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警告 糧食危機最糟4、5月就來!中國買買買的策略行不通了?

01

最近感覺全球都慌得不行,不僅因為疫情和股市,還因為糧食。

最近,宣佈糧食出口禁令的國家有點多:

●越南,世界第三大水稻出口國,禁止大米出口;

●俄羅斯,最大小麥出口國,建議限制出口小麥;

●哈薩克斯坦,世界第二大面粉出口國,對包括麵粉、土豆、胡蘿蔔在內的11種農產品實行限制出口;

●泰國,宣佈雞蛋出口禁令;

●塞爾維亞,宣佈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

●印度,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大米出口因“封國”而陷入停滯;

······

這一下,糧食不夠的國家都傻眼了:

伊拉克告急,需要進口上百萬噸小麥和20多萬噸的大米,印尼和菲律賓兩國也宣佈糧倉告急,稱糧倉的儲存量最多能維持三個月。

聯合國糧農組織也發出了嚴重警告:

疫情可能引發糧食危機,4、5月會出現最糟狀況。

這一來,搞得很多中國人也慌了,我們的糧食夠不夠?要不要多買點米麵囤著?極端惡化情況會出現嗎?

先冷靜一下,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再著急不晚。

02

2020年真是以“地獄模式”開始的。

就說糧食恐慌吧,也不是疫情一個原因引起的。

●1、去年大規模爆發的沙漠蝗還記得吧?

從阿拉伯半島一路蔓延到巴基斯坦、印度,所到之處基本絕收,光是肯尼亞就有近70000公頃土地受災,1300萬人的口糧成了大問題。

权威警告 粮食危机最糟4、5月就来!中国买买买的策略行不通了?

●2、一個蝗蟲就夠了嗎?

草地貪夜蛾,這個蟲子帶來的危害更大。

它本來在美洲活動,2016年進入非洲,2017年在非洲集中爆發,2018年擴散到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2019年,它來中國了。

权威警告 粮食危机最糟4、5月就来!中国买买买的策略行不通了?

這“么蛾子”啃食玉米和水稻,而且幾乎沒有天敵。

2018年它對12個非洲國家的玉米造成的損失就多達1770萬噸;

2019年更是造成亞洲非洲多個地區20%-70%的減產。

對咱們的危害也不小,目前26個省市都有它的身影,在雲南、四川等地的見蟲面積達到60萬畝,是去年同期的90倍,農業部預計今年草地貪夜蛾發生面積1億畝左右。

●3、這還不夠,現在很多專家都在討論厄爾尼諾,而可以確定的是,2020年很大概率會是一個高溫年,全球多地仍將經歷異常高溫,尤其是熱帶地區。

至於國內,上週五,水利部官員說,“今年很可能發生大洪水”……

●4、當然,還有大家都關心的疫情。

2月份的時候,很多疫情地區的養雞場在活埋小雞,因為封路飼料運不進來,雞也運不出去,只好處理掉。現在疫情全球擴散,對糧食生產影響很大。

印度是中國化肥行業的大客戶,咱們出口的化肥裡,48%的尿素、36%的磷肥都被印度買了,今年,印度推遲了化肥招標計劃,但是農時不等人,所以很有可能耽誤施肥,直接影響糧食產量,前面說了,印度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

這麼多因素湊一起,糧食焦慮感強的國家肯定封鎖出口,以防萬一。

那問題來了,對我們影響大嗎?

03

我們現在完全沒有吃不飽飯的危機感,其實你要細想想,這也就是最近三十來年的事,它不僅是老百姓的最大民生,也是國家最大的議題,一部糧食史就是國家歷史,我們可以先看看前輩們是怎麼為糧食操心的。

●1、二戰勝利後,雖然是戰勝國,但當時中國國內還是非常慘的,尤其是1948年,糧價一天漲好幾次,而且買不到。不得已的情況下,當時的國民政府接受了美國的麵粉援助,不過那個時候,吃不吃美國麵粉是個政治態度,也是個氣節問題,大家知道的大作家朱自清,就是拒食美國麵粉的代表,最後因為嚴重的胃穿孔去世。

●2、那當時解放軍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

這當然少不了老百姓的支持,還有個途徑就是進口,大家都知道華潤是個紅籌大國企,它成立時的主業就是大宗商品貿易,其實主要就是從全球各地買糧食,經過香港轉運國內,沒了這些糧食,仗是真不好打。

●3、1949年之後,咱們不買糧了,反而開始大規模的糧食出口,1950年賣了122萬噸,1951年賣了200萬噸,為啥賣了這麼多呢?

因為沒錢,當時國家之間比拼的不是農業,是工業,但幹工業得投資啊,咱們一窮二白,於是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賣了糧食買機器,那時候的氛圍就是陳雲說的,“自己少吃些,儘量多出口”不管豐年荒年,國家對糧食統購統銷,拿糧食賣錢,這個體系,一直到了90年代才廢除。

●4、不過這麼搞也有一些問題,比如1959-1961年。

家家都不夠吃,各種“代食品”開始大行其道,代食品還真是民間智慧,所有能夠填飽肚子的非糧食類東西都涵蓋了,包括但不限於樹皮、樹根、野菜、小球藻等。

當時緊張到啥程度呢?1960年5月,北京天津只剩4天存量,上海只剩了2天的量。

●5、所以當時只好去買救命糧。

可那時候國際環境太險惡,兩大陣營對壘,跟咱關係好的小弟也嗷嗷待哺,指望咱們救濟呢。關鍵時刻,“白求恩”來了。

當時加拿大連年豐收,糧食多的賣不出去,農民沒收入直罵娘,急需賣糧變現!可是他們的盟友那時候也是糧食多的吃不了,於是加拿大人瞄上了中國。

咱們也很想買,但是沒錢。

於是加拿大的農業部長阿爾文·漢密爾頓一頓運作,加國政府做保,從加拿大的銀行申請貸款讓中國買糧,還允許分期付款。

這批糧食,真的是救命了。

●6、到了wg期間,咱們又不買糧了,為啥呢?

