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陽臺上的“時空修辭”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自疫情開始,封城和隔離的生活狀態已逐步蔓延全球。人們被困家宅、醫院或集中隔離的封閉空間,街道空蕩,城市幾乎陷入凝固。在這樣的緊張氛圍下,意大利人“陽臺音樂會”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開來。居民在各自陽臺彼此以音樂相會,用不同的樂器進行伴奏,舞蹈歌唱。背景中的城市往往是常見的意大利老城,有著修舊如舊的街道和住宅、亞平寧半島的開放街區。在地球另一端,早在疫情初期,一些武漢市民的陽臺視頻也同樣流傳網絡。這些散落世界的陽臺,引領我們穿越屏幕,回到了那些承載著層疊記憶和厚重歷史的城市空間......


01 從朱麗葉的陽臺談起 ...

Juliet’s Balcony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各個電影版本的“朱麗葉陽臺”場景

從羅馬、米蘭,到維羅納、威尼斯,陽臺的故事從古至今都回響在亞平寧半島的記憶裡,“羅密歐的最後嘆息飄過我們的後院,去找尋等候著他的朱麗葉墓中的迴音(本雅明)“。自朱麗葉在陽臺上和羅密歐的相會開始,陽臺就註定在人類生活扮演起一個特殊的角色。

從威尼斯金屋反射落日餘暉的大理石拱廊陽臺,到米蘭如今的垂直森林,從繾綣纏綿的情慾,到宣告權利的窗口,或許斜目而視,又或主動展示,屋主人、建築師、政治家、地產業主、大眾的慾望在這一刻重疊交匯,其建築形式則是一個時代和社會的縮影,以及建造技術集大成的體現。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威尼斯畫派重要藝術家 Vittore Carpaccio(1465 – 1525/1526)的作品《Miracolo della Santa Croce a Rialto》中,展現了威尼斯無處不在的 Altana(柱承式陽臺),小型的木製露臺上演了最主要的戲劇衝突,一旁描繪的橋建於1458年。

下 威尼斯著名鳳凰劇院(La Fenice)的包廂。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02 陽臺作為一種建築元素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在2014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建築元素”展上,陽臺的單元突出了幾個歷史案例:Fernand Pouillon 1954年在阿爾及利亞設計的陽臺、1715年秘魯建築上的窗花 (Mashrabiya) 、1926年德紹的包豪斯陽臺、19世紀的鐵質豪斯曼陽臺,以及政治事件中的陽臺。

在2014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以“建築元素(Elements of Architecture)”為主題,著名建築師、策展人 Rem Koolhaas 將建築的各個元素拆解,並對其進行了歷史、建造、美學、政治等多重意義的解讀。牆壁、門窗、樓梯等充斥日常生活無處不在的建築元素被重現發現並闡釋,

“陽臺“也被作為其中一個單元。對建築元素的解構和思考實際上是一種以生活空間為角度,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生態、私人歷史、技術流脈的追溯。半公共、半私密的陽臺,同時也是生活、是舞臺、是個人與周遭世界的連接與罅隙。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在展覽的開篇,Koolhaas 就鄭重其事宣告了陽臺的非凡意義,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第一次會面中,一張二人在陽臺上俯首交談的照片被放在了相當顯眼的位置。當陽臺從純粹的私人生活走向大眾傳播時,這張陽臺上的照片揭示了二人在非正式時刻的態度,使其形象更生動鮮活。而大眾對政治樂此不疲的解密和猜測更加渲染了這種半私密的魅力,就像陽臺本身被賦予的那樣。我們永遠不會在陽臺上正經危坐。這種斜溢旁出的精彩正是人們在遍佈傳播機器的世界中最期待和享受的時刻。

陽臺,作為一種建築元素,有著特殊的解讀方式......

下 “建築元素”2014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現場 ©️ OMA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03 陽臺

“溯源”

Reconnecting

to History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陽臺”最初的歷史記錄之一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

maenianum 是競技場中觀眾的陽臺,被分為幾個等級。

上圖:Panvinio Onofrio (1530-1568) 所作的古羅馬

Circus Maximus(馬克西穆斯競技場)的猜想重建,

1580年。©️ RIBA Collections

關於“陽臺”最初的歷史記錄之一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maenianum”是競技場中觀眾的陽臺(或類似包廂),這個名字最初是由古羅馬監察官 Gaius Maenius 在公元前318年為鬥獸場的觀眾席命名的,它被分為幾個層級:保留給非參議院的貴族階級的席位稱為 Maenianum primum;第二等級 Maenianum secundum 為富裕平民提供;更低級別的 Maenianum summum 則是貧民座位。在中世紀意大利的市政建築 arengario 中,政治人物會通過公共陽臺向民眾講話。當然,陽臺有著不斷變化的政治和社會內涵

,19世紀著名歷史學家兼建築師 Eugene Viollet-le-Duc 將陽臺的歷史追溯到11世紀的“反圍攻裝置”,戰爭時期,木製腳手架(hourd)被安裝在城牆上,這種原型插件結構易於快速組裝,提供了一種從高空側翼襲擊的方式。而這種軍事裝置也慢慢演變進日常。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卡卡頌(Carcassonne)的木製腳手架(由 Eugène

