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高科技,印度如何抗疫?

印度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快速攀升,但該國沒有那麼多資源可隔離所有入境旅客,沒有新加坡開發的應用程式(App),讓人知道遇到的是“中鏢”的人,印度只好藉助低成本的方式對抗疫情,試圖保護13億人口。

華爾街日報報道,印度馬哈拉什特拉邦(Maharashtra)衛生部長需確保從國外回來的人能做好居家隔離。雖然相關資源匱乏,但他的團隊發現他們擁有很多不褪色墨水。這種墨水過去用來防止選民重複投票,選民投完票便塗在他們手上,要過兩週才會褪去。

不靠高科技,印度如何抗疫?

很快地,從疫情較嚴重的國家入境,且經過孟買機場的旅客,手背都會蓋上“居家隔離(Home Quarantined)”字樣的印章,萬一他們外出所有人都會知道。

印度當局也用老派的方式,藉由電視傳達訊息給民眾。最近黃金時段的新聞節目一天會中斷三次,連續插播總理、德里首席部長和衛生部官員的記者會。

店家、銀行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業者,對抗疫情時也是秉持同樣的精神。某些店鋪為解決排隊進場的問題實施社交疏離,但不是請顧客線上訂購或預約,而是用粉筆在人行道上畫出有間隔的圓圈或方格,讓排隊的人知道要站在哪裡等方法。

不靠高科技,印度如何抗疫?

無法取得肥皂或買不起乾洗手液的民眾,就使用煮沸的水洗手;沒有口罩就用印花大手巾(bandanna)遮住面部。

為簡單辨認隔離的住戶,也不是用App,而是用政府發放的貼紙。

政府當局使用App時,他們也會善用大多數人手機上既存的App。總理莫迪正推廣政府的新冠肺炎聊天機器人,以回答民眾問題,並提供專線和影片等資訊。聊天機器人用在WhatsApp成效不錯,幾乎半數的印度即時通訊用戶都有WhatsApp;用網絡直接找資訊的人數相較之下少很多。

要衡量印度如此節儉創新的防疫方式是否有效,還言之過早。畢竟即便是擁有最好基建和科技的富裕國家,也都難以對症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