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戰鬥在重症戰場——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王廣

全力戰鬥在重症戰場——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王廣

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王廣

最美逆行者

王廣 1972年7月出生,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月26日帶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首批援助湖北34名醫護人員增援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座12樓東區病房。

全力戰鬥在重症戰場——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王廣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這個本是闔家團圓喜氣洋洋的日子裡,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加劇,武漢地區醫護救治力量已非常緊張,確診感染病例在不斷增加,全國醫護力量火線馳援。王廣得知國家有召時,主動請纓去武漢,他堅定地說:“現在的武漢就是前線,抗擊疫情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的醫生,日常工作中經常診治重症肺炎,熟練掌握機械通氣操作和各種搶救技術,這個時候,我去支援最合適,我更有這樣的責任和義務。”

負重前行挺進“戰區”

1月26日晚,參加完吉大一院和省裡組織的短暫培訓後,王廣帶著對家中病重岳父的愧疚,對年邁母親的牽掛,對妻子女兒的不捨,滿載著親朋同事對他的鼓勵和祝福,匆匆登上飛往武漢的飛機。

望著艙外的夜空,他心中明白“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但就在王廣剛隨醫療隊抵達武漢5個小時後,他的岳父離開了人世。平時不擅表達的他沒有忍住的淚水悄然滑落,對慈愛岳父及家人的歉意像潮水一樣湧上心田。但他相信老岳父一定能懂他,能夠理解他的選擇,因為他有使命在肩,國家有危難,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病毒的威脅了。

全力戰鬥在重症戰場——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王廣

到武漢當晚11時許,王廣一行前往援助醫院的駐地。作為領隊的他異常忙碌,從安排人員住宿、接收和發放物資、組織隊員們參加培訓,到工作宣傳、後勤保障、生活照顧及感染控制等,他凡事親力親為,做到周全。第二天,他與領隊工作組和對接醫院領導進行交接,並查看病房改造情況。兩天中,他在抵達武漢的50多個小時裡,睡覺休息時間僅僅佔了五分之一。

為“重症”的春天竭盡全力

1月28日,作為工作地——中法新城院區第一個開診的外地醫療隊,專門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三天後,病區已接收34名。過去非常熟悉的工作流程都因穿戴防護服而變得陌生,不一樣了。王廣每天要至少穿4層衣服,加上帽子、口罩等防護物品,他的視覺和觸覺都受到很大影響,也無法像以前一樣給患者做精細的視觸叩聽查體,他只能憑藉18年來積累的重症醫學的工作經驗,甚至從患者的眼神和麵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來推斷病情的進展,進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月31日,受吉林省醫療隊省衛生健康委領導的委派,王廣所在團隊要在2天內改造完成重症患者療區。短晢的會晤商討後,他們馬上投入到實地考查中,針對空氣傳播疾病特點,團隊協手合作,王廣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學科優勢,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重要指示精神,與時間賽跑,搶救更多生機和希望。

全力戰鬥在重症戰場——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教授王廣

3月28日,王廣已經隨隊返回吉林,光榮完成了此次抗疫任務。經過王廣和吉林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同事們60天的努力工作,共收治了109名患者,大多數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治癒出院100名患者。無論從病人數量,還是質量上均位居同濟醫院中法院區之首,受到中法院區領導的高度評價和一致好評。

凱旋當天,王廣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為醫生,我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家號召,病區清零,完成任務。該到陪伴家人的時候,盡到生活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