Viollet-le-Duc 素描),以及 Viollet-le-Duc 於1871年

畫下的帶有釉面陶土立面的房屋及鐵製的陽臺。


04 陽臺與現代性

Balcony and Modernity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在巴黎的現代性改造中,豪斯曼的陽臺

是其中典型案例。下圖:Gustave Caillebotte,

《豪斯曼大街的陽臺》, 1880年。

十九世紀,在豪斯曼的巴黎現代性改造中,豪斯曼陽臺(Haussmann balcony)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提供了資產階級現代生活的全景。

波德萊爾在《出神》中寫道:“……看那離去的歲月,穿著過時的衣服,偎依在天空的露臺上。”陽臺如我們在流動的圖像中閱讀的那樣,成為了時空和記憶的代指。本雅明曾經這樣描述陽臺:“每當晚間內陽臺上的讀書會開始時,我們就把這些椅子拉攏來。煤氣燈的光芒從紅綠交映的燈罩裡射到雷克拉姆出版社的袖珍本上。“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Gustave Caillebotte,

View from a balcony, Paris, 1880

19世紀,鐵藝陽臺預製件也流行開來。

陽臺與資本主義城市街道所包含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花草、裝飾、人和活動,都成為了現代城市的舞臺。在本雅明討論新興城市的文本中,陽臺從未在田園詩般的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資本主義浪潮下,諸如倫敦、巴黎這樣的現代城市興起,伴隨人口大量湧入,居住空間被嚴重擠壓,陽臺在家宅中的重要性被提升到顯著位置,逐漸開始成為資產階級的標配。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預製建築陽臺(prefabricated balcony)


05 包豪斯陽臺

Bauhaus Balcony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László Moholy-Nagy 拍攝的包豪斯陽臺

(Balcon du Bauhaus), 1926年


“包豪斯”作為對現代建築有著里程碑式意義的設計學院,以強調功能性和建築美學的規整、幾何形態的高度簡潔化著稱。在建立其建築語言時也十分重視陽臺的設計,包豪斯學院的宿舍樓就是其中最經典的案例之一。在整齊劃一的立面上,每扇窗戶都配備了幾何方塊形的小陽臺,與窗戶的結構嚴絲合縫緊密相連,給規則和秩序的空間增添了更豐富的活動空間和可能性。“要和朋友見面,你就到陽臺上對著隔壁吹個口哨好了”,曾經在此就讀的學生說到。社交的需求無時無刻的在宿舍中流動,陽臺成為了誕生創意和萌生情感的空間,由德紹開始,向整個現代建築和現代社會生活中傳播開來。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LE CORBUSIER 素描,陽臺躲避風雨日曬(上);

Le Corbusier and the Sun(中);Walter Gropius 設計的

包豪斯大樓, 1925-26, Dessau(下)


06 “瘋狂”的陽臺

Balcony Fantasy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高迪米拉之家(Casa Mila)的陽臺,1906-1912年。

下 紐約金融區雲杉街(Spruce Street)八號,

由 Frank Gehry 主持修建的大樓外觀。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 and the case

goes on ...


07 城市類型學陽臺的具象實踐

Urban Typology of Balcony:a Case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Aldo Rossi 在米蘭的 Gallaratese 公寓住宅項目

陽臺的傳統不止是古典的浪漫餘暉,這個案例中的現代主義與包豪斯以實用主義為核心的建築語言也有所不同。1973年 Aldo Rossi 在米蘭設計的 Gallaratese 公寓住宅則是以傳統的米蘭古典建築為原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現代的再創造和簡化。迴廊是貫穿整個建築的核心結構語言,一層的長走廊架空了底部的空間,牆體採用了羅馬走廊的立柱結構排列方式,將古典的平面空間排布轉化為現代建築中承重的核心,以構建建築的節奏和韻律感。陽臺則成為了立面上最主要的裝飾和功能空間——開敞但保障了一定程度的私密性,比起包豪斯賦予了陽臺社交層面的功能,羅西的陽臺則更加內向並且傾向觀看,呈現意大利社會生活自古對陽臺、走廊、光影和建築節奏的美學積澱,家宅成為了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08 “只有陽臺沒有窗”

No Windows But Balcony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Walden 7 是由 Ricardo Bofill 團隊主導設計的公寓樓,位於加泰羅尼亞附近的 Sant Just Desvern 鎮,建於1975年的項目是 Bofill 早期最雄心勃勃的社會住房實驗之一。

Walden 7 是由 Ricardo Bofill 團隊主導設計的公寓樓,位於加泰羅尼亞附近的 Sant Just Desvern 鎮,靠近巴塞羅那,建於1975年的項目是 Bofill 早期最雄心勃勃的社會住房實驗之一。建築由18座塔樓組成,原始項目中包括446個住宅,翻新於一座舊水泥廠的廢墟上,被稱為

