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儲蓄會:民國盛極一時的詐騙

萬國儲蓄會:民國盛極一時的詐騙

1912年,法國人在上海法租界愛多亞路(現延安東路)7號成立了萬國儲蓄會,以“有獎儲蓄”的辦法吸引了我國民間大量資金,在我國風行了20多年。萬國儲蓄會的創辦人之一是法國人班頓,他在鴉片館結識了中國煙客唐伯超,兩人臭味相投且囊空如洗,想出了一個借有獎儲蓄的名義斂財的勾當。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1912年3月,經北洋政府財政部批准備案以及上海法國總領事署註冊登記,萬國儲蓄會於8月正式開張。班頓領銜董事長,另外兩位法國人西古和法諾擔任常務董事,輪流做經理。經理室下面設新會、借款、出納、會計、業務推銷等部門。註冊資本額為規銀4萬兩,但實到賬一半。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萬國儲蓄會最先發行一百元票面的小額獎券,規定五年還本。看到多數儲戶只關心獎金,對還本期限不甚在意,又改為十年還本。最後將有獎儲蓄固定為全會、半會、四分之一會三種。全會每月存儲12元,半會每月存儲6元,四分之一會每月存儲3元,規定15年期滿後分別發還本金2000元、1000元、500元。每月開獎一次,按照儲蓄單的號碼中籤領取獎金。以全會為例,特獎一個獨得5萬元,頭獎50個各得2000元,二獎50個各得300元,三獎50個各得200元,四獎50個各得100元,尾獎1萬個各得12元。給人以每月存入12元,可得獎金、得利息、分紅利的印象。獎金每月從所收存款總額中提取,該會每月印發全會會單號碼約10萬號左右,10萬號收入存款總額為120萬元,從中提取25%作為獎金,計30萬元。其餘90萬元則投資實業、套取外匯,收取鉅額利息。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萬國儲蓄會大力宣傳和推銷有獎儲蓄業務,經常刊登大版面的新聞,宣傳其開獎、中獎信息,如1926年春,山東省總分會的一則公告:“請看去年9月份開獎得特獎儲戶曹縣李酉山及東明縣李筵升等,入會僅年餘,各繳儲款四五十元,即各得特獎6854.5元。又本年2月份開獎得特獎的青島儲戶藍記君入會僅10個月,繳款只30元,即得7272.25元,何幸如之。”這些宣傳對百姓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許多儲戶認為以小博大比存普通銀行合算,實際上,如與當時銀行零存整取利率作比較,2000元在銀行存滿15年,所得本息應在5500元以上。但投入萬國儲蓄會滿15年後歸還的卻僅僅2000元本金,相差的3500元利息都落入萬國儲蓄會腰包。所以除了僥倖中得頭獎的儲戶之外,其餘90%以上的均是輸家。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另外,章程對儲戶設定了種種嚴厲限制,只要儲戶稍有違反,所執會單就將失效或被沒收。儲戶如果要中途退會,儲款不滿兩年則全數充公;存滿兩年、交足288元儲款才能享受還本權利,但是要扣除中途退會罰金,只能取回原來儲存數目的三分之一。儲戶交款日期以開獎前一天的上午為限,過了中午12點就拒不接受,作為欠交;逾時欠交儲款,即使中獎也不能領取。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在萬國儲蓄會的營銷策略之下,儲戶儲款快速增加,1934年前後,其業務到了極盛時期,遍佈全國各省市縣以及較富庶的城鎮,存款總額超過兩億,而同期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發行的紙幣總數也不過一億餘元。這時,人們對這場圈錢的騙局也逐漸清醒起來,1933年,我國經濟學專家馬寅初首先在報紙上對這場詐騙黑幕給予了揭露和抨擊。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國民黨政府在全國人民壓力下,下令禁止國人參加未經核准的有獎儲蓄,逼迫萬國儲蓄會從內地全面撤出,結束所有分支會工作,退縮至上海、漢口、青島、天津、廣州五處,憑藉租界負隅頑抗。儲戶紛紛要求退款,引發了儲戶的擠兌風潮。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抗戰期間,萬國儲蓄會一度想重振業務,但是已經沒人買賬了。直到1937年冬,青島分行發還部分會本,還有大量尚待清理的儲戶,一律移歸上海總會辦理。銀行博物館藏有一張萬國儲蓄會1938年11月發行的獎券存單,說明此時仍有市民僥倖去存款。直到1955年9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將萬國儲蓄會全部財產抵償部分債務一事備案併發出通知。萬國儲蓄會終於宣告滅亡。

万国储蓄会:民国盛极一时的诈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