當時的最高指示是,“少吃、不吃進口糧”,吃進口糧屬於路線有問題,所以進口幅度驟降。這十年過去,總算步入正軌了,尤其是1978年之後,糧食產量猛漲,那個時候,很多人才有了能吃飽的感覺。

但是糧食管控還是非常嚴格,年紀大的人都知道糧票,這在當時是跟人民幣一樣的硬通貨。

●7、1978年之後大家能吃飽飯了,糧食的作用是不是逐步淡化?也不行。

其實很長時間裡,咱們都在把糧食當金融產品,用來套利!

早期的外匯,很多都是這麼來的,說來也巧,咱們米多麥子少,但國際糧價恰好米貴麥子便宜,差了35%,這利差為什麼不賺呢?

成效很顯著,1971 年到1976 年,就這麼買進賣出,糧食庫存增加了936萬噸,還順帶賺了7.27 億美元。70年代,一大筆鉅款啊。

有副作用嗎?有點,當時有個政治任務,就是多吃麵食少吃米,北方人沒啥問題,南方人就慘了。

●8、再後來,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吃飯不成問題,糧食就成了賺錢工具,很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從糧食來的,怎麼講?

當時糧食有兩個價格,一個是國家統籌的價格,一個是市場價格,這個就是“價格雙軌制”的階段

,倒爺最賺錢,靠的就是吃價差。大家熟悉的王石,人生中的第一筆大錢就是倒賣玉米,靠這個賺了40多萬元,要知道那個年代多數人一個月工資才幾十元。

04

複習完歷史,你也看到,對於糧食,咱們有時候買有時候賣,核心要義,就是確保大家有飯吃,順便賺錢。

像最近這些年,我們就一直是以買為主,一路成了全球最大的糧食買家,是我們的農民太懶不願意種地了嗎?

年輕人確實不願意種田,因為收入太少,辛苦一年可能趕不上城裡送一個月快遞,耕地也在一直減少,現在只剩下20.23億畝,所以很多人在講“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一定要守住”,地去哪了呢?

有的還給大自然,退耕還林還草;

有的被拿去蓋房了。

種田為啥收入少呢?因為老外太能幹了,把價格壓的都不好意思不買了。

像大豆,到港成本才3400,咱們本地的大豆收購價還要3500-3700元,運到南方港口之後就得3800-4000了,價格一點優勢沒有。

還有小麥,在加徵25%關稅之後,小麥的到港成本才2500元每噸,本地小麥收購價格則在2300-2500元,質量還沒進口的好。

因為這些原因,這些年咱們一直在買買買。

現在人家不出口了,可不得擔心餓肚子嗎?

細緻的分析一下,我們會得出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05

先說好消息吧,我們以三大主糧——大米、小麥和大豆為例。

●1、先看大米。

权威警告 粮食危机最糟4、5月就来!中国买买买的策略行不通了?

從這個圖你能看出來,有些年出口多,有些年進口多。2019年是個拐點,咱們進口了255萬噸,出口了274萬噸,進口開始低於出口了。

咱們進口的主要有兩個類型:

一類是自己種不了高端的大米,主要用來滿足吃貨,比如泰國香米和日本越光米。

另一類基本可以算作原料,像我們從越南進口的大米,多數是用來做飼料的!還有一些是加用來工味精、米粉的秈米碎米,總量也不大,2019年咱們進口越南大米48萬噸,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今年1-2月從越南進口大米僅3萬噸。

所以,就算不從越南買米,影響也不會很大。

●2、我們再來看看小麥。

這些年我們小麥進口也是有增有減:

权威警告 粮食危机最糟4、5月就来!中国买买买的策略行不通了?

如果看一下細節,你會發現,進口小麥以幾個特定品種為主,因為大家愛吃的麵包這些東西都需要一種原料——高筋麵粉,國內種植的小麥品種還不能滿足需求,所以進口量非常大。

主要的來源是加拿大、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和美國。哈薩克斯坦已經出臺了出口禁令,不過他們佔比並不大,還不及老朋友加拿大的一半,只要加拿大的進口能保證,基本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3、其實咱們講糧食進口大國,主要講的是大豆。

這些年的進口量幾乎是直線上升的:

权威警告 粮食危机最糟4、5月就来!中国买买买的策略行不通了?

咱們進口這麼多大豆乾嗎?

主要用來榨油,而豆粕主要用來餵豬,咱們是世界第一大養豬國,也是第一大豬肉消耗國,自然需要這麼多大豆做保障了。

目前大豆的賣家包括——巴西、美國、阿根廷,好在這幾個國家都沒有發佈大豆出口禁令,只是疫情對運輸成本影響巨大,所以豆粕的價格一個月內已經漲了超過10%,這可能還擋不住。

06

看完這些你會發現,糧食危機基本不會出現,尤其咱們的糧食儲備率已經超過80%,這比世界糧農組織規定的17%—18%的安全紅線可高了不少,也就是說,哪怕今年顆粒無收,進口也沒了,目前的存糧也夠全國人民吃10個月。

但是壞消息也是有的。

今年糧食減產是大概率事件,基本糧食品種漲價預期已經不可阻擋,從期貨產品的走勢就能看出這個趨勢。

权威警告 粮食危机最糟4、5月就来!中国买买买的策略行不通了?

總的來說——不用太恐慌,糧食不是問題,你的錢包才是問題。

有啥解決方案?少吃點唄,順帶減肥。

本文源自大貓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