“由七個相互連接的內部庭院組成的垂直迷宮”。該建築的名稱受 B. F. Skinner 的科幻小說《瓦爾登二世》啟發,描繪了一個烏托邦社區,本身也是對亨利·梭羅的小說《瓦爾登》的引用。項目因使用模塊公寓住宅和公共社區空間而得名。在最初的設計中,只有極少數量的、均勻分佈的小窗,靈感來自巴塞羅那南部炎熱氣候下的鄉土建築,交錯的幾何配置、內部橋樑和陽臺所組成的複雜迷宮,營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景緻和私密空間,然而奇觀化、不實用的陽臺也遭到了詬病


09 文學中的陽臺

Balcony and Literature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在托馬斯·曼(Thomas Mann)的小說《魔山》中,

達沃斯山頂療養院的陽臺也出現在他個人的真實經歷中,

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和疾病的隱喻。

從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陽臺,到相隔萬里的東方,同樣有著關於陽臺動人的情愫。張愛玲在《金鎖記》中這樣記述她記憶中的陽臺:”

雲澤早遠遠地走開了,揹著手站在洋臺上,撮尖了嘴逗芙蓉鳥。姜家住的雖然是早期的最新式洋房,堆花紅磚大柱支著巍峨的拱門,樓上洋臺卻是木板鋪的地。黃楊木闌干裡面,放著一溜大篾簍子,晾著筍乾。敝舊的太陽瀰漫在空氣裡像金的灰塵,微微嗆人的金灰,揉進眼睛裡去,昏昏的。“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石版畫《視遠惟明》,周慕橋圖。這幅圖1890年代刊於《飛影閣畫報》。圖中一位上海女子好奇地用望遠鏡眺望遠方,欣賞混合了各種文化的城市風景。(選自吳友如編撰的《吳友如畫寶》)

下 土耳其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奧帕慕克

從自己工作室陽臺上拍攝下的系列攝影“陽臺(balkon)”,

記錄下伊斯坦布爾舊城與新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晨昏。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土耳其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奧帕慕克曾從自己工作室陽臺上拍攝下系列攝影,並命名為“陽臺(balkon)”,記錄下伊斯坦布爾的舊城與新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晨昏。在托馬斯·曼(Thomas Mann)最重要的小說之一《魔山》(The Magic Mountain)中,講述了一個以達沃斯療養院結核病為背景的故事。山區療養院的生活瀰漫著病態的、垂死的氣息,作為休養生息之地,Waldsanatorium 阿爾卑斯山頂療養院的陽臺也出現在這位文豪自己的真實經歷中,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與疾病的隱喻。


10 慕尼黑奧運村"陽臺慘案"

Balcony Massacre in Munich Olympic Village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1972年慕尼黑奧運村發生的襲擊慘案

慕尼黑奧運村(Olympisches Dorf)是為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建造的,用於在奧運會期間安置各國運動員,位於奧林匹克公園的北部。然而1972年的慕尼黑恐怖襲擊慘案就發生在其中一座公寓樓(Connollystraße 31 )裡,這次事件也是恐怖襲擊首次在電視上直播。恐怖分子通過陽臺進入奧運村,最終導致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殺害。原本宣傳西德戰後友好形象的建築物,卻成為了屠殺的見證。

11 陽臺的

公眾政治

Politics

of Balcony

... without balcony,

there would have been

no history ...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19世紀下半葉起全球重大政治事件中的陽臺 ©️OMA

在蘇聯先鋒派代表、構成主義集大成者 El Lissitzky 於1920年創作的《列寧論壇報(Lenin Tribune)》中,延伸到天空的梯子上描繪著列寧著名的陽臺演說畫面,頂部用俄語西裡爾字母寫著“無產者”的字樣。陽臺是重要的政治演講和行動舞臺,也是日常中居民小規模抗議的場所。自19世紀以來,著名的陽臺場景包括希特勒、列寧、英女王、曼德拉等政治人物的公開亮相,將日常帶入了現代政治的大眾視野。

位於科莫大教堂前的 Casa del Fascio 是意大利法西斯主義建築師 Giuseppe Terragni 的作品,在墨索里尼統治下於1936年完工,當時是當地法西斯黨的總部所在,理性主義風格的陽臺是舉辦法西斯集會之場所。戰後該建築改名為 Casa del Popolo,為許多機構提供公共服務。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El Lissitzky 1920年創作的《Lenin Tribune》(中);

位於科莫大教堂前的 Casa del Fascio 是意大利法西斯主義

建築師 Giuseppe Terragni 的作品(下),紀錄片《Blood on The Balcony》以墨索里尼上絞刑架為背景(上)。

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地陽臺上形形色色的個人,不同情緒,不同行為,不同膚色,但情感指向是一致的,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磨滅。陽臺成為了生活喘息的出口。生活在一個開放、自由、健康的社會,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讓人想起每年復活節和聖誕的教宗祝福——Urbi et Orbi(降福羅馬,與全世界)

從瘟疫時期的陽臺說起

上 “年輕的教宗”在陽臺

* ______________ 本文參考書目Bibliography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Rem Koolhaas,Taschen

Light, Air and Openness: Modern Architecture

Between the Wars,Paul Overy,Thames & Hudson

Writer: 戴安琪、Mingjia Z

Editor: 翁家若

Illustrator: Sany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