個群體,卻因為某些從業人員自己不專業加上死纏爛打,硬是追著人家對咱們這些保險從業者敬而遠之....甚至讓不少隨和熱心支持的客戶還都給買成了終身“分紅理財保險”,一旦風險來臨需要理賠時保險公司就充當了騙子。

就全民投保的意識興起說明保險本身是個福利性商品,也是個愛心互助的工具,人人需要.....


針對高齡人群


從我多年來從業經驗的專業角度來說:

保險什麼年齡都需要,60歲之前也都可以買健康險(前提是健康達標),而且是更值得買,因為年齡大意味著風險也大;另外、養老保險對偏大齡的人來說更是剛性需求。


年輕又健康的人


同樣鼓勵趁早買,因為風險無年齡限制;更重要的一點是年輕意味著保費低、健康意味著可以任性挑公司挑產品挑價格;


10多年期間我服務過的家庭數百,每年的保單量都在100張左右。今天結合著我所服務過的這些客戶們的投保情形,來看看他{她}們是基於什麼考慮主動買保險的?我給歸納了都是一群具備了下面幾個特點的人:

一、知足感恩

工作剛獨立就想回饋父母,考慮怎麼讓父母的老年生活有保障,他(她)們找到我諮詢給父母買保險;一般這種情況我會耐心的幫助他(她)如何用最小的保費先解決眼下最擔心的風險,根據自己的能力按優先次序逐步規劃..

二、有責任心

這類客戶也是剛剛成家立業的年輕人,他(她)們自己身體很好,一旦榮升為寶父母了就第一時間想到給全家規劃保險,也有些客戶直奔給寶寶諮詢保險來的。面對這些年輕客戶我必須貼心的為他(她)們考慮更長遠周全,糾正了不少一時情感衝動只想給寶寶買最好最貴的錯誤觀念,引導他(她)們最後都按父母優先原則全面規劃。

三、有擔當

他(她)們貸款買房成家,尤其在北京房貸2、3百萬很常見,因為債務來諮詢保險的,這類客戶最讓我感動了!不擔心生病也不隨眾,只為自己身上的債務死活都不能留給家人.....

四、有愛心

這些客戶特別有愛心,成家之後彼此考慮對方,找到我都是想替自己的妻子或孩子買保險,覺得她們更需要保護,這類客戶很可愛吧,想法很單純!

當他們知道原來保險跟其他商品不同,恰恰是給自己買才是真正的愛對方保護對方,最後就選擇彼此互保了,哈哈~

五、有規劃

他(她)們凡事都有計劃有目標,短期長期計劃都很清晰,除了保障、還規劃寶寶的教育金及年金儲備。他(她)們的財務相對穩健,生活有節奏又從容!

六、獨立自強

另外還有一部分客戶從小就很獨立,也有在成長過程中親歷家人早年重病或離世,這些經歷給他(她)們深刻提醒,一旦有條件自然想到買保險,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不給他人添麻煩。

七、綜合品格

以上幾類人總結下來其實發現沒有一個客戶是單一品格的人,他(她)們只有綜合了以上的素質才能在平時焦慮浮躁的環境中分別出時間、精力、謙卑的坐下來聽我講保險,非常感謝你們!是你們堅定了我的保險之路,也是你們影響了我成為與你們一樣擁有綜合品格的人、也是最安心最幸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